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对砍都河河水的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等8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砍都河水体平水期水源优于丰水期,且丰水期水体有机质含量超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藻类不繁盛。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量生物量实测数据及历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及各碳库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为1 567.1×104 t。其中植被碳储量为903.4×104 t,占总储量的58%;土壤碳储量为606.3×104 t,占总储量的41%;枯落物碳储量为17.4×104 t,占总储量的1%。各分碳库储量中,棕针土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草本层碳库为主要碳库,占总储量的89%。  相似文献   

3.
南瓷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约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寒温带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含量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区内典型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低山立陵性地貌、保存完整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区独具一格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既能起到对游客进行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知识的科学普及教育,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自觉保护意识;又能为保护区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自身造血机能,为保护区进一步地发展和建设筹集资金,以期能对保护区更好的加以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草地内3种枯落物含水率的测定,确定其年变化规律,直观认识枯落物含水率变化原因.结果表明:5月和10-11月枯落物含水率较低,极为干燥;7-8月枯落物含水率较高,湿度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水率较高,针叶林地枯落物含水率次之,草地枯落物含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1999年12月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2003年6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文件,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伊勒呼里山南麓,是嫩江源头发源地之一。其间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其中,二根河、南瓮河、南阳河、砍都河,均为嫩江源头水系,几条河流到呼玛县林业局十二站林场逐步汇聚一起,始称嫩江[2]。因此,本区生态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素有"铜帮铁底"之称的嫩江水系。对嫩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我国最原始、最典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对于涵养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及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的地质地貌、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群落演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降雨截留分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为对象,在大气降雨基础上观测林间穿透雨、树干流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本溪大气降雨47场,降雨总量677.7 mm,平均每场为14.4 mm,单次最大降雨量为75.4 mm,最小为1.1 mm;8月份降雨量最大,为205.8 mm,占总量30.3%;10月降雨量最小,为7.0 mm,占总量1.01%。人工红松林林间穿透雨量为504.4 mm,占大气降雨总量74.43%;树干流水量为173.3 mm,占大气降雨总量25.57%,林分减少了降雨对地表面的侵蚀和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测定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未火烧与火烧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火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降低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的NH_4-N浓度,但是增加了土壤的NO_3-N浓度,而对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Landsat ETM和2010年Landsat TM两个时期的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着迅速的转变,森林和永久性河流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森林群落逐渐退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正在向沼泽化和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可怕的灾害之一,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几年受到了几次森林大火的袭击,给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多方面的破坏,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协。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植被样方法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进行了调查研究。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九龙山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青冈林、拷林、石栎林、山矾林、润楠林、樟林6个群系组,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650m的沟谷和山坡上,其中海拔800m以上林相较好;从群落的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是为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类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森林防火的对策,探讨防火工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式分布指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 x、丛生指标I、Morisita指数及最近邻体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的优势乔木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重要值在2.0以上的12种乔木种群中,4种呈聚集分布,8种呈随机分布,没有均匀分布。多数种群呈随机分布的状况表明,该群落已接近于演替的顶极期。各种群为争取更多的环境资源而随机分布在群落中,少数种群呈聚集分布则是由于生境的异质性或其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引起的。在不同发育阶段,岭罗麦、光序肉实树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滇南红厚壳则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的变化,显示出它们在群落中为争夺有利的生长环境而长期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对凉水自然保护区1974年和2009年2个年度的森林资源主要因子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35年来,保护区内森林结构正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到2009年,天然红松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过熟林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天然林比例大幅提高,森林蓄积量降低。35年来,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受到了很好的经营,正向着森林的顶级群落演变。  相似文献   

16.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方法群落调查,对古田山森林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古田山森林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和蔷薇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外貌是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和革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并为大洪山地区森林植被演替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京山对节白蜡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保护区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具有东部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落叶栎类林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对节白蜡群落、栓皮栎群落、刺楸群落和野核桃群落等保存完好,具有明显的地带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