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武陵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廷书 《湖北植保》2012,(4):46-47,49
本文根据武陵山区腹地建始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经验和多年防治实践,总结了武陵山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提出了现阶段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3~2008年的系统监测和防治试验、示范,基本摸清了马铃薯晚疫病在昭通市发生与马铃薯品种、种植方式、气象条件等的关系。总结形成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并推广应用1.33万hm2次,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部,适合春马铃薯栽培,但受品种抗性、菌源量、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利川市常年中等偏重发生,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调查分析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摸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平均气温大于17.1℃马铃薯晚疫病开始发病,当平均气温在18℃~23℃,夜间温度在10℃左右,多日阴雨后天晴5d晚疫病大流行.高温高湿发病重,随着温湿系数的增大,流行速度增快.不同品种带菌不同,发病程度不同;海拔对发病程度无影响,只影响发病期;不同播种期发病情况有差异,播种期晚,发病晚.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年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监测表明,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田间温、湿度有关。春后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和雨季的到来,晚疫病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病害流行盛期。  相似文献   

7.
2008—2011年采取品种抗性、田间自动气象站、栽培方式、种薯处理、土壤处理、化学防治等方法.对福泉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早迟及为害程度与品种抗性和4—6月份的气温、降雨量密切相关,采取控制措施,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5%。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潜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2 667hm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也迅速扩大,危害程度也逐年加剧,已成为制约潜江市马铃薯单产的瓶颈因子。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务川县除水稻、玉米以外的重要粮食及饲料植物,近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43万hm2,春播为1.2万hm2,秋播0.23万hm2.马铃薯晚疫病是该县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流行性病害,田间产量损失可达20%~50%,重的在30%以上,常年发生面积4 667 hm2,产量损失l 750t左右.晚疫病菌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可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0.
从兴山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入手,介绍了近三年全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持续偏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对策,为更好地推动兴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保障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昌吉州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马铃薯甲虫在昌吉州1年发生2代,世代重叠严重.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在5~10 cm深的土壤内越冬.当地越冬代成虫出土日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产卵日大多在5月中旬.卵产于作物叶片背面,以植株上部较幼嫩的叶片上为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提出了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症状、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以预警系统准确测报为基础、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南安市冬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安市冬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为害症状和发生流行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全斌 《植物医生》1998,11(5):18-19
马铃薯是我县五大主要粮油作物之一,春、秋两季都有种植。近几年来,我县马铃薯常年种植41万亩(春洋芋26万亩,秋洋芋15万亩)左右,产量低而不稳定。马铃薯种性退化、品种抗性降低甚至丧失,导致晚疫病普遍发生,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该病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忻州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忻州市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特点、原因和为害进行分析,提出开展植保实用技术培训、积极调运和推广抗病品种、扩大绿色防控示范园区、建立病虫测报站和指导农民适期防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房县常年种植马铃薯3000hm2,总产1030万kg,每hm2产量3525kg,单产与总产年均略有增长。逐步发展了马铃薯——玉米连作和城郊地膜马铃薯——水稻连作,生产形成了风味各异的品种。但由于马铃薯连年种植、宜菜宜粮、菜粮兼用,生产期限拉长,食用量需求增大,导致晚疫病呈现逐年加重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年调查,摸清了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不同生态位中心病株的发生时间、流行时期及发生规律。调查结果表明,影响晚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菌源、气象、品种和栽培管理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全面地了解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的发生演变特征及防控情况,基于2008—2017年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及全国马铃薯品种分布等数据,对全国及各马铃薯产区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综合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国连年发生,年平均发生面积约197.47万hm2,占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的40.66%;晚疫病造成马铃薯年平均产量损失占所有病害所致产量损失的63.54%,远高于其他病害,损失巨大;在我国马铃薯4大产区中,马铃薯晚疫病在北方一作区的年平均发生面积最大,约73.44万hm2,而在西南混作区造成的年平均产量损失最高,约14.29万t;晚疫病发生与马铃薯种植区域的重心在空间上呈现相似的迁移趋势;以费乌瑞它为代表的高感晚疫病品种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但近年来部分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近年来我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面积大幅度提升,但仍太过依赖化学防治,应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infestans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种植马铃薯地区均有发生,给马铃薯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田间产量损失一般为20%-60%,严重时损失达100%。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晚疫病在忻州市偏重流行或大流行的频率明显增加。晚疫病的流行程度与5—7月份的降水量、病株在田间的始见期、主播品种的抗病性等关系密切。凡降水量多、降水量大的年份.病害偏重或大流行的概率就更大。如能结合马铃薯的轮作倒茬、施肥水平、种植形式、播种方法和生长期间的温度、耕作管理等因子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就可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