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赛 《畜禽业》2001,(2):63
近年来,科学养鸡普及广大农户,蛋 鸡育雏成活率从80%左右提高到了 90%以上,但8周龄之前的体重却始终 达不到品种要求的标准.笔者在长期的 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养鸡户使蛋 雏鸡体重达到品种标准的新方法. 在育雏过程中,除了搞好卫生消毒 防疫、科学免疫、合理投药、保证育雏温 度、通风良好、饲喂精细外,采用了以下三 种方法使雏鸡体重达到了品种标准要求. 1 及时调群 在蛋雏鸡十日龄左右(结合免疫或 断喙)进行第一次调群,即将大小或发育 情况不同的鸡进行分笼饲养.简单的方 法是在免疫或断喙时将明显大或强壮的 鸡和弱小的鸡挑出来分笼饲养.对弱小 的鸡给予细心的管理和饲养,这样便可 使其体重跟上正常鸡群.按照此法,以 后,可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调群.  相似文献   

2.
吴建平 《畜禽业》2011,(10):12-13
农村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农村养鸡业也得到了恢复和迅速发展,但雏鸡死亡率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不显著,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怎样提高雏鸡成活率是养鸡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为帮助广大养殖户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从地址选择、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影响雏鸡成活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科学的提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有助于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田建林 《畜禽业》2012,(8):20-22
<正>雏鸡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和综合防疫,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7)
林下养鸡是一种新兴的养鸡方式,打破传统的室内养鸡方式,将购进的雏鸡散养到树下,利用宽敞的场地,扩大雏鸡的活动范围,提高雏鸡的自身活跃性,达到自然养殖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鸡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减少细菌、真菌对种蛋、鸡胚、雏鸡的污染,孵化场、种蛋库的消毒工作特别重要.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判定,各场都设有统一的结果判定标准.在近几年的养鸡实践中,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制定了本场的孵化场微生物检测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仕凡 《畜禽业》2011,(6):17-18
<正>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关键。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将育雏舍整修并打扫干净,备好育雏工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然后进行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  相似文献   

7.
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鸡的育雏时期要精心照料,为雏鸡生长提供全面的饲料、清洁的饮水、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新鲜空气、适当的光照强度、有效的疾病预防和防疫措施,提高雏鸡成活率,减少雏鸡死亡数,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4,(4)
<正>云南省德宏州至今畜牧业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就养鸡而言,除在院落里养殖外,过去一直以饲养本地鸡为主,繁殖和生长慢,经济效益低。近年来,随着鸡及鸡肉产品市场需求增大,向外购买鸡苗的农户越来越多,但鸡苗育成率低是困扰广大农村散养户养鸡生产发展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雏鸡育成率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借鉴。1雏鸡育成率低的原因分析1.1鸡苗自身因素目前德宏州内没有种鸡场,所饲养鸡苗要从600多公里的省城昆明和更远的地方由贩卖鸡苗商运来,大多  相似文献   

9.
<正>5年来,我们在林地、果园和桑园中开展生态养鸡的15户大户中,采用土杂雏鸡4周龄脱温综合技术,使土杂雏鸡成活率达到98%以上。其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
鲁艳梅 《畜禽业》2005,(12):21-22
为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减少细菌、真菌对种蛋、鸡胚、雏鸡的污染,孵化场、种蛋库的消毒工作特别蘑要。消毒效果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判定,各场都设有统一的结果判定标准。在近几年的养鸡实践中,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制定了本场的孵化场微生物检测标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12)
在现代养鸡生产中,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文章就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式土杂肉鸡饲养试验的结果是生态养鸡成活率平均98.4%较传统养鸡88.9%提高9.5个百分点。各阶段体重和料重比经统计分析(t检验),生态养鸡两组较传统养鸡一组差异极显著(P<0.01),生态养鸡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生态养鸡两组比传统养鸡一组只平节约饲料1.1㎏,只平获利8.5元较传统养鸡4.5元高4.0元。表明在夏秋季节土杂肉鸡生态养殖经济效益高于传统养殖,说明生态养鸡方式效果好,是生产市场需求无公害商品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健 《畜禽业》2001,(6):36-37
现代蛋鸡的生产性能正在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产蛋数逐年增多,开产日龄提前,总产蛋量增多,料蛋比在降低,饲料转化率在提高,产蛋鸡的体重在缓慢地减轻.要实现上述的目标生产性能,必须关注以下的一些关键技术: 1.蛋鸡培育期的饲养管理 1.1.蛋雏鸡的饲养管理 1.1.1.饮水和开食:雏鸡进舍后首先要调教雏鸡饮水,可先让其饮用含有5%葡萄糖和0.2%的速补-14的水,水温17~22℃;饮水2~3h后喂料.  相似文献   

14.
正经济林园生态养鸡是近年来德宏州推广的一种放养与舍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雏鸡保温阶段在舍内舍养,脱温后至出栏放养,白天采食草、虫、砂砾,晚上在舍休息。而鸡吃园内虫子后可减少虫害发生,又为林园提供有机肥,提高了林园的经济效益。但林园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与舍养不同,如不重视将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叶敬礼 《畜禽业》2013,(2):27-28
<正>宿迁市宿豫区是一个家禽饲养以散养鸡为主的地区,春、秋两季农户多从家禽市场购入数量不等的雏鸡。由于缺乏合理的饲养管理,鸡易发生各类疾病,而鸡发病后,又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养殖效益很低。根据多年对病死鸡解剖、诊断和对农户散养鸡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方面的调查,分析农村散养鸡病死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人们对雏鸡进行人工育雏,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关键的第一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此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与各位同行进行分析探讨,敬请同行指教。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因素,即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2)
<正>林地养鸡是利用果园、经济林等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草鸡(有的叫土鸡、笨鸡、柴鸡)的方法。它具有减少林地虫害、抑制杂草滋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草鸡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等优点。涟水县徐集、高沟、义兴等4个乡镇已有53个农户发展林地养鸡项目,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有7个农户养殖失败,究其原因,相对舍饲草鸡,林地养鸡要做好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18.
<正>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5周龄)1.1种鸡苗选择选择初生重35g以上,脐部绒毛覆盖良好,看不到脐部带或隐约见脐部,被毛蓬松光泽、颜色均匀一致,能站立跑动,手感健壮有力的健康雏鸡。1.2接鸡时的准备笼养鸡接鸡前的鸡舍温度控制在28~30℃,雏鸡到进舍后1h内母鸡逐渐提高到32~33℃,公鸡提高到33~34℃,由于种公鸡1日龄经过断趾和剪冠,体质较弱,比母鸡适当提高1~1.5℃有利于恢复体质。湿度控制在65%~75%,靠热源近的鸡控制在70%~75%,离热源较远的鸡控制在65%~  相似文献   

19.
<正>蛋鸡产蛋量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了提高蛋鸡产蛋量降低养鸡成本的关键措施,在饲养实践中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1选择轻型蛋鸡产蛋量相同的母鸡,体重每多0.25kg,每年约多耗料3kg。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成年体重约2kg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传染性消化道寄生虫性机能紊乱性疾病。以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对雏鸡和育成鸡的更为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60%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该病与鸡的组织滴虫病在临床表现和盲肠的病理病变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