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2.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3.
1泥鳅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m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4.
泥鳅系淡水域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为15~30℃,最佳水温为24~27℃。在农家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5.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6.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7.
1概述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品位水产营养佳品。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自古以来,泥鳅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医学入门》查考,泥鳅性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泥鳅属温水性、杂食性鱼类,形体小,只有三、四米长,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底层,有钻入泥中的习惯,喜中性和偏酸性的粘性土壤。泥鳅不仅能用鳃呼吸,还能利用皮肤和肠进行呼吸。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为22~28℃。其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  相似文献   

9.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1.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最适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水泥沙浆抹光。下游方距池底30厘米高处开排水口并安防逃设备,以免逃逸。2.投放准备:池底铺一层厚20~30厘米,富含腐植质的菜园土或其他肥土,按一般鱼池常规消毒方法消毒杀菌,1周后注水20~30厘米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水面500克的…  相似文献   

10.
<正>藕塘是可以养泥鳅的。藕鳅种养是在浅水藕池塘,低密度套养泥鳅,把2个生产场所重叠综合利用,发挥莲藕和泥鳅共生互利的优势,从而实现产品量增质优双丰收。共生互利是指在莲藕池塘中投放有机肥,有机肥作为莲藕的肥料,它产生的底栖生物,又为泥鳅提供了丰富饵料,莲藕的叶子起到遮阳作用,避免水温过高,保持水质稳定,为泥鳅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泥鳅松动泥土,促进莲藕生长,其粪便又成为莲藕肥  相似文献   

11.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度,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度.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度时,它便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它是一种鱼类,那么在稻田里如何养殖和捕捞呢?  相似文献   

12.
四、适时捕捞。晚秋当水温降至15℃~12℃时捕捞最为适时。池塘、木箱中养的泥鳅,可在捕捞前3天把水慢慢排干,将池(箱)底划成若干小块,中间开排水沟,使泥鳅往沟  相似文献   

13.
捕捞养殖泥鳅的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的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几种捕捞养殖泥鳅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笼捕泥鳅:用须笼或黄鳝笼捕均可。须笼是专门用来捕捞泥鳅的,与黄鳝笼相似,是用竹篾编成,长30厘米左右,直径约10厘米,一端为锥形的漏斗部,占全长的1/3,漏斗部的口径2~3厘米。须笼的里面用聚乙烯布做成同样形状的袋子,袋口穿有带子。鳝笼里边则无聚乙烯布。 笼捕在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季节均可作业,但以水温在  相似文献   

14.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孵化方式对泥鳅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4 mg DOM+3 μg LHRH-A2对泥鳅进行催产,将所产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后,采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自制溢水式孵化桶与水泥池置入40目绢纱布网箱两种方法对泥鳅受精卵进行去巢流水式孵化和鱼巢附卵孵化.在pH7.0~7.5、水温24~26℃的条件下,以孵化时...  相似文献   

16.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这里介绍几种泥鳅的捕捞方法,供读者参考。 1.挖捕: 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捕捉。为了不使鳅体受伤,应尽量徒手捕捉,也可将含鳅的淤泥挖入铁筛中,再用清水冲击泥土而捕获。 2.网捕: 分为罾网(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捕捞和张网捕捞两种。罾网捕捞是把网片铺设在注水口附近的鱼溜底部,然后注入新水,流水会诱集鱼群,可定时起网获鱼。或者把罾网沉入底部…  相似文献   

17.
1生态习性泥鳅属底层小型鱼类。在自然状况下,刚孵出的泥鳅苗体长约0.3厘米,第2年10月体长可长到13厘米,体重15克左右。以小型甲壳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一般1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鱼类。繁殖期在5月中旬~8月上旬,水温18℃以上。盛产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鱼试验泥鳅购自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菜市场。鱼体健康无伤,平均体长(15.59±1.984)cm,平均体质量(22.08±5.673)g,鱼体购回后先在水族缸(65cm×40cm×15cm)中暂养3d,再驯食2周后进行饲喂试验。每缸20尾泥鳅,日投饵2次,投饵量根据水温及摄食等情况为鱼体质量的  相似文献   

19.
1 苗种繁殖:1.1 亲鳅选择 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鳅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育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表年液多的泥鳅作亲鳅,雌鳅要体长10cm、体重18g以上,雄鳅体长8cm、体重12g以上。雌  相似文献   

20.
泥鳅作为水中人参,其营养价值被广大消费者普遍认可,需求量在全国呈现每年上升的趋势,价格也不断上涨。泥鳅的价格在这两年一直保持在40~60元/千克,之后可能还会有上涨的空间。对于泥鳅未来的养殖形势,多数人认为由于农药污染,野生泥鳅将越来越少,而人工饲养的泥鳅数量也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