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棉酚和单宁含量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棉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抗病品种棉苗中棉酚和单宁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根茎中含量高于叶片,(2)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的棉酚含量较高于未处理组,但单宁含量无明显差异;(3)枯萎病菌侵染后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均有明显上升,抗病品种的棉酚量增加早、增幅大,而感病品种棉酚量仅在后期略有增加,但抗病与感病品种在单宁含量增加上无显  相似文献   

2.
绿原酸和阿魏酸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
绿原酸和阿魏酸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枯萎病菌侵染及氟乐灵诱发处理后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可溶性酚、黄酮醇、绿原酸和阿魏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棉苗组织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氟乐灵诱发处理促进了棉苗组织中酚类物质的积累;枯萎病菌侵染可明显提高棉苗体内的酚含量.抗病品种棉苗及经氟乐灵诱发并产生诱导抗性的棉苗受侵后其组织中酚含量的增加幅度更大.由此认为,棉花体内的酚类物质,特别是绿原酸和阿魏酸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以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1993-1995年的病圃鉴定和田间试验,敦棉2号的枯萎病指数0.54-12.75,与中棉所16号属同一抗性水平,生育期136d霜前花率98.9%,比新陆早1号晚熟2d,比中棉所16号早9d;皮棉产量1666.5kg/hm^2,的陆草1号增产45.6%,经中棉所16号增产8.9%;铃重6.4g,纤维长度28.4mm,,衣分39.6%,比强度20.5g/Tex,迈克隆值4.3.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萎病抗性变异规律及其生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病情指数的倒数与培育年数的回归方程为:Y=0.01056+0.01601X.感病品种转变为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由多到少,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由强至弱,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6.
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对棉籽球蛋白与棉紫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同源的抗枯萎病品种西农87岱16抗和感枯萎病品种原岱16棉花种子的生化成分及其性质差异.结果表明,抗病性不同的两类品种的种子球蛋白的种类,不同分子量球蛋白的合成比率及次生代谢物棉紫素的含量都有较大变化.本项研究结果支持定向培育法是一种科学的棉花抗病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经过大田多次抗虫鉴定的柿花品种为材料。分析并阐明了棉花品种的各虫食部位内棉酚和可水解丹宁的含量与棉铃虫幼虫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酚和可水解丹宁是影响幼虫生长的重要抗生物质,棉花对棉铃虫化学抗性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虫食部位内二者含量的高低.苞叶、花萼和花瓣内富含抗虫物质,是重要的抗虫部位.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含量在不同的品种内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抗虫品种 HG-BR-8以高浓度的棉酚为主要扰性因子,而抗虫品种花苞棉则通过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双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泗棉3号(原名泗阳263)系泗阳棉花原种场采用品种间杂交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试验鉴定表现1.高产稳产.泗棉3号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89.74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超过对照品种泗棉2号.1992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全流域各试点平均,泗棉3号亩产皮棉90.61kg,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对照品种泗棉2号增产9.8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是1984年以来长江流域棉花  相似文献   

9.
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培育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西北农业大学创建的棉枯萎抗性定向培育法,使所有供试感病高产优质品种经人工病床病圃的病原菌持续压力,严格淘汰与系统定向选择,抗性逐年提高,经3 ̄5年即可转化成为高抗品种,这是寄主的遗传免疫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所产生的定向性渐进变异,和后天获得抗性遗传累加作用的显示。获得高抗性后,原品种丰产性和品质也有改善,从而抗性与精良农艺性状并存,不存在抗性丰产与品质间的必然遗传相关关系。经20年努力,已应  相似文献   

10.
棉花营养物质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不同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物质的含量,旨在明确棉花体内这些物质与品种抗性的关系。【方法】以12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抗性鉴定确定这些棉花品种的抗性水平;然后分别采用Bradford法、蒽酮-硫酸法和香草醛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各生育期不同组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的含量;最后进行12个棉花品种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黄绒土棉和美中棉为高抗品种(综合抗性指数<1),AH-510、苏联棉、荆7516-1和池州红叶棉为高感品种(综合抗性指数>3)。棉蕾和棉铃中蛋白质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但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单宁含量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但在铃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12个棉花品种中云南黄绒土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强,池州红叶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弱。蕾期棉蕾及铃期棉铃中蛋白质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苗期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蕾期棉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蕾期棉蕾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而铃期顶叶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氟乐灵(2μg/g土)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片和根茎部不同细胞定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总可溶性POD、胞内POD、胞间POD以及细胞壁结合型POD的活性抗病品种高于感病品种;(2)氟乐灵诱发处理及枯萎病菌侵染可提高棉苗组织中上述五类POD的活性,细胞间隙POD及胞壁结合POD活性上升更为明显;(3)枯萎病菌侵染后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产生诱导抗性的棉苗及抗病品种棉苗中胞壁结合POD活性快速上升,增加幅度大,而感病品种前期无明显增加,后期才有较小幅度的上升.这说明过氧化物酶在棉苗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增加,叶片中GSH含量早期明显上升,后期下降;而根茎部组织中GSH含量逐步上升,后期达到最高水平.氟乐灵诱发处理可提高棉苗体内GSH和GSSG的含量,但是枯萎病菌侵染后GSH和GSSG含量的变化在抗、感病品种间及经氟乐灵诱发处理并表现出诱导抗性的棉苗和未处理棉苗间无显著差异.因此,GSH可能与棉苗对枯萎病的抗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 片和根茎部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 S O D)和过氧化氢酶 ( C A T)活性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抗病品种 和感病品种棉苗 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性无显著 差异;氟乐灵处 理可诱发棉苗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且氟乐灵处理的棉苗组织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叶 片和根茎部组织 中 S O D 和 C A T 酶活 性明显提 高,但抗病品 种棉苗组 织中 S O D 和 C A T酶活性在前期 增加不显著,后期增 加较慢,而感病品 种棉苗中两种酶活 性在前期就明 显升高,增加 速度快;氟乐灵处理的棉苗,其组织中两种酶活性始终低于未处理棉苗 接种后的水平⒚棉花组织中的 S O D 酶主要是 Cu, Zn S O D,受侵后 S O D 酶活性的升高主要来自于 Cu , Zn  S O D⒚因此, S O D 和 C A T 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及由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无关⒚  相似文献   

15.
采取人工接菌水泥槽病床的方法,研究抗源57-681的抗性特异性。结果表明,抗源57-681经过多年诱导抗性筛选,抗性一直保持稳定、持久。且抑菌谱宽,适应区域广,遗传效应高,具有广泛转育利用价值。全国利用57-681作抗枯萎病抗源,选育出一批抗病品种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棉枯萎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  相似文献   

17.
采自新疆农一师不同团场和农三师43团的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经分离纯化获9个菌株。利用硝酸钾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9个菌株共诱发获得16个nit突变株,其中nit1占62.5%,nitM占25.0%,nit3(8)占12.5%。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的测定.发现不同菌株营养体亲和产生的亲和带形态有差异,且具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药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 race 4,Foc 4)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BTH对Foc 4的EC50为929.9μg/mL,与杀菌剂多菌灵相比,其作用十分微弱。然后,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测定BTH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TH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的诱抗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防治效果逐渐降低。最后,在温室条件下测定BTH处理香蕉苗后,其体内6种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TH可以提高香蕉苗体内多种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