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油蔬兼用双低油菜宁油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宁油16号系采用品系间杂交育种选育而成,子粒芥酸含量1.32%,硫苷含量28.67μmol/g,含油率40.46%。宁油16号丰产性好、抗倒性强、耐病性强,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徽油903、秦优10号、宁杂1818、德核杂8号等4个品种的产量结构较为协调,产量比较高;宁杂1818、德核杂8号、德徽油903对倒伏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1997年利用双低油菜杂交种杂油77作母本,黄籽低芥酸油菜宁油10号优良株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代连续定向选择,2003年育成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恢复系1521C。其芥酸含量均在0.6%以下,硫苷含量19.8~22.6μmol/g,含油量46.5~48.6%。以1521C组配的新组合212A×1521C和咸黄×1521C在2007、2008年度示范产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油菜品种秦优10号、扬油7号和南农油2号等油菜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以及在里下河地区的适应性,为该地区油菜生产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法。[结果]参试的10个品种中,优质抗性强的油菜品种对油菜实际产量影响较大。由于2010—2011年油菜生长期间特殊的天气,油菜抽薹开花结角期时间短,对油菜千粒重影响最明显。[结论]秦优10号、扬油7号和南农油2号品种综合性状优秀,因而产量表现较高。其在所有品种中生长及田间表现一直较好,综合性状占有优势,翌年可适度示范推广,秦优10号可以作为当家品种推广。宁杂21在田间各方面表现也不错,只要及时抗旱治虫,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扬油8号长势及表现也可以,翌年需进一步继续考察。  相似文献   

5.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6.
宁油22是从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油12号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油菜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株高162.20 cm,一次分枝9.22个,二次分枝8.46个。结角密,单株有效角果数424个,角果中长。每角种子数20.02粒,千粒质量3.72 g。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0.91μmol/g,含油量45.17%。全生育期244.2 d,比对照早熟0.5 d。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量2 896.43 kg/hm2,比对照增产3.8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宁油22比对照增产13.03%。菌核病抗性中等,抗倒性强,抗寒性中等,适合机收。  相似文献   

7.
油菜品种盐油杂3号品质优、产量高、含油率高.国家区域试验中,盐油杂3号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9.08%,产油量比对照增加15.51%,全生育期231.47d,与对照相当.盐油杂3号株高155.95cm,一次分枝7.30个,单株有效角果323.60个,每角21.91粒,千粒重3.91g;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27.25μmol/g饼,含油量46.09%.人工病圃鉴定为低抗至中抗菌核病.盐油杂3号适合在长江下游区的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安徽省的淮河以南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宁杂9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中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430AB,父本是双低品系P65,2002年育成,200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871.90 kg/hm2,比对照宁杂1号增产12.61%;成熟期比对照早1.8 d;芥酸含量0.69%,饼粉硫苷含量23.05μmol/g,含油率41.06%。宁杂9号适宜于江苏省及长江下游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恢复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8.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3.15%;成熟期比对照早2~3 d.在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25.15 kg/hm2,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12%,成熟期比对照早3~5 d;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饼粉)20.33 μmol/g,含油率43.34%.宁杂11号适宜于长江上游、江苏省及邻近省市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产、高含油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隐性核不育材料转育成功的黄籽双低不育系8778A与双低恢复材料HO配制成功的油研11号,含油量平均达43.66%,种子芥酸含量0.76%,硫苷含量24.23μmol/g饼,产量比油研7号平均增产8.18%,产油量比油研7号增加17.44%。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油菜硫代葡萄糖甙总量的若干遗传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油16号、华油13号、71—39、Marnoo.Andor和Wesroona六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及其F_Ⅰ为材料,用单因素设计分析法,NCⅡ设计法和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种子中硫苷总量的几个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种子硫苷总量的遗传为部分显性,显性度为0.22;广义遗传力是0.89—0.96;狭义遗传力是0.79—0.85;高硫苷品种间的一般配合力达极显著水准,而特殊配合力作用不大;正反交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 1999~ 2 0 0 0年江苏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 2 0 0 1年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 ,对其 2 3个点次的镇油 3号油菜的产量形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与对照宁油 10号相比 ,镇油 3号一次分枝数偏少 ,但总角果数多 ,粒重高 ,增产潜力大 ,抗逆性强 ,品质优。  相似文献   

13.
浙油2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聚合杂交选育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蓝型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江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 545.5 kg.hm-2,比对照浙双72增产14.24%,产油量1 216.5 kg·hm-2,增产25.39%;在长江中游区试中平均产量2 407.5 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6%,产油量1 065.0 kg·hm-2,增产6.7%。浙油28在浙江省区试中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0.94μmol·g-1,含油量高达47.8%;在长江中游区试中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21.04μmol·g-1,含油量44.26%。浙油28具有品质优良、抗病、抗倒、抗裂角、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4.
种都油998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南A6与恢复系66R配组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009年、2010年种都油998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0.40 kg/hm2,分别比对照川油21、德油6号增产12.19%、6.73%;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6μmol/g(饼),含油量42.28%。2009年、2010年种都油998参加重庆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270.20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48%;芥酸含量0.20%,硫苷含量16.78μmol/g(饼),含油量40.88%。2010年、2012年种都油998参加全国冬油菜(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41.90 kg/hm2,分别比对照油研10号、南油12增产11.91%、6.34%;芥酸含量为0.03%,硫苷含量17.86μmol/g(饼),含油量40.36%。种都油998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3年通过四川、重庆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的HLPC检测体系建立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油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其中所含烯丙基硫苷的HPLC检测体系,并对不同油菜种子中烯丙基硫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烯丙基硫苷HPLC分离检测的最佳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0.005mol.L-1KCl)=9∶91;流速: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推广品种‘中陇油5’号烯丙基硫苷含量最高,达到8.677μmol.g-1;‘绵杂04-20’种子烯丙基硫苷含量只有0.032μmol.g-1.杂交品系油菜种子中的烯丙基硫苷含量普遍高于推广品种,最高达11.705μmol.g-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及组份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国499份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份与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硫苷含量水平下各硫苷组份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硫苷分量对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苷、中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脂肪族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其含量在2种类型中分别为60.33、31.42和30.38 ?mol·g-1、20.18 ?mol·g-1,比例为81.16%和73.92%;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中主要组份是吲哚族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含量为7.36 ?mol·g-1和4.38 ?mol·g-1,占硫苷总量的51.52%。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在高硫苷油菜中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2.4和16.6,是高硫苷甘蓝型油菜的主要组份;二者在中硫苷油菜中表现同于高硫苷甘蓝型油菜;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在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籽变异系数最小,在高、中、低不同硫苷含量油菜中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6.04~7.98 ?mol·g-1,在高硫苷油菜中仅占5.34%,低硫苷菜籽中为32.31%,是低硫苷油菜硫苷的主要组份。芳香族苯乙基硫苷在低硫苷油菜籽中含量明显高于在高硫苷油菜籽中含量。  相似文献   

17.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移栽密度的提高,光合叶面积和单株鲜重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呈先增后减趋势,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逐渐减少;施氮量对以上性状也产生较大影响;以施氮量17kg/667m~2、移栽密度9000株/667m~2的产量与投入效益较协调。合理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籽的芥酸、油酸、亚油酸、硫苷含量和含油率等品质指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适应优质油菜发展需要,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经多年选育,育成了高产高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湖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878.9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境产15.7%,增产效果极显著。育成品种油中芥酸含量为0.52%,饼中硫苷含量为20.29μmol/g,种子含油量41%左右。该品种为目前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中综合性状特别优良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镇油 3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用双低油菜品系 890 1作母本 ,( 890 1×湘油 10号 )作父本杂交 ,经多年连续套袋自交 ,定向选育而成。 1998~ 2 0 0 0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 ,2a平均单产 2 799.3kg/hm2 ,比对照宁油 10号减产 0 .93 % ,2 0 0 0~ 2 0 0 1年度参加江苏省优质油菜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2 474.1kg/hm2 ,比对照宁油 10号增产达 9.0 3%。在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了丰产性好 ,熟期适中 ,抗逆性强 ,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龙庭1号是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21.95 kg/hm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99%,芥酸含量均〈0.05%,平均硫苷含量16.19μmol/g(饼),平均含油量39.4%。200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09-2010年参加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639.25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6.60%,芥酸含量均为0,平均硫苷含量19.16μmol/g(饼),平均含油率39.06%。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