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用柞蚕越年蛹为材料,测定精氨酸、鸟氨酸及它们的代谢产物脯氨酸的含量,试图阐明精氨酸的分解代谢在越年蛹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以及这一分解代谢和外源物质对休眠蛹诱导生物活性肽类物质合成的关系,现简要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柞蚕蛹: 青黄一号越年蛹,由辽宁省委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二、试剂:L-鸟氨酸盐酸盐,磷酸吡  相似文献   

2.
叶显华 《蚕业科学》1993,19(3):179-180
<正> 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俗称桑瘿蚊,以幼虫寄生桑树顶芽内,用口器咬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轻者造成顶芽畸形弯曲,重者造成“封顶”,侧枝丛生,叶质老化,树势矮小,严重影响桑叶产量。 桑橙瘿蚊在歙县一年发生5—6代,以最后一代的囊包幼虫(也称休眠体)于10月上、中旬在3—10cm表土中越冬。次年5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温度上升到16.6℃时,先后解除休眠化蛹羽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代幼虫为害桑芽。初孵幼虫多分布在桑枝未展开的顶芽内。幼虫经9至12天而老熟弹跳入土,结成囊包,经7至10天后化蛹。多在傍晚时羽化成虫。完成一个世代需22至28天。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以7到9月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3.
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促前胸腺激素(PTTH)是由脑中央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为了探索PTTH分泌的调控机制,我们以蓖麻蚕为材料,对生物胺和环化核苷酸在其中可能的作用进行研究.注射外源生物胺、胰岛素和20—羟基蜕皮酮的休眠蛹和去脑蛹,仅20—羟基蜕皮酮  相似文献   

4.
蜂群断子是指蜂群处于无幼虫、无蛹状态。1.蜂群断子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取得。(1)腾脾法:将蜂王关10天左右,待蜂群中子脾封盖后,全部抽出腾到其他群内。(2)毁子法:把蜂群内所有虫蛹脾抽出并割蛹封盖口,用硫磺粉薰烟后,再调入群内清理。(3)关王法:关王21天,让工蜂子脾全部出尽,割除残余的雄蜂蛹。或者关王24天,让群内子脾全部出尽。观察蜂螨习性,不难发现蜂螨除寄生在蜂体外,它还潜入巢房内在虫蛹上进行繁殖,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切断蜂螨潜伏繁殖的物质基础,让蜂群处于无虫蛹状态,集中力量对付蜂体上的寄生螨,这是所有治螨方法中效果较…  相似文献   

5.
蓖麻蚕(Phi losamia cynthia ricini)属于无休眠的昆虫(朱洗,1959).我们以连代驯化法,已将这种纯多化性昆虫培育成了人工休眠蛹(刘廷印,1982).既称休眠蛹,在生理上与常态发育的正常蛹必有一定差别.这在Chauvin(1949)、yЩaTИНскаЯ (1957)和郭郛(1965)等著作中早已阐明.张清刚等(1963)、Singh.等(1979)、Pant,等(1980)曾分别对蓖麻蚕发育期间的营养成分或生物化学变化进  相似文献   

6.
无休眠的多化性蓖麻蚕母蛾配山东樗蚕雄蛾,所得的杂种,累代选育和驯化,已繁殖到第36代(朱洗,1957;王高顺等,1957,1962);蛹期休眠四个月以上,出库暖茧制种,少数个体冷藏7个月,尚未失掉繁殖力,但是,一般则以半年为度。本文就<蓖×樗>第28和32两代的休眠蛹在越冬前、后及其暖茧过程中的精子发育与无休眠的纯种蓖麻蚕蛹和樗蚕滞育蛹(解除滞育前、后)作一初步研究,为了解它们的雄性生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普后一  姚祥 《江苏蚕业》1992,(4):1-7,56
本文概述了昆虫神经多肽激素的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从家蚕成虫头部抽出了PTTH、4K-PTTH、DH、EH、PBAN和MRCH等6种神经多肽激素,这几种激素均已分离成功,并测定了部分或全部氨基酸顺序,对其合成、释放以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咪唑类化合物(KK-22和KK-42等)具有抗保幼激素活性,能诱导家蚕早熟变态,而KK-42在蛹期有抑制蜕皮素合成的作用,用以处理除脑蛹可获得永久蛹。本文对脑和前胸腺等内分泌器官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柞蚕的滞育及其解除滞育的机理是柞蚕化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南方亦是柞蚕留种的关健,以往我们已经阐明蛹期长光照能激活并释放脑激素(羽化激素),使滞育蛹体解除滞育,(钱、梁、1979),后来并进一步与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合作作了“解除柞蚕滞育的分子机理探索”(柯、钱等,1984),1983年冬,我们并开始了柞蚕滞育蛹脑与发育蛹脑超微形态学的研究。实验滞育蛹用广西蚕业指导所放养引进的山东杏黄,83年9月收茧,发育蛹用该所放养的青黄一号,83年5月收茧,于8℃冷藏,10月下旬取出暖茧,11月初旬,在生理盐水中解剖二种蚕蛹,取出蛹脑,用一般电镜试料制作法制成超簿切片。电镜观察表明:滞育蛹脑激素分泌颗粒密集,细胞质内细胞器糙面内质网及线粒体均未找到,而发育蛹脑激素分泌颗粒分散,细胞质内线粒体尤其糙面内质网明显可见。过去认为CGMP刺激了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脑激素,通过电镜观察知道CGMP刺激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脑激素颗粒,从而打破了蛹的滞育,次级反应才是蜕皮激素和ATP含量的增长,CGMP进一步放大蜕皮激素的效应,促使细胞核中基因表达,引起有关蛋白质的成合和蛾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从而羽化成蛾。  相似文献   

9.
巢虫入侵蜂群后,潜入巢房底部蜡质中,以及3个房眼交界处的三棱柱形“蜡柱”内打隧道,深居于“地下宫殿”内,任何药物都无法进入它们的居所故人们无法用药物杀死这些巢虫。根据巢虫一旦潜入巢脾后,即在同一张巢脾内(一般不再潜入另一张巢脾)度过幼虫阶段直到离脾化蛹的特点,可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将幼虫杀灭。方法:在巢虫已入侵的蜂群内插一块框式隔王板,把蜂箱平均分隔成左右两室,蜂王留在左室里经过21天后,右室的幼蜂全部出尽,将右室内已无蜂卵、虫、蛹的脾全部抽出,抖尽工蜂。将其中无蜜、无粉的空脾拿到太阳光下暴晒数分钟(注意不要晒化巢…  相似文献   

10.
柞蚕一化二放(以下简称秋柞蚕)是利用一化性春蚕种茧,采用人工方法解除蛹的滞育,达到羽化发蛾,一年内放养两次柞蚕。这是柞蚕一化地区放养体制和放养方法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柞蚕生产的发展。 四川是柞蚕地理上的一化地区,历来只放养一次春柞蚕。春蚕壮蚕期温度高,生育期短,茧小茧层薄,于5月中下旬结茧化蛹后种蛹随即进入滞育,直到翌年春暖后才能羽化发蛾。经历长达八个多月的种茧保护时期,七、八月间的酷暑季节,室内温度高达30℃以上,对蛹体滞育生理代谢消耗多,越年健蛹率低,削弱了体质,又助长了病毒繁殖蔓延。同年12月至翌年1月蛹体解除滞育后,保种室内又常遇10℃以上的温度,蛹体缓慢地发育,又增大了体养分的消耗,引起种蛹的生理障碍,可供制种健蛾少,交配力弱,单蛾  相似文献   

11.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越年卵与不越年卵的混产,严重地影响蚕种的生产。这与蚕种化性有关,引起化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与遗传有关外,从卵到蛾整个世代各个时期都会受温度、光线、营养等条件的影响,蛹的咽下神经节分泌滞育激素到卵巢后是否使每粒卵都受影响等一系列问题是复杂的。过去,国内外学者多进行咽下神经节的移植,摘除和催青期间受温度、光线  相似文献   

12.
桑瘿蚊(DiplosismoricolaMatsumura)在河南省南阳地区一年发生四代,世代重叠,危害日益严重,通过对其越冬休眠体化蛹进度的淘上观察以及田间“黄油板”粘着法诱捕成虫调查羽化盛期,提出了深耕桑园的农业防治措施和其它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栎粉舟蛾Femtoma ocypete(Bremer)是柞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此虫在辽宁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开始羽化,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后即可交配产卵。7月下旬到8月下旬均有幼虫孵出。幼虫经6个龄期,于9月中、下旬入土化蛹。防治方法:8月中旬往柞树上喷洒0.025%浓度的“杀虫灵”农药,能杀死各龄幼虫,防治效果为90%左右,七天后养蚕无害。  相似文献   

14.
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属于无休眠的昆虫.我们以连代驯化法,已将这种纯多化性昆虫培育成了人工休眠蛹;并系统地研究了环境因子作用于蚕的各发育阶段与休眠的关系相继又进行了蛹期越冬生态的探讨.关于蓖麻蚕蛹的冷藏温度和过冬条件.张果(1959)、承申荣(1959)、蒋天骥(1963)、费襄(1963),曾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实验.但都是以纯多化  相似文献   

15.
刘伟强 《广东蚕业》2000,34(4):40-41
桑瘿蚊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5代,以休眠体(囊包幼虫)在土下3-10厘米深处越夏、越冬。每年从十二月的桑树冬芽萌动时至一月上旬,先后解除休眠而化蛹,一月下旬以前开始发生为害的即第一代幼虫,第一代幼虫发生数量少,桑树受害较轻,第二、三代发生数量多,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桑树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16.
<正> 前报介绍了柞蚕卵感光(光照18小时)是柞蚕二化性区域产生滞育蛹(二化变一化)的主要因素。蚕卵感光时间越长,温度 越高,发生滞育蛹就越多。反之,发生滞育蛹就少。但是,柞蚕卵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敏感程度尚不知道,故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和萌发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目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和突变体等手段对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已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至今尚无完全揭示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详细机制。激素是调节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关键因子,其与种子萌发及休眠的关系一直是种子生理生化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突变体的发现,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单个激素的调控作用及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也日益明确,但不同激素之间的信号传导网络中还有很多关键点没有研究清楚。本文重点阐述脱落酸(ABA)、赤霉素(GA)、乙烯(ETH)和油菜素内酯(BR)等激素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这4种激素之间的信号传导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 昆虫、蜘蛛、螨类、虾类、蟹类等节肢动物都是蜕皮而生长,在由幼虫到蛹到成虫的变态时,都伴随着蜕皮。本世纪初证实,这种蜕皮变态是受激素调控的。Kopec、Wig-glesworth、Williams 和福田宗一等对变态的内分泌学说的确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70多年前,福田宗一偶而发现一个寄生在蚕蛹的(?)蛆(Sturmia sericariae)幼虫在钻出茧壳时被卡在茧层上,只有虫体前半部分钻出茧外并化蛹。取出此蛹,形如葫芦,蛹体中部如同用细线结扎。福田据此得到启发,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作结扎处理,成为福田在昆虫内分泌学研究上的系列研究的发端。家蚕幼虫成熟后就开始营茧,  相似文献   

19.
结缕草种子脱落酸含量及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缕草休眠种子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处理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在每克休眠种子中,颖苞和籽粒中的脱落酸含量分别为4.533μg和2.403μg,但以籽粒中脱落酸的含量对休眠的诱导起主要作用;休眠的解除随脱落酸含量的下降而增强。通过对休眠种子和打破休眠种子的发芽处理过程中施用外源激素发现,虽然单独施用外源激素(GA)对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效果,但打破结缕草种子的休眠,首先必须要解除颖苞的透性障碍,然后施用外源激素才可能使结缕草种子达到其潜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家蚕内分泌     
一、关于家蚕的眠性的内分泌咽侧体和前胸腺是对眠性(幼虫脱皮)有直接关系的内分泌腺。这二种腺体相互分泌不同的激素,而且诱导幼虫脱皮。前胸腺虽然分泌诱导脱皮的激素,但如果只是它单独分泌,那末虫体脱皮为化蛹脱皮。在这意义上可以把前胸腺激素呌做脱皮及变态诱导激素。与前胸腺激素相反,咽侧体激素(以前呌作抑制激素,近来呌作返幼激素)具有维持幼虫状态的作用。昆虫即使脱皮也不一定变态,而仍保幼虫状杰。也就是说与前胸腺激囊作用的同时,咽侧体激素也参加作用,结果幼虫进行幼虫脱皮。这一点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