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泸溪葡葡桐,又名葡萄桐,是湖南省泸溪县一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它具有盛果期早,结实丛生性强、果大、皮薄、产量高等优点。1963年,我们在考察湖南油桐品种过程中,在泸溪县白洋溪公社发现这一丰产品种(当地群众叫结葡葡的桐,土语葡葡是多的意思),并于 相似文献
3.
我省今年重点推广27项科技成果之一的泸溪葡葡桐,是一个盛果期早,结实丛生性特强、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高,遗传性相对稳定的优良油桐品种,1965年定名以来,已在全国17个省市引种推广,增产效果显著。保靖县大妥公社引种的4.53亩6 相似文献
4.
<正> 葡葡桐(又称葡萄桐)具有结实早、丛生性强、座果率高、果大、皮薄、产量高的优点,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引种。但葡葡桐分枝少、枝条长、树体结构不紧凑。为了解它的分枝习性并加以改造,近两年来,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一、研究方法和步骤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用变数统计法计 相似文献
5.
6.
《林业实用技术》1975,(11)
我省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尤其五、六月间常有干热风危害,给夏收作物后期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减产。省委领导同志曾指示科研单位研究解决。我们根据省委的指示和群众利用桐粮间作不仅能够增产木材,而且能减轻干热风危害的经验,于1972年和群众一起开展了桐粮间作的科学试验研究,探讨桐粮间作中桐树与农作物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研究泡桐的栽培技术、生长规律和营林措施等。研究方法采用了调查研究与定位试验相结合。基点设在鄄城县什集公社杨庄生产队,副点设在曹县城关公社河套园大队。试验地和对照地选用的作物品种、播种期、用种量以及施肥管理等主要措施基本相同。另外还进行了高杆泡桐与矮杆泡桐、桐树疏叶与不疏 相似文献
7.
8.
桐粮间作是贫下中农长期与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斗争取得的科学种田经验,能提高土地和光的利用率,发挥农林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作用,达到桐粮双丰收的目的。几年来,我们对桐粮间作效益进行了研究。据测定,桐粮间作对改善田间气候条件有明显的作用,间作区和不间作区相比,间作区的风速平均降低42—55%,水面蒸发少44—50%,空气相对湿度高9—29%,土壤含水量大24%。这些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风沙严重和气候干旱有干热风危害的地区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就更为有利,促进了农作物增产。如在鄄城县什集公社杨庄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正> 扶沟县实行农桐间作开始于1965年,主要间作类型有以农为主间作型(南北行,株距5—6m,行距30—50m,主要品种兰考泡桐)农桐并重闻作型(南北行,株距5—6m,行距15—25m,主要品种豫杂一号)和以桐为主间作型(南北行,株距4—5m,行距8—10m,主要品种豫杂一号或豫林一号)。到 相似文献
11.
12.
一、前言泡桐是我县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不仅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为解决我县木材供应不足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由于它进入了农地,实行农桐间作,有防止水土流失、风沙、干旱和干热风、低温等自然灾害的作用;同时还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一定的粗饲料。但过去我县农民习惯将泡桐作为四旁绿化用材树种,虽然我县有适宜高海拔山地种植的“川泡桐”优良品种,在八十年代以前全县没有一块成片栽植的泡桐和桐粮间作地。 相似文献
13.
天柱县坪地镇冲台二组村民刘景祥,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四年前在责任山栽了油桐树1千余株,全部成林,去年开始挂果,卖油桐籽得利200多元。这片油桐树,再有两年就进入结果盛期,预计每年收入可达2千多元。冲台二组的1千户村民们,看到刘景祥一户种树得了利,也学他抓造林,计划明年每户栽油桐树200多株,五年后即可受益。 相似文献
14.
《甘肃林业科技》1988,(4)
陕西省林科所从1978年开始,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和实生选种方法,从12个杂交组合和8株泡桐优树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陕桐一号和陕桐二号两个优良无性系。通过造林对比和区域栽培试验表明:这两个优良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材积生长量比对照种兰考泡桐分别大61.6%和42.9%;适应范围广,在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地区,都具有速生特性;抗性较强,丛枝病的自然发病率比对照低20—40%左右,受大袋蛾危害亦较轻,陕桐二号还有一定的抗盐性。现已用陕桐一号和陕桐二号营造农桐间作示范林1万余亩,栽植5万多株,均生长良好。该项成果已于10月中旬由陕西省林业厅主持通过鉴定,认为具有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林业科技推广不仅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经济问题,如果不能保证所推广技术给社会和林农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则这样的推广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正常进行。本文旨在探讨韩城市花椒林基地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经济效益。一、生产概况韩城市位于陕西渭北高原,全市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总面积16.3万 ha,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0%。人均耕地932m~2。群众种植花椒历史悠久,解放初期全市仅保存5万余株,经过努力,到1984年花椒株数达到800万株,产量40万 kg。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花椒生产,把花椒基地建设作为“七五”计划中林业优先 相似文献
17.
18.
19.
白果人工授粉方法及其增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1983年海洋白果资源调查中,我们进行了白果雄株与产量关系的调查研究。在全公社184个生产队中,按每百株配有雄株之比例进行分类排队,看其与产量之关系。结果表明,雄株占4%以上者,产量高而稳,无雄株生产队产量一般很低,说明雄株之多少与产量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