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5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年会。会议总结了1993年全国杂交水稻科研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形势,明确了1994年任务。 1993年全世界的粮食呈减产趋势,估计为19.37亿万吨,比1992年减少900万吨,其中独联体减少360万吨。我国今年水稻播种面积为4:5亿亩,比去年减少2642万亩,其中杂交水稻减少2182万亩。1992年杂交水稻面积为24793万亩.1993年下降到22611万亩,减少8.8%。会议认为,如果清醒地认识粮食生产形势,就会发现卖粮难是一个假象,对粮食不可吊以轻心,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害或战争,粮食就会出现大…  相似文献   

2.
农业部有关专家不久前从粮食供需总量上做了市场分析,并依据近5年粮食市场变动规律,预测了1996年我国粮食市场走势看好。 专家认为,1995年的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4.55亿吨至4.60亿吨,达到或略超1993年粮食总产水平,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夏粮,也就是小麦总产达10655万吨,增产2.2%;早稻、秋粮(主要是玉米)和晚稻也获得丰收,再加上国家进口大量的小麦、水稻和玉米,不仅使粮食供给总量增加,而且也调整了粮食品种结构,尤其稻谷  相似文献   

3.
1986年,我省农村通过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各级领导进一步加强了对作物生产的领导,坚持改革,调整作物生产结构,经过广大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了作物生产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粮食生产出现回升。 “六五”期间,全省共增产粮食389.5万吨,年均增产77.9万吨。特别是前三年,平均每年增产175万吨,1983年刷新历史记录,总产达到2653.85万吨。后两年因各种原因减收粮食140万吨。粮食生产在连续两年下降后,1986年各地认真贯彻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在2006年粮食总产将达378亿kg,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水稻在黑龙江粮食生产中异军突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2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470多公斤以上,为黑龙江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考察黑龙江水稻生产时予以高度评价:黑龙江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2/3,湖南大米虽然总产量全国第一,但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30%,黑龙江的贡献大,黑龙江大米全国有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稻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面积从1949年的2570.8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3121.4万hm2,扩大21.4%;单产水平从1949年的1890kg/hm2提高到6366kg/hm2,提高了2.37倍,总产量从48645万吨提高到19871.2万吨,提高了3.1倍,为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科技进步是我国水稻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原因,水稻总产增加中有80%左右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单产提高带来的。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寄希望于科技的进步,要把科研成果和种植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生产,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推动水稻…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稻生产的成本效益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品种水稻、小麦、玉米中 ,水稻的总产量位居第一。我国农村改革开始的1978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3.0477亿吨 ,其中水稻总产量为1.3643亿吨 ,占总产量将近45 % ;而1999年 ,我国粮食总产量增至5.0839亿吨 ,水稻为1.9849亿吨 ,仍占大约39 %的比例。因此 ,水稻生产成本效益情况 ,与我国农民的收入以及由此而来的负担密切相关 ,本文希望通过对20余年我国水稻生产的成本效益的分析研究 ,以展望未来若干年水稻生产的前景。一、我国历年水稻生产成本效益情况1978~1999年 ,我国水稻生…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建设,政权才能巩固。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使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比1949年11320万吨增加2.8倍;平均亩产达到256公斤以上,比1929年提高2.6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能不能在90年代巩固和发展80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为了保证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抓好90年代的粮食生产。 一、七五”粮食生产回顾及影响当前。_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七五”闭间粮食生产增况“七五”前三年粮食生产处于徘徊状态,1986—1988佯J粮仓总产没有突破19的年的产量水平,徘徊于用ISI—4以粘万吨;后两年获得较好收成,特别是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_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总起来看。尽管一;月七五”_期间平均每年增产n17万吨,、年均增长Zi抡%,但仍未完成计划指标。“七五”平均年产量为40899万吨,只完成计划的98-6%,增长率比“六五”低0.6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在2006年粮食总产将达378亿kg,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水稻在黑龙江粮食生产中异军突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00 ̄267万hm2,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470多公斤以上,为黑龙江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考察黑龙江水稻生产时予以高度评价:黑龙江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2/3,湖南大米虽然总产量全国第一,但粮食商品量占总产量的30%,黑龙江的贡献大,黑龙江大米全国有名。硅肥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氮、磷、钾肥之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稻田因缺硅或少硅直接制约了水稻高产稳产。据多年多点试验与推…  相似文献   

9.
寒地水稻系指黑龙江省高纬度高寒地区的水稻生产。该地区的水稻生产从建国后大体经历了 5 0年代盲目大上 ,60年代波动徘徊 ,70年代恢复生产 ,80年代快速发展 ,90年代稳步提高五个阶段。自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北方高寒地区推广以来收到可喜的效果。以齐齐哈尔市 (包括九县七区 )为例 ,从1 982年起步至 1 998年 1 7年间已发展到 1 0万hm2 ,平均公顷产 6780kg推广面积占全市粮食总面积的 1 2 3 % ,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1 9 2 %。总收入 1 0 3 4亿元 ,占粮食总收入的 2 3 8%。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一整套寒地水稻创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要道,社会经济繁荣。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南北横跨5个纬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类型的水稻品种与多样型的稻作熟制。 江苏水稻生产发展较快。80年代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730.2万亩。单产达420.6公斤,总产达1569万吨。与70年代相比,面积下降13.2%,单产上升54.9%。总产增长3:4·4%。特别是“七五”期间,水稻单产、总产增长幅度显著,年平均种植面积3623.3万亩,占粮食面积的37.5%,年平均总产1701.1万吨,占粮食总产52%,平均亩产达469.4公斤;与“六五”相比,面积下降3%,亩产…  相似文献   

1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美国农业部(USDA)的估测,1986年世界玉米总产量大约为4.8亿吨,略低于产量最高的1985年。1986年的大丰收是继前两年玉米获得丰收之后,且世界其它粮食生产也接近最高水平时出现的。1986年16.9亿吨粮食总产(包括5.3亿吨小麦和3.2亿吨水稻)中,粗粮约占一半。玉米是最重要的粗粮,占世界粗粮总产的57%(占世界粮食总产的1/4以上)。其次是大麦  相似文献   

12.
<正> 以粒长和煮熟后香味扑鼻而著称的泰国大米的出口历史不过百余年,但至20世纪70年代末年出口量却突破260万吨,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徘徊几年后,1983年出口量跃至370万吨从此,泰国大米出口逐年递增,到1993年达到480万吨,近年已超600万吨,畅销于世界各大洲,年出口量遥遥领先于美国、越南和中国,已在国际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相关政策 ,对于解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问题及促进国内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相关政策 ,分析了水稻的生产与市场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一、水稻种植面积与粮食政策的变革1.缓慢增长期 (1979~1983年 )计划经济时期 ,黑龙江省粮食政策平稳 ,统购统销 ,水稻种植面积缓慢增长。1979年水稻种植面积20.6万hm2,总产3489.5万t。到了1983年 ,水稻面积才增加到24.5万hm2,总产3727.6万t。4年间水稻面积增长18.93…  相似文献   

14.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水稻育种成就辉煌 ,一方面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一批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及与之配套的新型栽培技术 ,实现了稻米自给有余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 ,适时调整育种目标 ,在稳产高产的前提下 ,更加注意优质食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非食用稻米品种的开发。 1998年日本水稻种植面积 19 53万hm2 ,单产 6416 3kg/hm2 。在亚洲中、日、韩三国中 ,列韩国之后居第二位。本文拟就日本水稻育种中原始材料的收集与开发 ,基础研究 ,育成品种及世纪末的育种计划等方面进行简介。1 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5.
双峰县现有耕地62.37万亩,其中水田50.99万亩。1985年粮食总产41.7万吨,其中水稻播面90.42万亩,产粮39.76万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相对减少。今后发展粮食生产主要靠应用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广西现有的诸项增产技术措施来看,推广杂交水稻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的一项主要途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的指示,广西农牧渔业厅把推广杂交水稻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措施。1985年10月结合现场考察,认真总结了广西多年来发展杂交水稻的经验,制订了“七五”期间发展杂交水稻的计划和措施,计划1986年全区种植杂交水稻650万亩,1990年发展到1000万亩。这是符合广西实际情况的,是可以办得到的。 广西从1975年至1985年全…  相似文献   

17.
<正>盐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生产粮食680万t左右,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0%。粮食总产在全国18个重点产粮市中居第3位。盐城市80万hm2耕地中种粮面积占80%以上,麦子、油菜、水稻、玉米播种面积达93万hm2以上,是盐城市大农业的主体产业。如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行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土地产出力,是推进盐城市粮食产业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地处本省东北部地区,现有耕地87万hm2,1985年引进旱育稀植技术和井水种稻经验开始大力发展水稻,至1998年面积达到3.7万hm’。按照农场水资源和耕地利用状况,水田面积已发展到极限,今后工作重点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区,使水稻生产朝着标准化,高水平方向发展。所谓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即是水稻生产基本建设高标准和应用高产新技术措施综合组装的区域,是水稻生产全面发展“两高一优”的示范田。1998年友谊农场开展试验建设了10个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取得了成功经验。水稻高新技术示范区基本模式是:三旱育秧田规范化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水稻品种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于17世纪开始种植水稻。近几年,全国水稻年种植面积为100万公顷,年产稻谷600万吨左右。水稻生产集中于南部的阿肯色、路易斯安娜、密西西比、德克萨斯和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另在南部的密苏里和佛罗里达州,也有小面积的水稻生产。在产稻各州中,以阿肯色面积最大,约占全美水稻生产的40%;以加州的单产最高(1986年16.2万公顷,平均单产为8.41吨/公顷),南方各州以种植籼稻为主,加利福尼亚主要种植粳稻。 根据粒型。美国将水稻品种分为三种类型,即长粒型、中粒型和短粒型(表1)。长粒型是美国水稻出口和国内市场需要的主要类型,在甫方各州约占稻…  相似文献   

20.
友谊农场 1999年水稻种植面积 3 3万hm2 ,占全场总播种面积的 1/ 3,总产 2 5万吨 ,在友谊农业生产中占有重大比重。 1997年提出了发展水稻“六化”建设 ,即种子产业化、旱育秧田规范化、本田建设标准化、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高新技术普及化和家庭经营规模化。通过两年运作 ,已初见成效 ,基本实现了友谊农场水稻生产由面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为今后水稻生产高标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种子产业化1 1 水稻种子产业化就是建成以种子公司为龙头的生产→加工→供应一条龙的种子生产制度 ,目的是实现水稻早熟、高产、优质、多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