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闽北水仙毛茶的质量现状及加工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北水仙属乌龙茶类,主产于建瓯。以其外形 硕壮重实、茶条先端扭曲、长短适中,色泽乌褐油润;肉质“重味求香”带天然蜜桃香型,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的传统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海内外。近年随着市场的开发,供不应求刺激了产量大幅度增长,而质量却明显下降。根据统计资料整理,建瓯县近几年水仙春毛茶品质情况如表一。  相似文献   

2.
谢荣 《福建茶叶》2009,32(1):33-34
闽北水仙与武夷岩水仙同属福建乌龙茶——闽北乌龙茶类。因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条索壮结弯曲,干茶色泽较乌润,香气为熟香型,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  相似文献   

3.
闽南闽北乌龙茶加工艺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闽南闽北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并对其加工工艺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阐释了乌龙茶加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粗老原料制作闽北乌龙茶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武夷山市黄士农场位于武夷山南部,生产闽北乌龙茶。每个茶季的茶叶采摘,一般分为三批采,即开山、大采和扫山。其中扫山阶段采回的鲜叶,基本上为大开面的粗老叶,而且数量比例也较大,占每季鲜叶总量的15%~20%。如何针对粗老原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加工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识。  相似文献   

5.
闽北水仙是著名的乌龙茶产品之一,本人制作参评的闽北水仙在2004年9月中国(福建)国际茶博会荣获"金奖茶王"称号,笔者就制好闽北水仙初制加工技术的研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笔者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工作,对茶园的病虫害的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进行了有益和积极的摸索,现将小桥镇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11):49-49
<正>闽北水仙茶产于闽北的建瓯市、建阳市、南平市、顺昌县等地,历史上位于建瓯市城南南雅一带,产贸两盛,故又名南路水仙、南雅水仙。闽北地区(现称南平市)位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地处武夷山脉的东南坡,闽江上游,南与三明市交界、东与宁德地区相邻,西与江西接壤,东北与浙江毗  相似文献   

8.
小桥镇是建瓯市的重点产茶乡镇,现有茶园栽培面积约1.7万亩,近90%为水仙品种。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影响,时常出现滞销情况,严重影响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为了改变我镇茶叶目前滞销和效益低下状况,提高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和质量效益,笔者于2006年春茶期间,开展闽北水仙轻发酵包揉型乌龙茶制法的探索和实验,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实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武夷岩茶是我国茶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众多受众。而在武夷岩茶当中,水仙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具有良好品质的同时,在武夷山当地也具有很高的产量和销量,是国内外广大受众群体饮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武夷水仙茶的加工过程中,不同加工工艺对于茶叶品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会出现茶叶品质的全面降低,影响到武夷水仙茶产量和销量的同时,也难以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对于武夷水仙茶产业整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不同的武夷水仙茶加工生产单位、机构、企业需要重视不同加工工艺的运用,促使武夷水仙茶质量得到稳定的提升。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武夷水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品质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漳平水仙茶饼造型包装材料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平水仙茶饼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杀青→揉捻→造型(含造型与定型)→烘焙.造型过程中木模压制造型、白纸定型是漳平水仙茶饼的特有工序,其方法是将适量的揉捻叶放入边长约4.5厘米的木模,套入木槌舂紧,然后一手压紧木槌,另一手将木模沿木槌往上取出,最后用24开的毛边白纸将茶块包实.  相似文献   

11.
漳平水仙茶饼属乌龙茶类的紧压茶,其制作工艺独特,在国内属首创。它采自水仙品种,加工工艺流程为:晒青———凉青———摇青(凉青与摇青反复三至四遍)———杀青———揉捻———定型———烘焙———成茶。成茶的品质特征在于形状呈正方形,色泽青褐间蜜黄或乌褐间金黄,香气清幽似兰或桂花,馥郁持久,滋味醇厚活泼而又润滑回甘,经久耐泡,汤色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完整黄嫩匀亮、红边鲜明等特点。漳平水仙茶饼品质优异,特征明显,颇具个性魅力。此种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其加工过程的定型与烘焙技术有密切关系。漳平水仙茶饼199…  相似文献   

12.
闽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乌龙茶主要以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武夷水仙、武夷奇种为代表,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既精选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又有严格的采摘标准和精湛的制作技术。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法多达13道工序,现除极品茶仍采用传统制法外,大宗产品均采用机械化生产,其制作工序分为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5道工序。一、鲜叶采摘标准闽北乌龙茶鲜叶采摘较粗老,一般标准是芽叶发育成熟形成驻芽时,采3~4叶,俗称开面采。由于老嫩程度不同,开面又可分为“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三种,闽北乌龙茶一般应掌握在中…  相似文献   

13.
5 漳平水仙茶饼水仙茶饼又名“纸包茶” ,源产于漳平市双洋镇中村。系用水仙品种茶树鲜叶 ,按乌龙茶制法制成揉捻叶 ,再用木模压成饼形烘干而成。水仙茶饼外形扁平四方 ,乌褐油润 ,汤色金黄明亮似茶油 ,滋味醇厚 ,香气清高 ,叶底黄亮 ,红边显现。水仙茶饼的制作程序是鲜叶→晒青→晾青→炒青→摇捻→造型→烘焙等工序。鲜叶以小开面至中开面二、三叶嫩梢为宜。鲜叶采下后 ,均匀摊在水筛上 ,每筛摊叶量 0 4~ 0 5kg ,各筛按先后顺序放置晒青架上 ,在微弱阳光下晒至顶叶下垂、叶面失去光泽 ,鲜叶减重 15 %左右 ,呈半萎凋状态 ,即可收入室…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龙茶的高产、优质,不仅取决于其自然生态条件与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取决于良种的栽培技术。乌龙茶茶树良种多,种植技术也不同,现将闽南乌龙茶品种(以铁观音品种为代表)和闽北水仙、肉桂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速溶乌龙茶制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溶乌龙茶是以乌龙茶为原料,经浸提、浓缩、干燥等工序制造而成的颗粒状固体饮料,冲泡后无茶渣。本文研究了制造速溶乌龙茶的工艺及其有关技术参数。成品茶汤具有明显乌龙茶特征。制得率21.6~25.6%。含水率2.5~3.1%、灰分10.8~18%,符合ISO标准。  相似文献   

16.
1 闽北乌龙茶概况武夷岩茶在明末就很兴盛 ,清初衰弱一段时间之后 ,又重新兴盛起来。康熙十九年 (1680年 )瓯人以茶为日常饮料 ,且以武夷茶为华茶之总称 ,此为武夷茶之新世纪。是时商贾有利可图 ,竞相贩卖 ,产制之法逐渐改良 ,愈臻完善。光绪后期 ,产量开始下降。原因是出现了武夷茶“多有贩他处所产 ,学其焙法 ,以赝充者。”以假乱真有损商业信誉的现象日趋严重。其二 :由于通商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 ,大搞掠夺政策 ,以及茶商唯利是图 ,重利盘剥 ,清朝末世已无力顾及武夷茶叶的生产与发展。其三 ,由于印度、锡兰、印尼等国发展茶叶生产排斥…  相似文献   

17.
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始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是闽北较大的优质产品。所用的水仙种,发源于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据1939年张天福《水仙母树志》载:前八十佘年,清道光间,有泉州人苏姓者,业农寄居太湖……一日往对岸严义山……经桃子岗祝仙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试以制乌龙茶法制之,竟香洌甘美……命名曰‘祝仙'……当地‘祝'‘水'同音,渐讹为今名—‘水仙'矣。  相似文献   

18.
《茶叶科学技术》2007,(4):F0004-F0004
水仙茶是中国传统优良茶种,清咸丰年间从闽北引种于永春鼎仙岩,其后在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闽南水仙”,永春成为“闽南水仙”的发源地。品饮水仙茶,沸水冲泡时,  相似文献   

19.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漳平水仙茶制作涉及千家万户,作者长期在漳平市南洋镇、双洋镇、永福镇等主产区指导水仙茶加工生产,并且自己有茶山茶厂,亲自参与漳平水仙加工生产,对漳平水仙茶加工工艺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当前漳平水仙茶加工各道工序存在问题有着较深的了解,本文采用列表式全面总结分析漳平茶农茶厂在漳平水仙茶加工制作工艺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不良影响和改进措施,供广大漳平水仙茶农和茶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漳平水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沸乙醇法提取漳平水仙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再经双相酶解法释放香气物质,经标准质谱图库检索、标准样品质谱图对照和保留时间比较等方法,鉴定出漳平水仙茶中主要含有青叶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等6种糖苷类香气前体。实验测定了整个加工过程中12个工序的茶样的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结果表明,漳平水仙茶春茶和秋茶各加工工序茶样含有相同种类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但各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秋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的含量明显较春茶的高;晾青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叶有显著增加,摇青工序使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发生变化,说明摇青叶在做青过程中存在着糖苷合成与酶解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