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通过对林业生态安全内涵构成的研究和对现有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中存在“就生态论生态”的预警滞后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设定的主观性、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难以优势互补、生态安全性判据缺乏客观依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生态与产业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的新方法.首先,研究林业生态安全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结构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构建方法,从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结构化、定量化方法.然后,通过寻求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的有机结合,得出描述林业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的性质和程度的特征指数——生态-产业共生度和成熟度.由此提出确定林业生态安全阈值和底线的定量化方法,并建立林业生态安全双特征判断矩阵,从而将林业生态安全度分为3个安全区间、6个安全等级和4个预警级别.最后,综合以上成果,构建了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整体框架:目标-手段树和技术路线.根据新方法的构建机理,所得出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和预警信息具有主观性弱、预测性强、特征指数值的生态经济意义明确、便于追溯问题的原因等技术优势,有利于林业生态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董菲 《安徽农学通报》2023,(11):179-186
本文梳理了农业服务与农业生产互动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基于产业共生视角建立分时段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利用中国2003—2019年相关数据对农业服务与农业生产发展过程进行模拟演化。研究发现二者发展存在明显共生关系,目前阶段农业服务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更强,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提高农业服务的战略地位、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式促进农业服务与农业生产由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演进。  相似文献   

3.
鱼菜共生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生态、高产高效的特点。从鱼菜共生系统的作用机理出发,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意义,总结出该系统对缓解农业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起到一定作用,成为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稻蟹共生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农业-渔业联合种养模式,在同等的生态空间内,最大程度优化产业协作模式,充分发挥稻田闲置区域的价值养殖螃蟹,为螃蟹提供资源丰富的生长空间。螃蟹可以在水稻成长期间降低虫害,代谢出丰富的含氮、氧物质,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稻蟹共生模式极大地改变了水田原生环境系统,促进了生态系统有机资源的再循环。基于系统理论视角经济-生态-社会(EES)生态模式,分析了夹沟香糯稻蟹共生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并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提出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关系千家万户和国家发展的根基产业,既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持,同时又能有力地推进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产业共生视角来说,农业与物流业必须通过协同互动发展才能实现共生共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将物流系统与农业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应用哈肯协同模型及其改进揭示农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原理,建立两者有序度及复合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并以广西2004—2016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有序度长期优于农业发展有序度,两者整体协同性表现为逐年螺旋式缓慢上升趋势。最后依据结果分析及产业共生理念提出提高广西农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程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动荡和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农业产品供应链(Agriculture Food Supply Chain, AFSC)的可持续性成为消费者、企业、政府组织和学术界更感兴趣的主题.当前,大多数农业产品供应链可持续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可持续性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 TBL)相关关键绩效指标,但是现代AFSC具有非线性和可循环特征,需要关注废物管理、回收利用和再循环等指标.该文通过将循环经济的相关绩效指标引入TBL指标体系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社会、经济和循环4维度的可持续性绩效指标模型,用于评估AFSC的可持续性.该模型首先基于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TFN-AHP)确定框架中维度和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然后使用改进TOPSIS方法评估备选方案的可持续发展绩效,并对其进行排序.通过实证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为农业产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资源流代谢失调是造成产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其实施基于共生网络的生态管理是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构建了产业资源共生网络及其管理框架,并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借助生命周期评价软件GaBi4,分别选取EI99 (Eco-Indicator 99)、CML2001 EP评价体系,以武汉市造纸产业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资源流网络关系及中水、废纸和污泥利用共生路径构建虚拟造纸产业共生网络,对比分析了共生设计系统与原有共生系统的各生态环境影响。并运用市场价值法对共生设计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生设计系统总的环境影响、生态系统质量、人体健康、资源损耗值的环境影响分值分别为1166.445、814.509、148.893、203.045,比原有系统分别减少23.91%、19.15%、46.56%、22.26%;其中富营养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分别比原有系统降低56.25%、16.62%。同时共生设计系统通过污水、废纸及污泥的回用,在不考虑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可获得1018-7252万元的经济效益。可见,通过构建共生网络的生态管理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取得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六位一体"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农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把"龙头企业-基地-加工-沼气发酵-物流-销售市场"六者紧密、有机结合而构建而成,形成典型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该模式指出必须把实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恰当地采取最有效的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构建了该模式的基本框架,并根据该模式的特征,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了该模式的适宜范围、实施方案和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作为平台 ,研究和设计了流域农林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基础 ,集成了水库营养盐负荷 -浓度响应关系模型、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和农林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等 ,集成后模型与 GIS在结构上联结成为一个系统 ,该系统具有完整的界面 ,用户可以同时在不同功能模块之间随意切换 ,同时提高了不同模块间数据交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早期农业的成功是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或者只是对自然生态系统部分人工化,本质上没有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循环规律,而且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在地球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之内.现代农业则打破了生物循环的自然规律、简化了生物多样性,用人工化替代了自然的无偿馈赠,从而使农业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都丧失了独立性,变成了一个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依附性、弱质化产业.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方面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从现代农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农业不可持续性的危机不断加剧,并给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Enterprise symbiotic behavior is one of the main inter-finn organizational modes in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s accumulative effect of enterprise symbiotic space is no less than its industry dimensionality.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article firstly started fi'om the space factor an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clusters of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were analyzed, accordingly the clusters' analysis framework wa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cost model, learning curve and the knowledge stock change were set up and the accumulative mechanism of a rational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 the symbiotic space was discussed. Therefore, a further analysis on all kinds of accumulative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was carried on. Finally, we got conclusions fi'om three aspects in this article; meanwhile, we obtained the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light of the reality.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经营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发展基础上的经济性复合农业系统,不同地区的经营模式是由地域特色所决定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具有多样性、效率性、综合性以及持续性等优势,在经营模式中能够将经济与生态的有效循环体现出来。为实现生态农业经营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现就生态农场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并找出主导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与生态农业发展经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Transgenic crop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use potentially provid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suchas reduction in insecticide use and substitution ofless toxic for more toxic herbicides. These benefitsare contingent on a host of factors, such as the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pests,out-crossing to weedy relatives, and transgenic cropmanagement regimes. Three scenarios are used toexamine the potential sustainability of transgeniccrop technologies. These scenarios demonstrate thatexisting transgenic varieties, while potentiallyimprov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relativeto existing chemical based production systems, fail inenabling a ful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Genetictraits that have a higher potential for promoting a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ave been precluded fromdevelopment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These include thelack of EPA and USDA regulatory policies thatexplicitly promote sustainable traits; the structureof the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dustry, which isdominated by agricultural chemical companies; andpatent law and industry policies that proscribe farmhouseholds from saving transgenic seed and tailoringtransgenic crops to their local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相似文献   

14.
以农业生物技术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系统阐述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及农业生物技术治理主要特征和表现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可持续评价的经验和方法,针对农业生物技术治理,对其生态可持续性潜在风险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从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对其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分析,提出可持续性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依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进行剖析与批判,从新的视角、新的路径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构一种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其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强化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农业技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业技术选择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粮食生产适用技术体系、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技术体系、专业农户为基础的专业化生产体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选择适应的农业技术,使科技进步真正发挥推动作用,把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玉米产业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 分支,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与玉米产业的关系,深化农村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 意义。以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玉米产业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 济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业生态环境和玉米产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桑园生态建设重点在于稳定蚕桑产业,增加农户收益。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三峡库区桑园间作草菇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寻求经济价值较高的三峡库区优质桑园复合利用模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桑园间作草菇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库区桑园为草菇生长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使其与桑树生长形成互利共生的充分性以及库区桑园借助草菇消纳农业废弃物,减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桑生长,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应用农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理论,将Delphi与AHP法相结合,构建了包括3层、18个指标的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隶属度为0.457 6,可持续隶属度最高的城市是沈阳,为0.742 3。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状况。  相似文献   

20.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作制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原理、现代农作制度的内涵,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与农作制度的关系;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农作制度内涵;提出了农作制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