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  相似文献   

2.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因外感风寒,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使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肽,尿短赤。  相似文献   

3.
腹黄是指大牲畜腹下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而发生漫肿的病症,又名肚底黄、锅底黄,多发于马骡,牛次之.依据病因、病程可分为湿热(阳黄)、损伤(阳黄)和脾虚(阴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的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 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5.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阳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笔者曾遇到4例黄疸病骡,均属阳黄,经辨证施治,中西疗法结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留福镇农户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骝公骡,营养良好。检查:T39.9℃,P66次/分,R26次/分。精神倦怠,食欲减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7.
中兽医学对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入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  相似文献   

8.
中兽医学对黄疽,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热性发黄,多起因于外感,乃寒温之热传人阳明之腑,郁热于里,胆液为湿热所郁,失于疏泄而发生,目、口、鼻及母畜阴户等黄染,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乃寒湿内阻,脾阳受损,胆液为湿所阻,溢于肌肤,先尿色黄,继则眼黄,其色晦如熏黄。笔者曾遇到四例黄疽病骡,均属阳黄,经辩证施治,中西疗法结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留福镇农户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骡公骡,营养良好。检查:体温39.0℃,。心率66次/min,呼吸26次/min。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肠…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黄证是指家畜气壮迫血旺行,血离经络,积郁肤腠,化为黄水的一类疾病。中医将黄证有外黄和内黄之分,其中几种能危及生命的称之为恶黄,如偏次黄、黄等。有些为普通黄,这些黄证虽然发生部位不同,但从病因、症状和疗法等方面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阴黄和阳黄两类。阳黄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为阳中之阳;阴黄发病较慢,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为阳中之阴。1阳黄1.1病因多因劳役过重,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0.
黄疸在中兽医上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起病的原因多由湿热、疫毒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受病的脏腑主要有脾、胃、肝、胆。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因病程1.1阳黄阳黄是腹黄的重要表现类型,其中与天气炎热、牲畜劳累、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牲畜以内的血气运行不畅,极易造成身体局部不适,进而患病。大牲畜如果患有阳黄严重时,则会存在一定的蔓延现象,一般来说,大牲畜若患有严重的阳黄病症时,会蔓延至其前胸、会阴部,疼痛感并不明显,但是大牲畜在患病过程中四肢处于张开状态之中,身体不能躺着,经剃毛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发黄或  相似文献   

12.
黄疸有阳黄与阴黄之分。阳黄为急性热性发黄,多起于外感;阴黄为慢性黄染,多起于内伤。笔者等曾遇4例阳黄病骡,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留福镇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骝公骡就诊。检查:营养良好,精神倦怠,食欲减退,肠音弱,眼结膜黄如橘色,T399℃,P66次min,R26次min。口气臭,口温稍高,且少津,肝区叩诊有痛感。血液检验:红细胞总数56×1012~646×1212个l,白细胞总数75×109~10×109个l,血清胆红质直接反应阳性,范登白氏硫酸钴比色法为154μmoll。诊为阳黄。治以清热燥湿,降火解毒,辅以补液。方用茵陈四黄二术汤:茵陈40g,黄连45g,黄柏…  相似文献   

13.
黄肿生于胸部,又名鸡心黄.本病夏秋两季发病较多,因气候炎热,劳役过重,湿热熏蒸,热积心胸,迫血妄行,使血离经络,化为黄水,渗积胸前而得病.  相似文献   

14.
黄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特征的一类病症。各种动物均可发生,其病因较为复杂,在兽医临床上症状不一。常见的黄疸症有阳黄疸和阴黄疸之分。阳黄疽是湿热、毒疫之邪外袭、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不得外泄,影响肝胆,致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皮肤及黏膜而发为黄疸:阴黄疸是寒湿所致。笔者在2009年7月份遇到一例犊牛阳黄疸型病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茵陈四黄二术汤治马骡黄疸河南省沈丘县刘庄店职业技校(466336)李仲武河南省沈丘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单玉兰笔者曾遇到四例黄疸病骡,均属阳黄,经辩证施治,中西疗法结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留福镇农户张某饲养的11岁黑骝公骡,营养良好。检查:T...  相似文献   

16.
方剂:苍术五钱黄柏三钱牛膝三钱水煎服。症状:小驹出生七天左右,由于湿热下注而引起四蹄黄。四肢蹄部关节肿胀,跛行或不愿行走。严重时四肢不能站立,  相似文献   

17.
耕牛阴囊肿胀,中兽医称之为外肾黄,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笔者在十几年的兽医实践中,共遇到5例,应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均告痊愈,现就临床点滴经验,供同道参考,并请斧正。1辨病1.1病因:本病多发生于体质瘦弱的公牛,主要是因体瘦身弱,肾经亏虚,命门相火不足,而风寒湿气凝于外肾而生黄肿故名外肾黄;或夜宿风霜之处,阴雨淋身;或空腹过饮污浊冷水,致使寒邪侵入肾经而生黄肿。此外,劳役过度,外感热邪,传于外肾亦可致病。1.2症状:外肾黄一般可分为阳黄和阴黄两证:阳证者因热邪引起,阴囊红肿坚硬发热疼痛,脉象洪大,口…  相似文献   

18.
1 病因 家畜的热淋,石淋均由湿热下注引起.热淋由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石淋则因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而成.因湿邪为害,其性重浊粘滞,易阻碍气机之运作,故湿热下注则必使下焦气机阻滞,气滞则血瘀,因此热淋、石淋之病因应为湿热下注、瘀阻于内,只是湿热作用于下焦的去向、程度不同而已.导淋化瘀、清利水道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产生.  相似文献   

19.
<正>肚底黄是马属动物的常见多发病,又名锅底黄、跑皮黄,现代兽医学称之为腹下水肿,是指腹下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而发生漫肿的病症,多见于老龄体弱家畜。依据病因、病程可分为湿热、脾虚和损伤三种类型。多年来,我们在深圳赛马会、深圳世界之窗等单位采用中国传统兽医学辩证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肚底黄5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仔猪的湿热泄泻,探讨其对湿热泄泻仔猪肠道的修复作用.选取8~15日龄未断奶仔猪(大白×长白)30头,其中健康仔猪6头,为对照组;有粪色黄褐而臭、小便短赤、舌质红等症状的泄泻仔猪24头,分为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和加味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每组6头.对照组和湿热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