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农之友》2014,(10):49-49
1采果后立即施肥 秋施基肥要比冬施基肥提前2-3个月,应在采果清园后立即进行。 2秋施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3施肥方法可区别对待 A、环状施肥:这种方式适合幼龄果树,一般以树干为中心开环状沟(宽约30厘米,深40~50厘米)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入沟中与土拌匀,环的直径随树木长大逐渐向外推移(沟可与树冠上围垂直)。  相似文献   

2.
1)科学施肥。西瓜高产增甜施肥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饼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667m^2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6000kg,腐熟饼肥200~300kg。施用方法可结合深翻施人,也可穴施,饼肥以穴施为佳。有机肥不足,化肥一般每667m^2施纯氮10kg,五氧化二磷13kg,氧化钾10kg。追肥应在坐瓜  相似文献   

3.
早秋(8月下旬至9月中旬)施基肥是苹果园最重要的一次施肥. (1)秋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总量应是全年施肥量的2/3。 (2)贯彻施基肥“早、饱、全、深、匀”的要点,在8月下旬至9月20日前施人最好。  相似文献   

4.
1施肥技术要点1.1施肥时期基肥以人粪尿、畜禽粪尿及河泥杂草等有机肥为主,一般在落叶后11月中下旬随秋耕施入。果树基肥施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晚熟品种为60%~70%,早熟品种为70%~80%。  相似文献   

5.
1施肥方法 葡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葡萄施用基肥的时间最好在果实采摘后立即进行,施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根据树势配施一定量的氮肥(树势过旺的可不施氮肥、树势较弱的应适当多施氮肥)。基肥施用方法多采用沿葡萄树行在一边开沟施人,注意不可离树过近,以免伤根过重影响葡萄的长势。  相似文献   

6.
杨柳  张俊鹏 《果农之友》2011,(10):21-21
1施肥技术要点1.1施肥时期 (1)基肥:果树基肥施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晚熟品一种为60%~70%.早熟品种为70%~80%.一般在落叶后11月中下旬随秋耕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7.
刘海涛 《花卉》2010,(11):11-12
一、施肥的基本技术(一)施肥的方法1.作为基肥基肥是指上盆之前施入培养土中的肥料。有机肥料通常多作为基肥,一些化肥也可作为基肥。如把堆肥和过磷酸钙与培养土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王立平 《中国蔬菜》2007,1(6):45-47
1 萝卜施肥技术要点 中等肥力水平,667m^2目标产量3500~4000kg。萝卜全生育期每667m^2施肥量为农家肥3000~3500ks(商品有机肥350~400kg)、氮肥(N)14~16kg、磷肥(P2O5)6~8kg、钾肥(K2O)9~11kg。氮、钾肥分基肥和2次追肥施用,施肥比例为3:4:3,磷肥全部作基肥。基肥: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另外每667m^2施尿素5~6kg、磷酸二铵13~17kg、硫酸钾5~7kg。  相似文献   

9.
1)地下饱施基肥。中早熟品种应在9月底,晚熟品种应在10月底即雨季结束前结束施基肥工作。特别是旱地果园,应将全年施肥总量的80%左右作为基肥施入。以农家有机肥(也可是商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高产园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kg以上,中低产园1500~2500妇。化肥以氮、磷肥为主,施入氮肥总量的80%、全部磷肥、钾肥总量的30%。无追肥条件时.也可把钾肥的基施比例提高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1 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 在果树整个生长周期中,大多数营养成分来源于基肥,因此基肥要施足,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肥及微肥,对缺素果树还应加入所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1)施肥时间要早。桃树秋施基肥一般以9月上中旬为宜,这一时期土温较高,根系再生能力强,断根恢复快。同时肥料转化快,有利于树体吸收。2)施肥宜浅。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cm土层,施肥沟或施肥穴深度以30~40cm为宜。3)施肥面宜广。桃树根系需氧性较苹果等果树强,应适当增大施肥面积,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改善根系生长环境,提高根系吸收功能。生产中施基肥应与改土相结合。具体方法为:沿树冠外围挖施肥沟,沟宽40~60cm、深30~40cm,并注意施肥位置要逐年轮换,一般3~4年完成一次土壤改良。4)基肥养分要全。桃树基肥应以厩肥、饼肥为主,并根据…  相似文献   

12.
1 土肥水管理 1.1 秋施基肥 在秋分前后进行.一般每生产1 kg果施肥1~2kg.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采用半环状沟或放射状沟,在树冠外围交替开沟施肥,施肥深度一般为40~60 cm.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基肥施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来年的产量与质量。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了苹果树基肥施用"五为主"的施肥方法,即基肥施用应以早施为主,以有机肥为主,以集中施用为主,以适量施肥为主,主要施在果树根系分布区。  相似文献   

14.
王振学 《蔬菜》2001,(1):25
菜田复种指数高,对肥料的数量、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合理施肥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而且能够改善蔬菜品质。但是,作物不同生育期,施肥都有明确的施用目的及作用,因此施肥方法有所不同。 一、基肥的施用方法 基肥又称底肥,其用量在总施肥量里占很大的比例。所用肥料以肥效稳定、持久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部分速效肥以满足作物生长前期对肥料的需求。在无机盐肥料中,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移动困难,所以以基肥为主,基肥常用的施肥方法: 1.撒施法在翻耕前将肥料均匀地撒向地表,然后翻耕入土,这种施肥方法多用于根系分布…  相似文献   

15.
1早施基肥改冬季或早春施基肥为秋季采果后落叶前立即施入。施肥方法为在树冠外缘,挖深30~50cm、宽40cm左右的环状沟,或以树干为中心,在果树外缘,环绕果树,间隔挖深30cm、宽20cm放射状施肥穴,并在当天挖沟、当天施肥,施肥量应根据树势、树龄、地力和当年产量而定。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混合少量磷钾肥。挖施肥沟时,注意不要伤害大树根。  相似文献   

16.
张博文  郭素娟 《果树学报》2023,(9):1904-1914
【目的】对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栽植的板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高品质板栗的栽培、施肥与合理引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棕壤、褐土、黄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6种不同类型土壤条件栽培的板栗为对象,分析坚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板栗单粒质量、含水量、支链淀粉/总淀粉比值以及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总酚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不同土壤类型pH、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范围为8.60%(pH)~48.35%(全磷),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H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氮含量与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效锌含量与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2)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各板栗品质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5.99%(含水量)~26.32%(可溶性糖含量),坚果单粒质量与有效锰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速效钾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合理施用肥料是夺取西瓜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根据西瓜的生育规律和需肥特点,结合当地瓜农的丰产经验,汇总为施好“五肥”的合理施肥技术。1足施基肥 俗话说“三追赶不上一底”,“基肥金,追肥银”,这些都说明了基肥的重要性。基肥应以厩肥、土杂肥、油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氟、磷、钾等化肥。有机肥改土肥田好,肥效稳而长,养分全面,有利于发根、壮藤促瓜;化肥肥效快,各有各的作用。“氮长叶,磷促根,钾壮蔓、抗逆,”实践证明,西瓜高产优质各种养分都不可缺少,缺少任何一种都会使西瓜受抑。一般中等肥…  相似文献   

18.
1 施肥时期 1.1 基肥冬枣树施肥后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秋施基肥效果最好。施肥时期以秋季采果后至落叶前后最佳。所施肥料应以微生物肥和优质有机肥为主(如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圈肥、厩肥、作物秸秆、杂草等),结合施用部分无机肥。施用的农家粪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使其充分腐熟。也有人主张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20-30天,接近枣根开始生长活动期时施用基肥。  相似文献   

19.
1 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一般在9月上中旬为宜,施肥沟或施肥穴深度以30~40 cm为宜.具体方法为:沿树冠外围挖施肥沟,沟宽40~60 cm、深30~40 cm,施肥位置要逐年轮换,一般3~4年完成土壤改良.基肥应以厩肥、饼肥为主.对结果多、树体养分消耗大的树要早施、重施,并配施一定量的微肥.一般情况下每株施40~60kg农家肥加氮肥0.5~0.8 kg、磷肥1~1.5 kg、钾肥0.5~0.8 kg.注意农家肥一定要腐熟后再施,否则会烧根.  相似文献   

20.
李兴敏 《西南园艺》2005,33(3):55-55
果树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根据肥料的特性及果树不同生育期的特点,适时、合理地进行。基肥宜秋施。果园适时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果树稳产高产,而且可使果树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北方果树以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效果最好。因为秋季正值果树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开沟挖穴碰伤的根最容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秋季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强,有利于果树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于有机肥在冬春分解转化和连续释放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