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菊组培苗炼苗技术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非洲菊组培苗大规模生产,研究了不同基质、种植深度以及基质水分含量对非洲菊组培苗驯化成活率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营养土为1:1,生长点高出基质,保持基质润湿时,组培苗驯化的成活率较高、生长情况也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8种不同栽培基质,探讨其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菌科+垄糠灰+污泥(2:2:1)处理的,非洲菊组培苗成活率高,成苗快,幼苗健康,切花质量好,而且原料便宜,取材容量,可作为非洲菊组培苗适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洲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诱导分化、组培苗转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VC、转基因外植体等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非洲菊又称扶郎花,原产南非.由于其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花期长,所以是切花的理想材料.因为非洲菊为异花传粉型,自交不孕,所以生产上以栽培组织培养苗(以下简称组培苗)为主.目前非洲菊切花市场供不应求,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组培苗经60Co-γ辐射处理后,株高、生根率、黄化率、死亡率与辐射剂量呈负相关,且生根组培苗与无根组培苗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其中,低剂量辐射处理对生根苗根系的损伤较小,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效应越明显、生根苗的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而经辐射处理的无根组培苗叶片黄化现象严重,未经辐射处理的无根苗均能生根,30 Gy处理无根苗部分生根,50、70 Gy处理无根苗则毫无生根迹象,同时指出要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后期变异的总成活株数,以生根组培苗为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辐射效应最佳的非洲菊材料以及最适的辐射剂量,以非洲菊品种“妃子”的愈伤组织、茎尖及组培苗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进行了0、5、10、20、30Gy5种剂量的辐照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辐射剂量处理下,非洲菊各处理材料的损伤不明显,反而对茎尖的生长能力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辐射剂量逐渐提高时,非洲菊“妃子”的愈伤组织、茎尖和组培苗的最适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 Gy、20~30 Gy和20~30 Gy.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非洲菊组培苗移栽的显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幼苗的生物量;非洲菊试管苗炼苗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最有利于幼苗的成活.  相似文献   

8.
该文阐述了非洲菊组培苗的驯化和设施栽培技术.其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为:注意肥水管理;控制温度与光照;剥叶;疏蕾;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花枝.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培养基中有蔗糖与无糖、容器封口膜密封和带滤菌膜透气对非洲菊组培苗增殖、鲜重、干重和根系形成等的影响。生根培养阶段的非洲菊试管苗能生长在无蔗糖培养基上。用带滤菌膜可透气封口膜可以明显提高组培苗的鲜重增量和干重率,促进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在无糖培养下的苗的存活力和质量,延长组培苗的留瓶时间。透气状况的改善也可提高增殖培养的效率。结果表明组培苗具有一定光自养生长潜能,改进培养条件可提高培养效率和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质和营养液对组培非洲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开展组培非洲菊幼苗不同基质、不同营养液及浓度试验,从中筛选出较好的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非洲菊试管苗基质以珍珠岩、泥炭之比2:1为宜;宝力丰是非洲菊组培苗较理想的营养液,建议喷施浓度为0.4%-0.6%。  相似文献   

11.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国际著名的切花品种。四季开花,品种花色多,适应性强。近几年随市场需求增大,国内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非洲菊广泛采用组培快繁技术生产种苗,组培苗通过无土栽培养护培育成商品苗,供花农种植。为了提高组培苗的养护技术和保证种苗生产质量,笔者对不同配比的基质、补充养分和基质重复使用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易丰收”在非洲菊组织培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易丰收"是从药用植物根部附生菌代谢物中提取的纯天然物质,是新一代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讨其中激素和营养物质对花卉组培苗生长和分化的影响,进行了非洲菊组培苗添加"易丰收"后的分化和生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影响非洲菊组培苗移栽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非洲菊组培苗移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栽培基质优于单一的栽培基质,能明显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幼苗的生物量;非洲菊试管苗炼苗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最有利于幼苗的成活。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非洲菊组培苗的驯化和设施栽培技术。其设施栽培技术主要为:注意肥水管理;控制温度与光照;剥叶;疏蕾;病虫害防治和及时采收花枝。  相似文献   

15.
乔永旭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92-193
以非洲菊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CK)、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2∶3)、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2∶1)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在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冠幅和切花品质方面优势最明显,其次是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最后是土壤.考虑到基质的价格因素,在生产中适合非洲菊栽培的基质为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16.
以非洲菊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丛接生根法进行生根改良,同时对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生根苗质量、移栽后生长情况、生根成本等。结果表明,非洲菊采用5株/丛,每瓶接种10丛的生根方式最好,生根率达100%,炼苗成活率高达96.4%,移栽后小苗生长旺盛,而采用该方法可以使生根时的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25%,生根阶段的成本可以节约40%,为非洲菊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激素6-BA、多效唑对非洲菊茎尖、叶柄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度2~5mg/L的激素6-BA与MS组合培养基,可有效促使非洲菊茎尖和叶柄直接分化出芽,分化所需时间相对小花托诱导分化提前35-50d,再生频率提高85%和45%;6-BA浓度在0.2mg/L与0.8mg/L交替使用时,有利于提高组培苗的增殖系数;0.1mg/L和0.2mg/L多效唑的应用可大幅度提高非洲菊组培苗增殖系数、生根率和试管苗的移栽后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NAA和IBA对非洲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云新  张健  李敏  李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45-8847
[目的]探讨IBA和NA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非洲菊生根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非洲菊生根的生长激素组合,提高非洲菊组培苗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方法]以非洲菊A。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1/2MS分别与不同浓度的IBA、NAA配组为生根培养基,调查不同激素水平处理下非洲菊试管苗的生根数、根长、根粗、新生叶片数和鲜重,筛选出非洲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在IBA浓度相同时,不同浓度NAA对试管苗的生根数、平均根长和平均新生叶片数影响较大,0.1mg/LNAA诱导的根最好;在NAA浓度相同时,不同浓度的IBA对根的形态影响较小,0.4mg/LIBA诱导的根最好。[结论]初步确定了非洲菊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4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源处理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洲菊瑞扣为材料,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发光二极管(LED)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处理对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光/蓝光=7/3(光质比)的情况下,LED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地下部、整株鲜质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LED和CCFL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叶长显著高于对照;在根长方面,CCFL光源处理下出现最大值,LED次之,均显著高于对照;LED和对照处理下,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显著高于CCFL处理;CCFL处理下,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气孔密度方面,LED处理略显优势。综合比较,LED光源是用于非洲菊组织培养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PP333对非洲菊品种紫胭离体保存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分别添加0,0.1,0.2,0.4,0.8,1.2,1.6和2.0 mg·L-1的PP333培养基对其增殖苗和生根苗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增殖培养过程中,在培养基中添加0.8~1.2 mg·L-1的PP333可使非洲菊紫胭组培苗矮化,抑制其增殖,有效延缓生长;生根培养过程中添加0~0.1 mg·L-1PP333,则可提高紫胭的生根数量及根长,同时还有一定的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