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的技术,通过将编码多肽的基因片段与编码噬菌体表面蛋白的基因融合进而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于噬菌体表面.该技术被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间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抗原表位筛选及疫苗的研制等,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原理、随机肽库生物淘洗过程及该技术在病毒学和新型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有力工具。目前用于构建展示文库的噬菌体主要有丝状噬菌体、λ噬菌体、T4噬菌体和T7噬菌体;它们所展示的外源蛋白可以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噬菌体展示技术已在新型疫苗的研制、酶抑制剂的筛选、医学诊断和治疗、多肽药物的开发、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将外源肽或蛋白与特定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并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的一项新技术。示系统主要包括丝状噬菌体展示系统、入噬菌体展示系统、T4噬菌体展示系统及T7噬菌体展示系统等。该技术在抗血吸虫疫苗研究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模拟血吸虫抗原位点和直接作为疫苗载体方面,而在分析血吸虫保护性抗原位点、发现新的功能蛋白或抗原基因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就噬菌体展示拉术及其在抗血吸虫疫苗研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为抗血吸虫疫苗的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分类和特点。阐述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疫苗开发、疾病治疗、抗体工程、模拟表位筛选、蛋白质组学、信息传递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外源蛋白质或多肽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进而展示到噬菌体表面。近年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筛选动物病毒抗原表位及抗病毒多肽、疫苗研制等领域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文章就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在动物病毒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对后续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病毒性疾病的诊断、防制等方面的应用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分类和特点.阐述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疫苗开发、疾病治疗、抗体工程、模拟表位筛选,蛋白质组学,信息传递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T4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其基因、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已清晰,利用各种分子操作技术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利用位点特异性诱变,研究T4噬菌体某些基本蛋白的功能;普遍用来进行噬菌体改造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成功在T4衣壳平台上展示目的抗原;位点特异性诱变及噬菌体展示技术都可以用于改造噬菌体使其与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也能获得除细菌宿主之外的可被噬菌体感染的细胞;还可在不断发展的噬菌体治疗研究中得到应用。这些噬菌体的改造方法都将会促进疫苗技术、噬菌体疗法和其他生物及医学科学分支的发展。论文对T4噬菌体的蛋白结构、噬菌体展示技术及相关的噬菌体治疗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是以噬菌体或噬菌粒为载体,使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表面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进而通过亲和富集法筛选表达有特异肽或蛋白质的噬菌体,此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并就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的不同类别的表达载体分别做了描述,同时阐述了该展示技术在抗原表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强大的高通量多肽筛选技术,常用于确定靶标蛋白的亲和力与结合位点,并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下一代测序和微流控技术的出现及发展使噬菌体展示技术成为制备单克隆抗体更为强大和常用的工具。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历史发展与分类、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及其在制备单克隆抗体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年来在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和表现型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后基因组工程的有力工具。本文针对噬菌体展示技术中关键的两个环节--噬菌体载体的选择和噬菌体筛选技术的进展作了综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只在进入宿主体内后表达而在体外不表达的基因称为体内诱生基因.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对病原菌进入体内的生存和致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体内诱生基因的筛选可为抗菌药物的开发、临床诊断试剂的研究、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准确靶标,从而为预防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近年来有关病原菌体内诱导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发展了多种体内诱生基因的...  相似文献   

13.
DNA微阵列技术是 90年代兴起的一种对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基因同时进行检测的新技术 ,它具有高通量和并行化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预测基因功能、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发现新药物和药物靶器官以及疫苗设计等方面。文章对 DNA微阵列的基本原理、DNA微阵列制备技术、杂交信号检测以及数据分析。 c DNA微阵列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细菌基因表达、病毒基因表达、肿瘤基因表达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疫苗体现出诸多缺陷。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开发新疫苗逐渐成为疫苗研究的重点。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艾滋病病毒抗原等10多种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因而成为现代疫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Nucleic acid probe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basic research in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and in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veterinary importance. This review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nucleic acid probe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major applications of nucleic acid probes include detection of pathogens in clinical samples, especially those organisms which are fastidious and difficult to cultivate, differentiation of virulent from avirulent organisms and vaccine strains from wild type isolates, typing of microorganisms, mapping genes, screening libraries of cloned DNA for specific genes, detection of latently infected or carrier animals, study of mechanisms of pathogenesi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and food safety.  相似文献   

16.
坏死梭杆菌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坏死梭杆菌的免疫性及免疫作用研究,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坏死梭杆菌免疫作用弱,无法产生保护性免疫。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对坏死梭杆菌免疫研究才有了新的突破,初步研制出坏死梭杆菌疫苗,并经小群动物试验获得成功。文章就坏死梭杆菌免疫性及免疫作用的初始研究、坏死梭杆菌免疫原筛选研究、抗原间的相互作用、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坏死梭杆菌疫苗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表位疫苗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防控禽流感的新型疫苗。从表位的筛选方法、候选基因及免疫效果等方面综述表位疫苗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禽流感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耐热保护剂活疫苗为例,概述了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冻干技术及其要点。  相似文献   

19.
Advances in vaccine technology are occurring in the molecular techniques used to develop vaccines and in the assessment of vaccine efficacy, allowing more complete characterization of vaccine-induced immunity correlating to protection. FIV vaccine development has closely mirrored and occasionally surpassed the development of HIV-1 vaccine, leading to first licensed technology.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vaccine designs, challenge infection assess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accine immun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tection detected with prototype and commercial dual-subtype FIV vaccines and in relation to HIV-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