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效唑在高羊茅草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政华 《草业科学》2006,23(11):107-109
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长的旺盛季节,分别进行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使高羊茅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节间显著缩短,茎增粗;高羊茅的株高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片大小也随多效唑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多效唑处理高羊茅具有显著的抑制生长和改善绿化景观效果的作用。处理浓度以600~8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抗倒酯(TE)对人工种植的二年龄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草分蘖期施用多效唑、矮壮素和抗倒酯均使羊草株高、穗长降低,而生殖枝数、基部茎粗、小穗数和种子产量增加,且以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羊草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当处理浓度为0.6,1.2和1.8kg/hm2时,多效唑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3,3.32和4.18倍(P0.05);矮壮素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10%,113.12%和161.43%(P0.05);抗倒酯在1.8kg/hm2处理下种子产量比对照增长103.98%(P0.05),其余浓度间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2个处理组合中,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8kg/hm2处理种子产量最高(260.6kg/hm2),其次为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2kg/hm2处理(217.3kg/hm2)。因高浓度(1.8kg/hm2)多效唑处理对羊草生长抑制较重以及土壤残留药剂较多等问题,在羊草分蘖期喷施1.2kg/hm2多效唑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高羊茅草坪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8、1.0、1.3mg/g)对高羊茅草坪进行叶面喷施,以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表现出显著抑制高羊茅草坪草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的效果,1.3mg/g的多效唑处理使高羊茅生长速度和修剪量明显降低1.0mg/g的多效唑使高羊茅草坪草的密度显著增加,明显促进高羊茅的分蘖,却使高羊茅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牛心柿树新梢生长抑制效应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年生牛心柿幼树为试验材料,在叶面上喷施300mg/kg、600mg/kg、900mg/kg、1200mg/kg四种浓度的多效唑(PP333)并与喷施清水作对照,初步调查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牛心柿幼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有效的抑制新梢生长,抑制效应的大小随叶面喷施浓度增加而加骤,同时可明显提高成枝率,其中以900mg/kg的浓度最适宜,最经济,最环保。  相似文献   

5.
生长调节剂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cv.Haifa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3-6月在云南省种羊场进行了生长调节剂对白三叶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试验选择多效唑和矮壮素2种生长调节剂,每种设3个浓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白三叶的冠层高度,增加了花梗长度.使用多效唑可增加单位面积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和单粒种子重.使用矮壮素可增加每花序小花数、每花序荚果数及单粒种子重.多效唑有效浓度为1.0 kg/hm2的处理获得最大实际种子产量,为691.9 kg/hm2,产量提高29.4%.矮壮素有效浓度为0.15 kg/hm2的处理实际种子产量最大,为650.3 kg/hm2,产量提高21.6%.  相似文献   

6.
刘金平  游明鸿 《草业学报》2012,21(5):195-203
通过拔节期、孕穗期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或矮壮素,于盛花期对老芒麦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累积与分配及种群倒伏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生长抑制剂对种群生物量结构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为根>茎>叶>花序;对种群能量累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构件能量影响顺序为茎>叶>花序>根;种群生物量、能量累积与分配极显著受抑制剂种类、施用时间、浓度及互作间的影响(P<0.01);拔节期施用矮壮素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茎、叶分配,孕穗期施用仅利于向茎分配;施用多效唑利于生物量与能量向花序分配,拔节期施用效果显著高于孕穗期。牧草生产时,拔节期施用100~200 mg/L的矮壮素,种子生产时,孕穗期施用200~600 mg/L的多效唑可显著提高产量。生长抑制剂显著提高了根系生物量,降低了倒伏率,多效唑适合拔节期施用,矮壮素适合孕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7.
N-甲基-D-天冬氨酸对肥育猪生长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体重51 kg左右杜长大肥育猪8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2组分别饲喂添加0、50 mg/kg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的饲粮,试猪体重达88 kg时结束饲养试验,并对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相关激素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 mg/kg NMDA可以显著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及内分泌水平,试猪日增重提高9.31%(P<0.01),料重比降低7.16%(P<0.02);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提高了92.54%(P<0.01),IGF-I水平增加了50.68%(P<0.05),TSH、FT 3、FT 4的浓度分别提高了78.40%(P<0.02)、123.33%(P<0.01)和60.58%(P<0.03),胰岛素水平提高了62.61%(P<0.05).由此可见,NMDA可以显著影响猪的生长及血清相关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8、1.0、1.3mg/g)对高羊茅草坪进行叶面喷施,以研究多效唑对高羊茅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均表现出显著抑制高羊茅草坪草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的效果,1.3mg/g的多效唑处理使高羊茅生长速度和修剪量明显降低,1.0mg/g的多效唑使高羊茅草坪草的密度显著增加,明显促进高羊茅的分蘖,却使高羊茅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磷、钾及多效唑处理对越冬期沟叶结缕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冬前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及多效唑能明显提高沟叶结缕草SOD、POD和CAT酶活性,自由基含量相应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减轻,抗逆性增强,且对N、P、K养分的吸收增多,为沟叶结缕草越冬奠定了物质基础。施肥能促进沟叶结缕草生长并改善外观品质,表现为叶绿素含量提高,密度增加,以施磷量60kg/hm^2、施钾量140kg/hm^2和多效唑浓度250mg/L处理效果最佳,而多效唑处理浓度为500mg/L会抑制沟叶结缕草的生长,并降低草坪草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铜源和水平对生长猪组织铜含量和含铜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54头体重约17 kg杜长大生长猪进行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铜源、不同水平铜对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铜沉积的影响。试验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处理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以氨基酸铜(Cu-AA)、硫酸铜(CuSO4)和碱式氯化铜(TBCC)为铜源的铜10、150和250 mg/kg的日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铜源、不同剂量铜,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铜含量随铜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1),在心肌铜含量方面,添加250 mg/kg铜水平显著高于添加10和150 mg/kg铜水平(P<0.01); 高剂量铜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添加150 mg/kg铜可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硫酸铜源可显著降低肌肉铜含量(P<0.01),氨基酸铜源可显著提高血清铜兰蛋白活性(P<0.01)。  相似文献   

11.
为防治和遏制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长及扩散,对分蘖期的少花蒺藜草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成熟期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穗长、穗数、穗粒数和各器官生物量,计算茎叶比、根冠比和各器官贡献率。结果表明:多效唑浓度为100 mg·L-1时,对少花蒺藜草株高抑制效果最明显;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大,少花蒺藜草的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根系生物量显著下降,茎叶比和根冠比显著下降(P<0.05);当多效唑施用浓度达到300 mg·L-1时,少花蒺藜草的穗数最少,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和茎叶比最小;当施用400 mg·L-1的多效唑时,叶片生物量最大,穗粒数最少。综合来看,低浓度的多效唑可有效降低少花蒺藜草株高,而较高浓度的多效唑,可抑制少花蒺藜草分蘖,减少有效穗数及穗粒数。  相似文献   

12.
姜义宝  杨玉荣  王成章  崔国文 《草业科学》2011,28(11):2032-2036
为了研究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异黄酮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将180羽1日龄AA肉仔鸡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10 mg/kg)、基础日粮+红车轴草异黄酮(20 mg/kg)。结果显示,红车轴草异黄酮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体质量(P<0.05)和屠宰性能(P>0.05),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腹脂率(P<0.05),减少了储存第6天肉中丙二醛含量(P<0.05),降低了肉品滴水损失和剪切力(P>0.05)。表明红车轴草异黄酮能够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品质,添加20 mg/kg时肉鸡日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白三叶草粉在肉兔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试验选取(30±2)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650±30)g]相近、公母各半的150只断奶新西兰兔为试验动物,采用5处理5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设计了5个试验组,其中1个为对照组,4个处理组,每个试验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子。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处理Ⅰ组)、20%(处理Ⅱ组)、30%(处理Ⅲ组)和40%(处理Ⅳ组)的白三叶草粉,研究不同比例白三叶草粉对肉兔免疫器官、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组肝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处理组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2)随白三叶草粉比例的增加,血清尿素氮、总胆固醇、葡萄糖、甘油三酯、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蛋白整体呈升高的趋势。(3)IgM、IgA和IgG三项指标均以处理Ⅳ组最高。处理Ⅳ组IgG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IgM为1.38 m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72.97%(P<0.05);IgA为0.84 mg/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66.67%(P<0.01)。由此可见,在肉兔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白三叶草粉,对肉兔的免疫生理是有利的,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40%白三叶草粉的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闫景彩  吴磊  石艳兰 《草业科学》2010,27(9):150-154
选用5~6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2个试验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组,饲喂白三叶干草;苜蓿(Medicago sativa)组,饲喂苜蓿干草],1个对照组[小麦(Triticum aestivum)麸组,饲喂小麦麸],研究白三叶干草、苜蓿干草饲粮对黄粉虫幼虫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组采食量正常,苜蓿组采食量极低,约为小麦麸组的1/4;3个参试组间虫体增质量、氮沉积量、脂肪沉积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顺序为苜蓿组白三叶组对照组;试验结束时3个参试组间虫体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分别表现为苜蓿组白三叶组对照组、苜蓿组白三叶组对照组,总能值差异不显著(P0.05);2个试验组间死亡率及化蛹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白三叶草粉在肉兔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本研究选取了(30±2)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650±30)g、公母各半的150只断奶新西兰兔为试验动物,采用5处理5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设计了5个试验组,其中1个为对照组,4个处理组,每个试验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子。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处理Ⅰ组)、20%(处理Ⅱ组)、30%(处理Ⅲ组)和40%(处理Ⅳ组)的白三叶草粉,研究不同比例的白三叶草粉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Ⅳ组平均日增重最高,为30.5 g/d,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较对照组提高11.48%(P<0.01)。处理Ⅳ组料重比最低,为3.5,较对照组降低5.15%。(2)处理Ⅳ组的全净膛屠宰率为50.67%,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6%和处理Ⅰ组6.32%(P<0.01),显著高于处理Ⅱ组4.09%(P<0.05)。(3)各处理组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均以处理Ⅳ组最高。综上,在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白三叶草粉,对肉兔的生产性能是有利的,本试验条件下,40%白三叶草粉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红三叶异黄酮对肉鸡血液几种内源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0(试验Ⅰ组)、20(试验Ⅱ组)、30 mg/kg(试验Ⅲ组)红三叶异黄酮的试验饲粮。试验持续7周。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或P<0.01)。各试验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试验Ⅱ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Ⅰ组在49日龄、试验Ⅲ组在21日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各试验组在21日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在49日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试验Ⅰ组在35和49日龄、试验Ⅱ组在49日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在35日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3/T4,各试验组在21、35和49日龄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35和49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睾酮(TESTO)水平,各组在21、35和49日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红三叶异黄酮可通过调节体内GH、IGF-Ⅰ、T3和T4水平来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20 mg/kg时促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青贮的影响,以营养生长期白三叶为原料,分别设计对照、添加甲酸(6 mL/kg)、蔗糖(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甲酸或蔗糖都能显著改善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极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含量(P<0.01)。添加甲酸或蔗糖显著提高白三叶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保存率(P<0.05),显著提高ADF含量(P<0.05)。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