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也叫传染性先天性震颤病,或称先天性肌痉挛,是仔猪刚生出不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缩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的特征为新生仔猪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多为散发。该病具有传染性,只在新生仔猪发生,成年母猪多为隐性感染,新生仔猪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由猪通过胎盘直接传染给仔猪。但仔猪间未见水平传播。而在成年猪间可迅速水平传染。公猪通过交配感染母猪或被母猪感染。该病的持续期一般不超过4个月。如果母猪生过一窝病仔猪后,以后就不生病仔猪。在产仔季节初期所生仔猪病情严重,而…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繁殖障碍病,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猪,母猪无明显的其他症状。该病在我国较多的养猪场发生,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应充分重视该病的防治。1流行特点种猪、仔猪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初产母猪较为常见。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母猪交配后的一段时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腹泻病是当前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该病的发生流行除造成仔猪直接死亡外,还间接影响到病愈猪的生长发育,成为制约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仔猪腹泻的诱发因素很多,与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圈舍条件、卫生防疫、饲料品质及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断乳仔猪,病原菌为溶血性大肠杆菌,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尤其以2~4日龄发生率最高,患病仔猪往往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吸吮母乳、被毛杂乱无光、站立不稳、步态摇晃、肌肉震颤、远离猪群独自趴卧在草垫中,随着病情的加重,体温开始下降到36~37℃。引发该病的原因有:新生仔猪自身因素、外界温度低、母猪泌乳量不足、新生仔猪消化功能障碍和饲养管理不当。仔猪发生低血糖症时,可以通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改善母猪临产前后管理、新生仔猪尽早喂奶、注意冬季仔猪的保暖等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致病性的溶血性大肠杆菌。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母猪,特别是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有关,如饲料搭配不全面、栏舍不清洁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该病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一般以1~3日龄的仔猪发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7.
《畜牧市场》2009,(12):14-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征、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先发现,然后向世界各地迅速蔓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自分娩之日到哺乳结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理现象。该病一旦发生,轻则造成体重快速减轻,泌乳机能下降,进而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死亡;重则因  相似文献   

9.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分娩后 1周内发生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产后高热、乳房炎、子宫炎。由于仔猪吃到“火乳”,很快患黄痢病 ,直接影响仔猪的生命安全 ,降低了仔猪存活率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人在基层工作多年 ,根据临床经验 ,总结出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以及防治技术要点。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多发 ,经产母猪较初产母猪发生率高 ,经产母猪常常子宫炎、乳房炎混合感染 ,部分老龄母猪高热 ,患有严重感染 ,经治疗 ,死亡率较低 ,但淘汰率高。发生产后严重感染的 ,往往在产前 2~3天减食或不食 ,…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下旬,我市某猪场,由于引进种母猪,加之饲养管理条件较差,造成少数种母猪及仔猪发生繁殖呼吸综合症. 该病使母猪发生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笔者经过近2个月的现场调查处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之一,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及健康仔猪,母猪无明显的其它症状.该病在我国较多的猪场发生,特别是集约化猪场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分娩后1周内发生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产后高热,乳房炎,子宫炎。由于仔猪吃到“火乳”,很快患黄痢病,直接影响仔猪的生命安全,降低了仔猪成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人在基层工作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防治技术要点。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多发,经产母猪较初产母猪发生率高,经产母猪常是子宫炎、乳房炎混合感染,部分老龄母猪高热,患有严重感染,经治疗致死率较低,但淘汰率高。发生产后严重感染的,往往在产前2~3d减食或不食,出现奶头红肿时,预示产后发…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猪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诸如孕期母猪养殖环境差、营养不良、仔猪出生卫生消毒不过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大、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初产仔猪抵抗力弱等多种因素影响。为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则应当加强对仔猪黄白痢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等的分析,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原及流行特点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特别是3月龄左右的仔猪多发,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稀少。该病往往是一窝一窝的发病,环境卫生不良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健康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该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导致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疾病的原因很多,如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孕期母猪营养不良、孕期母猪养殖环境不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差过大、仔猪出生后卫生消毒工作未做好、头胎仔猪抵抗能力不强等。为对该病予以有效防治,应制定完善的防治与管理方案,并利用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避免猪场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药物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产后热又名产褥热,多发生于母猪产仔后1~3日内,亦有产仔后1周内发病者,以高温为主要症状。及时用药常可治愈,但母猪一旦患过该病常在下次产仔时易再次发病,且由于该病易造成母猪产奶量急剧下降,母病及子,母猪一旦发生该病会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仔猪死亡,给养猪户带来较重损失。(一)症状2015年早春季节出诊,母猪从发现症状已经四天,体温41℃,呼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热是母猪分娩后1周内发生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产后高热、乳房炎、子宫炎。由于仔猪吃到“火乳”,很快患黄痢病,直接影响仔猪的生命安全.降低了仔猪的存活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人在基层工作多年,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该病的发生过程,以及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养猪》2004,(1):48-48
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瘫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李文华 《兽医导刊》2020,(8):184-184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猪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初生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善,仔猪在吃奶时通过母猪乳房感染该病,因此,保持母猪腹部清洁和产前免疫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