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神经网络的优点,设计了神经网络作为主控制器的对系统进行辨识的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作为辅助控制器来修正PID控制器的纤维板调施胶控制系统.分析了两种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性能优劣.仿真表明,神经网络作为辅助控制器调节PID比神经网络作为主控制器的超调小,系统稳定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集散控制在中密度纤维板施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中密度纤维板施胶控制系统中由组态软件支持的上位机和以PLC为主体的下位机的应用和特点,同时还分析了在系统设计及调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工艺参数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预备性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工艺研究. 根据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特性,分折了热压温度、纤维尺寸、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取值范围内,热压温度、纤维尺寸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的综合影响较显著,施胶量和液体石蜡量对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物理性能影响较小. 因而在本试验条件下,就蔗渣中密度纤维板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而言,较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温度150 ℃,纤维尺寸8 mm,施胶量w=10%,液体石蜡量w=1.0 %.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密度纤维板(MDF)生产多样化所带来的施胶系统特性状态差异,提出了MDF施胶过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运用SVC实现施胶流量的状态辨识,并针对不同状态设计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通过判断流量的实时状态,实施模糊控制规则切换,进而完成不同状态的模糊自适应控制。试验表明: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MDF施胶过程中的稳定、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比国内外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和研究状况,系统地介绍了MDF生产中的纤维分离、干燥、施胶、热压及后处理等工序的先进技术和研究进展,提出MDF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即纤维分离向高质量和低能耗发展,施胶和干燥向高效率和低成本发展,热压向连续化发展,同时增加产品的后期处理工序等.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高密度纤维板产品密度、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施加量、热压压力、热压温度4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这些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密度0.9g/cm^3,脲醛树脂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混合胶,总施胶量为木纤维质量的10%,其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占总施胶量的50%,压力5.0MPa,温度180℃的生产工艺,能生产出性能良好的高密度纤维板。  相似文献   

7.
在中密度纤维板(MDF)施胶过程的要求下,为克服施胶过程中存在的滞后、非线性等问题,采用了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的交流伺服驱动系统。设计了伺服系统的硬件部分,根据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数字仿真,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伺服系统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神经网络逆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密度纤维板(MDF)施胶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将MDF施胶系统作为被控对象,利用静态神经网络和若干积分器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造出被控系统的逆系统,该逆系统与被控系统串接在一起所组成的系统是伪线性的。通过将PID控制器与神经网络逆系统结合在一起,构建出神经网络逆复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逆复合控制器能使系统获得优良的跟踪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很好地实现对MDF施胶系统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生产符合要求的E1 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 胶粘剂最好使用三聚氰胺改性的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 三聚氰胺添加量为80 gkg-1时能满足E1 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要求。在胶粘剂已定的情况下, 施胶量增加可以降低板材甲醛释放量, 11 %~ 13 %施胶量比较合适;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能明显降低板材中甲醛释放量;随着中密度纤维板厚度增加, 板材中甲醛释放量也能降低。本次实验中板材厚度为16 mm 时, 热压温度190 ℃,热压时间25 smm-1是比较合适的。图4 表1 参7  相似文献   

10.
E1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工艺因子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生产符合要求的E1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胶粘剂最好使用三聚氰胺改性的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三聚氰胺添加量为80 g·kg-1时能满足E1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要求.在胶粘剂已定的情况下,施胶量增加可以降低板材甲醛释放量,11%~13%施胶量比较合适;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能明显降低板材中甲醛释放量;随着中密度纤维板厚度增加,板材中甲醛释放量也能降低.本次实验中板材厚度为16 mm时,热压温度190 ℃,热压时间25 s·mm-1是比较合适的.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1.
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为原料制造纤维板, 实现杨木的循环利用。对水泥模板以及分离好的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并分别以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新鲜杨木纤维为原料制造不同密度的纤维板, 讨论原料特性和施胶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杨木水泥模板表面碳元素含量高于杨木单板表面, 而水泥模板表面的氧元素含量较低; 废弃杨木水泥模板纤维的堆积密度与新鲜杨木纤维基本相同; 当用水泥模板制得的纤维板密度达到0.75 g·cm-3时, 板材的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值均优于其他密度的板材, 当施胶量大于等于12.0%时, 板材的弹性模量(MOE), 静曲强度(MOR), 内结合强度(IB)性能均能满足国家标准值的要求。因此, 废弃杨木水泥模板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杨木制造纤维板。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动物蛋白胶改性剂的特性,利用北华大学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延边长白山林业集团汪清林源木业有限公司连续平压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上,进行了动物蛋白胶作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剂生产E0级地板基材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动物蛋白胶改性剂的添加,不但提高了地板基材的力学性能,还在降低甲醛释放量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生产E0级地板基材;在提高地板基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方面,粉状动物蛋白胶改性剂比膏状动物蛋白胶改性剂的效果更好;粉状改性剂添加量为12%时,高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刘诚  焦伟民  花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27-12629
中密度纤维板具有静曲强度高、平面抗拉强度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等行业,但受力学性能的限制,其很少作为建筑结构材料使用。碳纤维作为增强相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复合材料制备,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增多,表面能提高,有利于与基体材料的粘合,并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性能。该研究对碳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其作为增强相来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出现沟槽,比表面积增加,用其作为增强相后,中密度纤维板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扼要介绍了湿法棉秆中密度纤维板基材表面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混合胶,湿贴厚度为0.25mm和0.4mm水曲柳刨切薄木的工艺,并对基材、胶粘剂、贴面材、胶贴工艺等诸多因素优化研究,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透胶和脱胶等问题,制得质量合格而又有明显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的棉秆中密度纤维板薄本装饰板。研究结果表明,湿贴工艺中采用以脲醛树脂为主要组分的混合胶是可行的,胶贴质量达到日本农林省JAS标准“装饰合板”中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木聚糖酶预处理麦秸纤维,采用常规热压工艺制备脲醛树脂(UF)麦秸纤维板,并测试木聚糖酶处理前后UF麦秸纤维板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木聚糖酶处理的UF麦秸纤维板相比,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显著提高.其中,内结合强度由0.34 MPa提高到0.67 MPa,弹性模量由2386.05 MPa提高到3121.75MPa,静曲强度由18.25 MPa提高到27.13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下降,由36.45%降至18.40%,且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合格品的要求.木聚糖酶处理后的UF麦秸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刚度和阻尼;酶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Tg分别为98和127℃.因此,麦秸纤维经木聚糖酶处理后压制的UF麦秸纤维板热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 14.86 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 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低密度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吸音降噪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非结构用途的家具制造、建筑装饰、包装、电器设备等领域。与中密度纤维板相比,低密度纤维板具有力学性能低的缺点,使用“三醛胶”制备的低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难以达到要求,且甲醛释放量较大。因此,本研究选用胶合强度高、无甲醛释放的异氰酸酯(MDI)为胶黏剂,制备性能较优的MDI低密度纤维板。方法以纤维含水率、细纤维质量分数和热压曲线为工艺参数,通过分析各参数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MDI低密度纤维板较优的制备工艺。结果提高纤维含水率,适当延长低压作用时间,可增加表芯层密度比,从而提高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但内结合强度略有下降;增加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可有效提高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降低,吸水厚度膨胀率略有增加。本研究得出的MDI低密度纤维板较优的制备工艺为:纤维含水率16%,热压曲线C,细纤维质量分数60%。通过保温系数和甲醛释放量测定,发现MDI低密度纤维板与同等密度的保温材料相比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甲醛释放量较低。结论本研究中制备的MDI低密度纤维板各项性能均可以满足LY/T 1718—2017《低密度和超低密度纤维板》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低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在家具制造、保温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指接板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进研究。[方法]利用杉木、马尾松、楸树、香椿等几个主要用材树种作为试制材料,在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胶合下,以胶压强度、时间、施胶量作为工艺条件研究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不同树种最优生产工艺参数。通过指接板的物理力学性状的研究,寻找到密度、指榫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顺纹抗压强度。[结果]杉木平均密度0.33 g/cm3,指榫长10~13 mm,顺纹抗压强度46 MPa,工艺条件最佳组合涂胶量260 g/m2,胶压时间5 s,胶压强度0.8 MPa;马尾松平均密度0.45 g/cm3,指榫长12~14 mm,顺纹抗压强度38 MPa,工艺条件最佳组合涂胶量260 g/m2,胶压时间3 s,胶压强度1.1 MPa;楸树平均密度0.47 g/cm3,指榫长12~14 mm、顺纹抗压强度22 MPa,工艺条件最佳组合涂胶量260 g/m2,胶压时间5 s,胶压强度1.6 MPa;香椿平均密度0.59g/cm3,指榫长12~15 mm,顺纹抗压强度21 MPa,工艺条件最佳组合涂胶量260 g/m2,胶压时间5 s,胶压强度1.6 MPa。[结论]其甲醛释放量达到E1标准,使指接板的生产工艺得到改进,板材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