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延边黄牛肝片形吸虫病主要流行县实地调查了当前牛主要感染的寄生虫有四大类:即肝片形吸虫、胃肠道线虫、同盘(前后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其感染率各为53.49%、51.16%、51.16%和13.95%;艾美耳球虫和毛首线虫的感染率分别达6.98%和1.16%。同时用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对42头病牛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20毫克/公斤剂量组对除了同盘吸虫以外的三大类寄生蠕虫虫卵转阴率达100%;15毫克/公斤剂量组对对胃肠道线虫(不包括毛首线虫)虫卵转阴率为100%,莫尼茨绦虫为75%,肝片形吸虫为47.36%,对同盘吸虫和毛首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较低。又简述了该药对延边黄牛寄生蠕虫的首次驱治试验效果、毒性及今后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通县浅山地区桦林乡绵羊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寄生虫学剖检法,对桦林乡14只绵羊的调查,发现线虫13属(3属未鉴定出品种)18种(未定种1种),吸虫2属2种,绦虫1属1种,绦虫蚴3属3种,蜱11属,昆虫3属3种,疥螨1属1种和住肉孢子虫。优势虫种为奥斯特属、仰口属、食道口属、毛首属、网尾属的线虫和肝片形属、蜱蝇属及住肉饱子虫,其感染率分别为100%、100%、100%、85.71%、71.42%、92.85%、100%、100%;毛圆属的线虫和片形属的吸虫感染强度较高,分别为93.48、77.37;绝大部分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分布在体内相应器官,体表、皮肤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对15只野生貉的寄生虫调查中,发现主要感染:有角吸虫、中线绦虫、裂头蚴、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81.82%、81.82%、50%、100%、100%、100%。而孟氏迭宫绦虫、犬胃虫、犬蛔虫、狮蛔虫、毛首线虫、等孢属球虫的感染率及感染角强度均比较低。同时用丙硫苯咪唑对10只貉分组进行驱虫试验,结果:30mg/kg剂量组使有吸虫、中线绦虫、蛔虫(犬蛔虫、狮蛔虫)、钩虫(狭头钩虫、犬钩虫)、毛圆科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驱虫效果;25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蛔虫、钩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20mg/kg剂量组使中线绦虫和蛔虫的虫卵转阴率和减卵率达100%。本文简述了该药对貉寄生蠕虫的驱治试验效果及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西部地区是该省主要牧业基地,羊的饲养主要集中在那里。为了摸清西部地区羊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地理分布情况,对该地的124只羊进行了剖检,共检出寄生虫26种,隶属于4门6纲19科23属,其中吸虫3种,绦虫(蚴)5种。线虫9种、原虫1种、蜘蛛昆虫8种。蛇形毛圆线虫、鹿前后盘吸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艾美尔球虫、肝片吸虫等7种虫体为黑龙江西部地区羊寄生虫的优势虫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西部地区羊寄生虫病的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6-2007年,对河南省境内的4个鹿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99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球虫、毛首线虫和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81%(19/499)、1.40%(7/499)和0.40%(2/499).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球虫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包括梅花...  相似文献   

6.
对湘西北地区110只南江黄羊采用粪便虫卵检查法,进行消化道内主要寄生虫感染规律调查,为消化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检测出寄生虫15种,其中线虫7种、吸虫3种、球虫3种、绦虫2种.结果表明:优势虫种卵为奥斯特线虫及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在55.2%~100%之间;绦虫为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率是44.8%;吸虫为殖盘吸虫,感染率在48.2%~92.9%之间;球虫为阿撒他艾美耳球虫,感染率在82.0%~96.2%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麦克马斯计数法对采自河南省西峡县和陕西省富平、麟游、泾阳、高陵县共316份奶山羊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共发现11种(类)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高达98.1%(310/316),优势虫种为球虫、阿米巴以及圆线虫,其中以球虫感染率最高,达88.6%(280/316),最高OPG达56 000;阿米巴和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5.5%和37.7%,圆线虫最高EPG达7 000;隐孢子虫、贾第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莫尼茨绦虫、矛形双腔吸虫、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3%、0.9%、3.2%、0.3%、4.1%、4.1%、1.3%、0.3%;75.0%的阳性样品为2~4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且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最高,高达47.2%;舍饲和放牧奶山羊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8.6%和97.1%。可见,我国奶山羊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家兔球虫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七个地区七个兔场免只的球虫种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包括观察在孢子形成前和孢子形成后其卵囊的大小、形状、颜色和结构,以及孢子形成所需的时间。有12种球虫被发现,它们是(见图1—12): (1)斯氏艾美尔球虫,(2)大型艾美尔球虫, (3)梨形艾美尔球虫,(4)肠艾美尔球虫, (5)无残艾美尔球虫,(6)长形艾美尔球虫, (7)中型艾美尔球虫,(8)穿孔艾美尔球虫, (9)小型艾美尔球虫,(10)盲肠艾美尔球虫, (11)那格浦尔艾美尔球虫,(12)松林艾美尔球虫。 其中,长形尔美尔球虫,那格浦尔艾美尔球虫和松林艾美尔球虫为国内首次报道。斯氏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大型艾美尔球虫,无残艾美尔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穿孔艾美尔球虫和盲肠艾美尔球虫等七种广泛地分布于江苏省每个地区,对这些种制作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14种和濮阳市动物园34种圈养野生动物共85份粪便样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6.5%,其中球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圆线虫、蛔虫、鞭虫和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1.2%、18.8%...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12个鹌鹑养殖场共711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在鹌鹑体内发现4种肠道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达99.2%,其中8个养殖场的寄生虫感染率均为100%。球虫为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为99.2%,隐孢子虫、圆线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为6.0%、16.0%和1.1%;2~3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20.1%。分析表明,鹌鹑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根据牛源环孢子虫18S rDNA序列,设计1对保守引物和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通过阳性参照摸索出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对168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套式PCR能特异性地扩增出牛源环孢子虫基因组DNA中相应片段,与艾美耳球虫、隐孢子虫、贾第虫等10种相关原虫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到2.85×10-2 fg的阳性参照DNA;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查阳性者显微镜检查都为阳性。【结论】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To develop a nested PCR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cattle-derived Cyclospora sp.,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cattle-derived Cyclospora sp.sequences.These primers selectively amplified a 168-bp DNA fragment of the 18S rRNA gene of cattle-derived Cyclospora sp.With these primers,a nested PCR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cattlederived Cyclospora sp.was developed.The nested PCR assay was specific and there is no cross-reaction with other parasites,such as Eimeria spp.,Cryptosporidium spp.,Giardia sp.,Toxoplasma sp.,Trichuris sp.and cattle ciliate.The assay was able to detect as low as 2.85 x 10-2 fg of the control positive DNA.The results of the detection of clinical samples indicated that the assay coincided with microscopic examin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sted PCR assay will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Cyclospora sp.in cattle feces.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北方森林动物园观赏鸟类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06年3~6月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对园内12科158只观赏鸟的粪便进行了蠕虫虫卵检查,结果有32只鸟检出虫卵,感染率为20.3%,雉科、鹤科和鸭科的感染率分别为60%、35.7%和18.5%,检出的虫卵为蛔虫、毛细线虫和棘口吸虫卵。该调查为动物园制定鸟类驱虫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导柑桔木蛾有寄生蜂35种,其中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8种。考查结果表明,以寄生低龄幼虫的绒茧蜂类最重要,最高寄生率达68.2%,最低寄生率为0.8%,全年平均寄生率为14.4%。越冬代蛹寄生率为7.3%。初步调查表明,不除草桔园的,寄生蜂群落较除草桔园有三个特点:寄生蜂数量多、种类丰富;施用农药后寄生蜂数量恢复快;柑桔木蛾幼虫和蛹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翟浩  王涛  李晓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30+11793-11730
[目的]筛选枣瘿蚊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9种杀虫剂对枣瘿蚊的防治效果.[结果]9种药剂对枣瘿蚊防治效果均有较长的持效期,其中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6 000倍稀释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000倍稀释液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7、11d防效均在84%以上;1%甲维盐水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 g/L乙虫腈悬浮剂、5%噻螨酮乳油、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防治枣瘿蚊速效性较差,3d后药效均低于70%.[结论]防治枣瘿蚊为害嫩叶,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6 000倍稀释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 000倍稀释液、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稀释液均对枣瘿蚊具有较稳定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汇录了作者收集的甘肃省22种霜霉菌。其中2个新种(已另文发表),即:寄生于藜科植物甜菜(Beta vulgaris L.)上的甜菜盘梗霜霉菌(Bremia betae Bai et Cheng sp.nov.)和寄生于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arvensis L.)上的薄荷霜霉菌(Peronospora menthae Cheng et Bai sp.nov.)。10个省内新记录种。对新种做了较详尽的形态描述,省内新记录种和省内已经报道过的种,仅分别将种名和寄主名列出。对近年来省内外其他学者报道的甘肃省霜霉菌新种共3种,我们还未采集到标本,也收录在文末附录内。至此,甘肃省共有霜霉菌25种。  相似文献   

17.
 白生盘蚧(Crescoccus candidus Wang)是板栗和麻栎的重要害虫。2000~2002年在昆明和曲靖对其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生盘蚧的寄生性天敌共有8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sp.),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 Ishii),球蚧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clauseni) Compere],姬小蜂科[啮小蜂(Tetrastichus sp.),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 Girault)]和蚜小蜂科[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lake),闽粤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silvestrii Compere),原食蚧蚜小蜂(Prococcophagus sp.)]. 昆明和曲靖的主要寄生蜂种类不同。昆明采集的花翅跳小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51.7%;曲靖采集的原食蚧蚜小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70.5%.以上2种寄生蜂分别为白生盘蚧在昆明和曲靖的主要寄生蜂。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中国柄灰锤菌资源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已知的20种柄灰锤菌的分布、生态适应性和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20种柄灰锤菌中,其中包括6个新种,分属于柄灰包科Tulostomataceae的灰锤属Tulostoma和裂顶灰锤属Schizostoma。属于灰锤属的是短柄灰锤、沙漠灰锤和贺兰灰锤。属于裂顶灰锤的是百灵庙裂顶灰锤、乌兰布和裂顶灰锤和磴口裂顶灰锤。本文依据柄灰锤菌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沙漠耐旱类型、草地旱中生类型和林地中生类型,并通过对它们的分布规律及地理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柄灰锤菌的起源、发育及生理特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依据调查结果,安徽省家鸡寄生蠕虫计36种,隶属于14科20属。其中吸虫6科7属11种;绦虫4科7属14种(含2个未定种);线虫4科6属11种。在所获虫种中,小型漏带绦虫Choanotaenia parvus和合肥异剌线虫Heterakis hefeinsis为新种;安德烈戴绞绦虫Davainea andrei和热带变带绦虫Amoebotaenia tropica为国内新纪录;东方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orientalis、鲁氏前殖吸虫Prasthogonimus rudolphi火鸡异剌线虫Heterakis releagris以家鸡为宿主在国内属首次报道;分枝膜壳绦虫Hymenolepis cantaniana、少睾变带绦虫Amoebotaeniaoligorchis等7个虫种为安徽省新纪录。此外,对各种寄生蠕虫的感染虫率、感染强度、混合感染情况以及优势虫种等方面也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 RAPD 方法对水牛梭形住内孢子虫、待定种及黄牛枯氏住内孢子虫缓殖子基因组 DNA 进行了分析,待定种 PCR 产物的电泳带型与枯氏住肉孢子虫的差异较梭形住内孢子虫大,这与二者表型性状一致的研究结果不吻合.对3种包囊种特异性的 PCR 指纹进行了筛选,回收和纯化了3种包囊种特异性的 DNA 片段,待定种0.7kb 片段经α-~(32)PdATP 标记后用作探针,只与同源 DNA 杂交,不与其它包囊、宿主细胞和艾美耳球虫杂交,用 pGEM-T Easy Vector 对该片段克隆成功,并测出其全长序列,为进一步设计特异引物建立标准 PCR 诊断方法和用作核酸探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