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柴凤久  王玉林 《草业科学》1994,11(4):8-10,13
1986-1992年三江平原对沼泽化草甸退化草场进行了不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种草,翻耙结合和5月上旬重耙松土改良草场效果比较显著,分别比对照增产干草19.2%-101.4%,31.2%和23.9%。  相似文献   

2.
1国内外草场现状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草场面积比例很大。例如美国的28亿亩耕地中,牧草种植面积达11亿亩,其干草占粗饲料的70%~80%;荷兰基本上是人工草场,紫花苜蓿的亩产干草量为800kg;新西兰有65%的草原为人工草地或半人工草地,每3亩草地可养一只羊;澳大利亚的人工草地为4亿亩,其中2/3为改良的半人工草场。我国天然草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41%,  相似文献   

3.
柴洪生  李忠平 《草业科学》1995,12(5):46-47,54
1994年在科左后旗3个不同地区对饲草,饲料进行大面积应用增产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料玉米拌种区产草量比对照区提高15.07%~16.20%,株高比对照区增高4~5cm叶面积增加13.74%~18.70%,天然草场人工草地喷施区比对照区产草理提高7.43%~15.0%,株高比对照区增高3~19cm,叶面积增加9.97%~18.70%。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为省科委下达的攻关项目,经1994年至1996年的攻关研究取得轮作与改良后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原有提高0.44%~1.39%轮作的粮豆平均亩产398.3kg,增产20%,改良后草场亩产干草248.0kg,载畜量增2.5倍,节粮型饲养肉牛日增重1260.67g,比对照组提高5.6%,并日节省精料1.5kg,即节省42.9%,降低饲养成本40.8%,扩大推广草田轮作与草场改良成果应用面积,创产值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人工草地生态作用进行研究。结果:4-10月,人工草地的地表温度平均低于农地2.61℃,低于天然草地3.65℃,人工草地0-20cm土层含水量平均要比天然草地高2.28%,比农地高3.89%。试验表明,人工种草能迅速改良土壤肥力,最显著的是土壤的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与天然草地比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化除免耕法建立或改良人工草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除免耕法即用除草剂清除植被后免耕播种牧草,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效果好并兼顾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退化草地改良和控制草地退化的方法。在试验的各类型草地中,效果均比常规作业好得多:改良后播种牧草相对重量提高62.68%(蒿类型)~95.75%(白茅型),优势度提高47.35%(蒿类型)~83.54%(白茅型),草地质量、草地价值均达“优”。化除免耕法成本为612.00~1251.25元/hm^2,常规法  相似文献   

7.
河西地区碱茅属植物草地水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河西地区2年生、3年生、4年生碱茅属植物人工草地及撩荒地的水盐动态。试验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从表层到底层(0~100cm)呈梯度形分布。上述四类草地分别分布在21.6%~44.2%、25.9%~44.0%、35.0~46.2%、35.5%~46.4%之间,在定期灌溉条件下,各草地20cm以下土壤水分含量在相同层之间差异不显著。2)土壤表层(0~10cm)盐分含量较高,10cm以下盐分含量急剧下降。表层盐分含量以撩荒地最高,4年生、2年生及3年生碱茅草地分别次之,平均值依次为2.46%、1.21%、0.23%、0.18%。20cm以下各层土壤盐分含量各草地均很小,不同草地的同一层及同一草地的不同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各草地在5月与9月有两个返盐期,其它各月(6月、7月、8月)盐分变化较平稳。3)土壤盐分含量与地下植物量无显著相关性,地上植物量的增大,使得草地以蒸腾为主的土壤水分散失量也大幅度增大,这揭示了碱茅草地治盐作用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但由于20年来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使用不合理,使草场退化严重。如通过改良建设可使牧草的品种、产量、植被盖度增加,从而提高单位草场利用率及牧草产量和质量,增加草场的载畜量,提高农牧民收入,现将几种草原改良建设技术简介如下。1 人工种草这项技术是将退化草地翻耙后多年生牧草,两年后产量可增3~4倍,一次播种,多年利用。我省人工种草的种类主要是羊草、紫花苜蓿、草木栖、沙打旺等。技术要点:深翻18~22cm;重耙2遍,轻耙1遍;耙后镇压1遍。在春季墒情较好时进行,草场退化严重的可…  相似文献   

9.
1有利条件1.1草地资源丰富。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水热光资源丰富,适宜饲养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草地面积7.66万hm2,其中丘陵草场2.46万hm2,占32.1%,疏林草场 2. 13万 hm2,占 27.8%,灌丛草场 0.77万hm2,占 10.1%,“十边地”草地等其它草场2.3万hm2,占30.2%。1.2养牛业基础较好。本县养牛的历史悠久,群众养牛经验丰富。本地黄牛属江西省三大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吉安黄牛,全县可繁母牛头数占黄牛总数的40%;有利于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近年来,全县24个乡镇开…  相似文献   

10.
王兆红 《北方牧业》2004,(18):20-20
张北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建立人工草地综合技术研究工作,经各方努力,各项工作取得预期进展。2000~2003年人工种草达8.4万亩,草场改良9.8万亩。从而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大发展。由于四年来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牧草长势很好,进人6~7月份以来,先后有中央、省、市领导和专家前来我县检查验收和指导,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好评。现将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封育、灌溉、补播改良荒漠草地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柴达木盆地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地进行封育、灌溉、补播等试验表明,封育2年后草地的产量比对照提高3.91倍,灌溉后产量比对照提高了4.29倍,补播的产量比对照提高4.97~6.22倍,三种措施的改良效果均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引种优良牧草 广辟饲料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国家越来越重视草地的开发,把草地资源看做是“绿色黄金”、“立国之本”,开展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场建设,使草地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在畜牧业发展中起了主导性作用。如英国以建立人工草场为主,七十年代以来,将4.5万亩贫瘠草地改造成为人工草场,加上对退化草场的改良,使牧业产值一直占农农业总产值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对柴达木盆地松叶猪毛菜砾石荒漠草地进行封育,灌溉,补播等试验表明,封育2年后草地的产量比对照提高3.91倍,灌溉后产量对比照提高4.29倍,补后备军的产量比对照提高4.97~6.22倍,三种措施的改良效果均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草场有毒植物——披针叶黄华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运峰  严文梅 《四川草原》1996,(4):22-25,55
披针叶黄华为草地常见多年生有毒植物,靠根茎繁殖,最难彻底防除。着重研究了地下茎的生长发育特点并试验确定2,4-D丁酯是禾草草场上防除披针叶黄华较好的选择性除莠剂,在披针叶黄华集中出苗期以后施用,剂量在1.5~7.5kg/ha内,均可有效杀伤其植株,当年防除效果达85%~90%。次年应继续喷施,才能彻底灭除。  相似文献   

15.
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英彩 《草业科学》1999,16(2):20-22,27
采用随要区组排列进行2年的13个柱花草品比试验结果表明,907柱花草的产量最高,其适应性,抗病力强,年产鲜草30933kg/hm^2,产种子216kg/hm^2比目前推广的对照184柱花草分别增产11.7%和27.4%,907柱花草营养价值高,粗蛋白质含量比184柱花草提高11.0%,粗脂肪含量提高37.7%,粗纤维含量降低2.7%,它适用于改良草地,刈割利用或硒制干草粉。  相似文献   

16.
该项目是省科委下达的“八五”国家科攻关《三江平原低湿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富锦试验区的三个专题之一。先后开展了低湿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的研究,农村条件下提高养殖,养鸡的经济效益综合技术的研究;提高饲料利用率,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等4方面研究,进行了10多项试验,形湿区区小康型畜牧业饲料转化,繁殖改良,化防疫三大技术体系,促进了村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畜牧产值由1992年4%,提高到1995年的26%  相似文献   

17.
扁蓿豆在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扁蓿豆是一种抗旱抗寒、耐瘠薄,营养价值较高的多年生豆科植物。1995年由内蒙古引入贵南县森多乡试种,试验观察结果表明,该草适应性强,越冬成活率达94.1%,粗蛋白含量达19.3%,年产青草11188.8Kg/hm2,是干草原草场上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1~1992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利用荒漠建立半人工草地86.1hm^2,利用盐碱弃耕地建立人工草地74.6hm^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建植第三年的沙打旺人工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15%提高至70%~80%,耕层(0-30cm)总盐平均含量由原来的9.3g.kg^-1,下降1.23g.kg^-1,脱盐率达86.26%,在受益期内,160.7hm^2人工、半人工草地可新增牧草360  相似文献   

19.
高寒牧区的优质饲草—黄花苜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学俊  王文乾 《草业科学》1995,12(3):44-44,72
黄花苜蓿是一种根系较发达的多年生豆科植物。1988年由内蒙引入皇城地区试种,试验观察的结果表明,该牧草抗寒、耐旱、适应性强,越冬成活率达41.3%,粗蛋白质含量19.3%,年产青草7405.5kg/hm^2,是目前高寒牧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改良中较为理想的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沙打旺接种根瘤菌丸衣化和拌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3年采用丸衣化和常规拌种方法进行沙打旺接种根瘤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丸衣比拌种提高出苗率57.1%,结瘤数量和重量分别增加50.0%和31.7%,植株高度增加2~9cm,鲜草产量增加6.1%~13.6%。丸衣和对照相比,植株高度增加4.4~19.3cm,产草量增加20.8%~33.3%。拌种和对照相比,植株高度增加0.8~10.3cm,产量增加10.0%~25.6%。两种接菌方式和对照相比都有效果,但制成丸衣比拌种效果更好。沙打旺接种根瘤菌对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场改良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