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 ,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资源适宜茶树生长。改革开放以来 ,福建茶叶生产迅猛 ,已成为全国主产区之一。至 2 0 0 0年 ,全省茶园面积 13万hm2 ,居全国第三位 ;茶叶产量 12 4 2万t、茶业总产值 16亿元 ,居全国第一 ;出口茶叶2 1万t,创汇 70 0 0万美元 ,居全国第二。目前 ,福建茶叶生产形成以下几个特点 :1 1 茶类布局 福建有绿、乌、红、白、花茶等五大类 ,基本上已形成了闽南、闽北的乌龙茶区 ,闽东绿茶区 ,闽西北的多茶类区。在 1999年 12 35万t的茶叶总产量中 ,绿茶产量 7 2 9万t,占5 9 93% …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的正确选择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农业作为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茶业是农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理应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就茶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谈些拙见,以抛砖引玉,共同推动福建茶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福建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山地多,适宜种茶,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良好的基础。福建现有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4%,茶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6%,分别居第2位和第…  相似文献   

3.
一、福建农垦茶业现状1999年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4947公顷,茶叶总产量3742吨,平均每公顷0.7546吨:外贸出口交货816吨;与1990年相比,全系统茶园面积减少2000公顷;总产量减少1543吨;精制茶加工数量和出口交货也大幅锐减,平均单产仅是10年前的水准,曾作为福建农垦经济支柱的茶业陷入了困境,主要表现:1、茶园老化衰退,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急剧滑坡;原先一些茶园基础、技术、设备均居同行业先进行列的农垦茶场(厂)己经落伍,往日有一定知名度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多走向衰弱,有的难以为继,甚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福建茶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与成果的转化。科技对福建茶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有力地验证了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福建茶业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是要促进两个根本转变。即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健全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促进福建茶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5.
1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虽然遭受过挫折和徘徊,到1998年,茶园总·面积12.42万hmZ,开来面积10.89万hm2,单产1091.7kg/hm2,总产量达11.89万t,总产值达13.2亿元。1998年菜叶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是1978年的5.85倍和12.69倍,单产提高197%。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福建茶叶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提供2亿多元的税收收入。同时.茶叶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明显提高。外贸出口量达2.3万t,创汇7000多万美元。发展茶叶生产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茶业为国家、集体创造了财…  相似文献   

6.
杨芳 《福建茶叶》1998,(4):41-43
茶叶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年,全省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产量增加,单产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据统计,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266万公顷,茶叶总产量10.99万吨,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比1979年分别增长26.9%和82.01%。茶叶单产673公斤/666.7m2,茶叶总产值12.68亿元,茶叶出口量1.7万吨,比1979年分别增长163.9%、1403.1%、183.3%。为了在新形势下茶叶生产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笔者就我省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我省茶叶提出几…  相似文献   

7.
浅述福建茶业产业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福建茶叶的生产现状、科研成果、产业化现状及福建茶业产业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福建茶业产业化的思路与对策。认为,建设福建茶业产业化所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行规模经营;培圳龙头企业,组建集团公司;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我县茶业生产现状。永春茶叶生产有着悠久历史,北宋时就有种植茶树。清末产品就漂洋过海远销南洋、各地。”解放后,历经两次的发展高峰i7k春一跃成为我省茶叶主产区、全国乌龙茶出口基地县,全县茶叶面积59244亩,总产量3674吨。但自1987年出现滞销后,永春茶叶步履艰难。1.内销无位,外销无价。虽然我县茶叶在民国期间就得过奖,八十年代初至今。获得全国性大奖十几次,但在国内市场上除佛手小有名气外,人们只知道武夷岩茶水仙好,铁观音是安溪好。目前,永春茶叶主要依赖国际市场,以外销为主。外销渠道主要是日…  相似文献   

9.
1.前言茶叶是我省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适宜,丘陵山地面积大;茶树良种多,品种资源丰富,又有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制技艺,所产的茶叶品类齐全,能适应国内外不同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特种名茶,如乌龙茶和花茶,在国内外享有很?..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我区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地方财政和广大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茶业的兴衰对闽东农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化──是闽东茶叶走出低谷,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机遇,加快我区茶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为繁荣闽东经济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产业现状我区依山临海,地处亚热带,宜条自然环境优越,种茶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1996年全区茶园面积72万亩,其中可采面积60万亩,年产毛茶3.6万吨,总值9.3亿元,创税6000多万元9个县市中年产量在10万担以上的有3个县(市),5万担以…  相似文献   

11.
试论闽东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良绥 《中国茶叶》2003,25(1):24-26
宁德市俗称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目前已有茶园4.6万hm2,年产茶近4.5万t,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也是全国最主要的产茶区之一。历史上闽东率先研制生产的“白琳工夫”、“坦洋工夫”红茶和“白毫银针”、“白牡丹”白茶曾出口到39个国家、地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4万hm2,占福建省的36%,总产量占福建省的37%。茉莉花栽培面积约1400hm2,产花近3000t,白玉兰栽培面积近34hm2,产花50t,毛茶产值7.5亿元,商品茶产值12亿元,香花产值近1亿元。毛茶单产居福建省首位。近十年来,每年茶业各项税费收入8500—8600万元之间,其中茶叶特产税占农业特产税收入的50%。年出口茶叶500t,创汇近1000万美元。茶叶在闽东经济总量中比例虽然不大,但其作用却很大,全市茶业从业人员近120万人,其中茶农约110万人,60%的行政村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茶业,有1/3的乡镇财政总收入50%来自茶业的税费,山区中的农民收入更是主要靠茶叶。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新石器时代,福建宁德就有彩釉陶茶具。有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镇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376),这比世界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780)间世要早404年。陆羽《茶经》记载:“福州、建州(今建瓯)所产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产业的特点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与主产区,2005年,全省乌龙茶产量达8.59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46.48%,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34%。福建乌龙茶在全省茶叶中的比例和地位逐年提高,市场拓展空间大,已成为福建茶叶开拓市场,提高综合效益的主力军。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普洱茶异军突起,国内市场已形成了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三足鼎立的态势。作为乌龙茶大省,福建省要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在绿茶和乌龙茶并重的前提下,做优做强乌龙茶产业,确保在未来的茶叶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4.
浅谈闽台茶业的渊源与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两岸自古一家,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悠久的历史往来。福建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两岸语言习惯与文化习俗极为接近。台湾无论是铁观音、青心乌龙等茶树种苗,还是乌龙茶的制作技艺,包种茶的发明创制都源自福建。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安溪铁观音产业发展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文俪 《中国茶叶》2008,30(8):16-17
福建安溪是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县,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发现了铁观音,发展了铁观音,得益于铁观音。铁观音撑起了安溪茶业经济的一片天,是百万安溪人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基。面对众多茶区群雄逐鹿的发展态势,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必须存新时期保持强劲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键康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日本茶产业     
和茗 《茶叶》2018,(1):48-50
日本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它对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不大,但茶作为健康的饮料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耕细作和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日本绿茶的生产取得了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日本的茶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茶叶产业的典范。日本绿茶生产大多采用蒸汽杀青,化学成分和品质特性不同于中国的绿茶(炒青茶)、乌龙茶和红茶。近年来茶叶化学成分功能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多样的注重茶叶健康功能的产品正在开发中。  相似文献   

17.
沈德福 《茶叶》2019,45(1):50-52
茶业是福建的传统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茶业得到快速发展,备受各级政府和相关专家的关注。本文收集福建9个地市近二十年的茶业发展资料,进行了茶叶态势、地区差异、生产量聚类和资源禀赋分析。此研究对地区茶业生产持续发展和科学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世界三大传统饮料是茶叶、咖啡和可可,后来变为茶叶、咖啡、碳酸饮料和果汁蔬菜饮料四大饮料.在激烈的饮料大战中,茶叶取胜,茶业经济贸易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屠幼英 《茶叶》2001,27(4):61-62
1.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茶 进入日本的生活才体会到茶世界的无处不在.行在路上几乎所见到的每一台自动贩售机均含有一种以上的茶饮料,如乌龙茶、红茶、生茶、柠檬茶、绿茶,或是绿色诱人的茶叶冰淇淋;走进每一家日式餐厅都可要到撒上抹茶的米饭和茶面条;当然,街面上五颜六色的点心中自然也少不了抹茶作馅的糕点或与茶揉合一起的面包、蛋糕,吃到嘴里本来极为甜腻的点心变成了带有绿茶清香、甜而不腻的食物;超市、百货店就更是茶制品的汇集地,各种包装的玉露茶、煎茶、かぶせ茶、番茶、玉绿茶、红茶等琳琅满目,价格悬殊;而各饮料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红茶、乌龙茶和绿茶也是各显神通,大大小小的包装,各不相同的口感.  相似文献   

20.
闽南乌龙茶的制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乌龙茶的创制在明清时期,由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潮州,后传入台湾。乌龙茶的传统手工制法,多达十几道工序。1949年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机械的应用,乌龙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乌龙茶生产从传统的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生产,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并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方面发展。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摊青→萎凋→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造型→足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