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现比三化螟早,春季气温达15℃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圆秆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6~10cm的叶鞘上。二化螟以幼虫钻蛀到茎内蛀食茎秆组织,在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抽穗期造成白穗,在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形成不同的受害状。以幼虫钻稻茎为害,发病先期枯心,既而死穗,后期秕粒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做好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对促进水稻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严重的能造成绝产。1.形态特征成蛾雌体长14-16.5mm,翅展  相似文献   

3.
正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闽北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二化螟在闽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现比三化螟早,春季气温达15℃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圆秆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6~10cm的叶鞘上。  相似文献   

4.
5.
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为例,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特点,并分析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和其他防治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每亩稻田有卵块120~150块,在卵孵化高峰时(卵块由淡黄色变为紫黑色,仞孵幼虫为淡褐色)就是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时期。也可在田间枯鞘率达2%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蛀秆虫。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和稗、李氏禾等杂草。二化螟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茎秆等。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被害状。常见的为"枯心"、"白穗"等,对产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二化螟俗称钻心虫、蛀秆虫,是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从分布情况上看,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以往以江南稻区较为严重,但现已波及到东北,而我省近几年就有加重的趋势。二化螟除了危害水稻外,还危害玉米、小麦等作物。一、症状识别水稻二化螟主要以幼虫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穗苞和茎秆等。在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的危害症状。较为典型就是"枯心"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比较大。由于二化螟属于钻蛀性害虫,叶鞘受到侵害后形成鞘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应采取防、避、治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是近几年对我国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极易造成发生地块水稻减产3%~5%,严重地块达30%以上,并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对此本文就绿色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展开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水稻二化螟逐渐上升,已成为仙游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栽培作物改变、品种的抗虫性、气候因素、农药使用不当,二化螟抗药性导致成灾。本文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物理、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有机水稻二化螟;方法:田间释放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即在二化螟发蛾高峰期,田间抛投含有即将羽化赤眼蜂的放蜂器,每亩平均3个放蜂器。田间安放太阳能杀虫器物理防治技术,每公顷按不同太阳能杀虫器的型号安装杀虫器数量;结果:利用赤眼蜂、太阳能杀虫器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好于化学除草剂,经济效益明显;结论:物理、生物综合防治是有机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投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户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枯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约5%,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一、危害症状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入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二、识别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的根茎、茎杆中越冬。南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二化螟发生在我省呈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二化螟俗称钻心虫 ,在辽南各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从 1990年到 2 0 0 0年的调查结果来看 ,平均穴危害率 30 %以上 ,致使水稻分蘖期出现枯鞘和枯心苗 ,有效分蘖减少 ,田间穗数不足 ,水稻孕穗和抽穗期出现“白穗” ,结实率降低 ,千粒重下降。减产幅度 5 %~ 2 0 % ,严重地块可减产 5 0 %左右。1 二化螟发生与消长的主要原因1 1 与虫源基数的关系 一是由于近年来稻草整体利用较多、焚烧较少 ,稻田翻耕较晚 ,使稻草稻茬上越冬的幼虫成活率上升。二是由于有些稻田二化螟防治质量较差 ,致使虫源基数大大增加。1 2 与种植的水稻品种有…  相似文献   

16.
南城县水稻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控制已产生抗药性的水稻二化螟,选取了9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于二化螟卵孵始盛期以及1、2龄幼虫高峰期在南城县的一季中稻田喷施2次,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卵孵始盛期施用72%丙溴磷乳油1 20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90%杀虫单可溶粉剂2 250 g/hm~2的综合防控效果最好,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在86.0%以上;其次是卵孵始盛期施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1、2龄幼虫高峰期施用5%阿维菌素乳油2 250 g/hm~2,其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达80.6%和81.6%。综上所述,这2种药剂的轮换组合可在水稻生产的二化螟抗性综合防治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湖南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探讨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水稻二化螟的生物学特征,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加强预测预报、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水稻种植业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出于稻田耕作制度的变化.二化螟的桥梁田增多,加上其抗药性增强等原因,近年来,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之势,醴陵市均楚镇农民彭移水种双季水稻0.3公顷.每年防治二化螟的农药成本比周边农户低2/3以上,水稻却没有因二化螟危害造成损失。他的防治秘诀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二化螟的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以期指导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