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为探讨内蒙古青贮饲料品质现状,采用抽样方法对内蒙古青贮饲料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青贮设备主要以窖贮和壕贮为主,青贮时间一般为9和10月,青贮种类主要有全株玉米青贮、玉米秸青贮、甜菜类青贮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总体表现较好,通过对青贮饲料有机酸进行费氏评分,达到优良等级的占总样品的83%,全株玉米青贮和甜菜类青贮经费氏评分均达到优等,但是,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中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低于甜菜类青贮饲料(P<0.05),玉米秸青贮饲料费氏评分为良,内蒙古青贮饲料有机酸费氏评定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基本相符;3种青贮饲料中,甜菜类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好,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次之,玉米秸青贮饲料最劣。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和甜菜类青贮饲料营养保存率高,发酵效果好,玉米秸青贮饲料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取天津市6个区21个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分及营养指标评分,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质量优良,综合评分评为优良的有16个,占总数的76.19%,评价为一般的有5个,占总数的23.81%,未出现青贮质量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紫花苜蓿单贮组(Z),全株玉米单贮组(Y),20%紫花苜蓿+80%全株玉米(ZY28),40%紫花苜蓿+60%全株玉米(ZY46),50%紫花苜蓿+50%全株玉米(ZY55),将各组青贮发酵60 d后开窖并测定青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青贮饲料评分较低。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相比,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中,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发酵品质逐步改善,当达到60%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提高了乳酸含量,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随着玉米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其pH值和感官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从营养均衡和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以40%紫花苜蓿与60%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分析2种粮饲兼用品种和1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全株玉米制成的裹包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并比较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上、中和下层的青贮品质。试验选用登海6702(DH6702)、青贮ND465(ND465)和先玉045(XY04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制作裹包青贮。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饲料的pH均低于3.90,氨态氮/总氮都小于5%;参照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评分标准,得分均在80以上,等级为一级,其中DH6702得分最高,发酵品质较好;DH6702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可溶性糖(WSC)含量显著高于ND465和XY045,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D465,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XY04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ND465(P0.05);3个品种的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的WSC、淀粉、NDF和AD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十分重要,采用拉伸膜裹包能够调制成发酵品质优良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小型全株玉米裹包青贮上、中和下层青贮质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高水分全株玉米(Zea mays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本试验以乳熟期的全株玉米为原料,设置对照、添加苯甲酸钠和植物乳杆菌3个处理,青贮6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和苯甲酸钠均能使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细菌群落发生一定变化,并以乳杆菌属细菌为优势菌群(>70%);2种添加剂均未降低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细菌多样性;与对照相比,用植物乳杆菌处理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后,其氨态氮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用苯甲酸钠处理的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后,pH值升高(P<0.05),有机酸含量降低。因此,2种添加剂对高水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2018年窖贮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进行评价,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共采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样品40个(地方20个,农垦区20个),通过营养成分分析、质量评鉴及霉菌毒素的测定,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3个指标(营养成分、感官评定、霉菌毒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含量检测值分别为(77.01±67.78)μg/kg、(26.19±18.78)μg/kg,农垦区极显著高于地方(P<0.01)。3)地方和农垦区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4.18和24.59,农垦区评分略高于地方。4)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方和农垦地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综合质量评分分别为-48.29和-55.77,农垦区青贮饲料品质整体略低于地方。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地方与农垦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与感官品质均达到国际标准,但农垦区需加强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霉菌毒素管控,以便更有效合理地利用青贮饲料资源,避免浪费。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窖贮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给饲喂奶牛提供优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推广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生产技术,增加奶牛场经济效益,分别对朔州市3家奶牛场进行取样调查,研究分析窖贮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三家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p H值均低于3.8,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均低于7%,且均未检测到丁酸。A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占总氮比例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和C奶牛场(P<0.05);与B奶牛场相比,A奶牛场玉米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P<0.05)。在实际生产中,为兼顾玉米产量和质量,三家奶牛场的全株玉米在蜡熟期刈割均取得良好的发酵品质;压实密度在650 kg/m3以上有效减少玉米缝隙间空气的存在,抑制不良微生物的生长;黑白膜的使用降低透氧率,保证青贮质量。同时在研究中,使用青贮添加剂的B和C两家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未使用青贮添加剂的A奶牛场,表明添加剂的使用具有一定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西藏林芝市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设定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A)、全株荞麦∶全株玉米=4∶1混合青贮组(B)、全株荞麦∶全株玉米=3∶2混合青贮组(C)、全株荞麦∶全株玉米=2∶3混合青贮组(D)和全株荞麦∶全株玉米=1∶4混合青贮组(E)共5个处理组。分别在青贮第7、14、30和60天时,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相比,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贮的发酵品质,混合青贮组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且氨态氮/总氮的值和丁酸含量均符合优质青贮饲料的要求量。从微生物菌群结构来看,混合青贮改变了青贮饲料的菌群结构,相比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混合青贮组提高了厚壁菌门和LAB菌种的丰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且这种效果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越高而越显著。综合考虑全株荞麦利用最大化和发酵品质,建议将全株荞麦和全株玉米以2∶3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西藏林芝市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别设定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A)、全株荞麦∶全株玉米=4∶1混合青贮组(B)、全株荞麦∶全株玉米=3∶2混合青贮组(C)、全株荞麦∶全株玉米=2∶3混合青贮组(D)和全株荞麦∶全株玉米=1∶4混合青贮组(E)共5个处理组。分别在青贮第7、14、30和60天时,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相比,全株荞麦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贮的发酵品质,混合青贮组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且氨态氮/总氮的值和丁酸含量均符合优质青贮饲料的要求量。从微生物菌群结构来看,混合青贮改变了青贮饲料的菌群结构,相比与全株荞麦单独青贮组,混合青贮组提高了厚壁菌门和LAB菌种的丰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败菌的生长,且这种效果随着全株玉米混合比例越高而越显著。综合考虑全株荞麦利用最大化和发酵品质,建议将全株荞麦和全株玉米以2∶3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全株玉米青贮是反刍动物主要粗饲料来源也是粮改饲的主要对象。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对反刍动物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感官指标、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分级的研究进展,为在粮改饲过程中,全株青贮玉米质量评价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综合分析不同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为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河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西北地区(陕西、山西、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南地区(广西)、西南地区(云南、贵州)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全株玉米青贮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相关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2%。这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了全株玉米青贮的粗纤维、有机酸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方面的信息,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的综合品质。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由高到低依次是黄淮海、西北、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地区。③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地区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并与理想质量指标比较,得到不同地区玉米青贮品质的等权关联度为0.71308~0.71264。黄淮海地区玉米青贮品质优于西北地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综上所述,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高,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较低。基于两种方法建立的全株玉米青贮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能相互佐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评价了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合青贮添加剂(主要成分为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样品来自宁夏、新疆和河南等12个牧场,分别采集新型复合青贮添加剂使用前后的玉米青贮样品各3份,共72份青贮样品.结果 显示,在使用新型复合青贮添加剂的青贮样品中,乳酸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pH值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14.
在高寒地区选择青海欧拉型藏羊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且同等补饲精饲料[0.25 kg/(只·d)]的情况下,分组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51 d。结果表明,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干物质%)粗蛋白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77%、94.23%和130.13%,粗纤维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52.3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降低11.14%和26.73%;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饲草采食量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0.93%和199.58%,差异均极显著(P〈0.01),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4.28%,差异显著(P〈0.05);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增重达197.35 g/(只·d),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10.85%,差异不显著(P〉0.0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40.96%和101.71%,差异均极显著(P〈0.01);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盈利1.71元/(只·d),较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分别多盈利1.17、0.96和0.50元/(只·d),分别提高216.67%、128.00%和41.32%。捆裹青贮燕麦饲草饲喂绵羊经济效益明显,在高寒地区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夏季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简陋覆盖方式对夏季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从地上青贮窖表面往下10、20、40、80、160和320 cm处分别取样,进行青贮品质检测、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窖表层(深度小于40 cm)全株玉米青贮的真菌和乳酸菌含量高,总糖含量少,NDF、ADF和丁酸含量高,p...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范全株玉米进行裹包青贮的技术环节,针对全株玉米裹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依据2019—2020年在河北省采集的试验数据,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贮前准备、收割加工、打捆裹包和贮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规范。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全株玉米的生产和裹包青贮加工意义重大,可加速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的标准化、商品化,提高农户种植玉米作为青贮的积极性,增加收贮企业的收入,促进玉米青贮产业链条的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全株、果穗与秸秆青贮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玉米品系的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效能和利用特性,以3个粮饲通用玉米新品系和1个专用青贮玉米为材料,于3/4乳线期测定生物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制作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发酵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生育期变幅为120~123 d,MTP-080生育期最长且绿叶数及绿叶比最高,MTP-082生育期居中但全株和果穗鲜干产量均最高。全株青贮中雅玉青贮8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MTP-082粗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MTP-082泌乳净能显著高于雅玉青贮8号和MTP-080。各品种(系)全株及果穗青贮pH为3.53~4.07,氨态氮/总氮小于10%,费氏评分均在110分以上,青贮发酵品质总体评价均为优级。果穗青贮总能、总可消化养分、消化能、代谢能、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及泌乳净能显著高于全株青贮和秸秆青贮。果穗青贮相对饲用价值为全株青贮的2.05倍、秸秆青贮的3.37倍。综上,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如MTP-082全株青贮产量高,持绿性适中,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优,而且是制作果穗青贮的优质原料,因地制宜选择粮饲通用玉米发展果穗青贮将有利于种养殖业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青贮玉米贮前品质调控,实现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全面提升,试验在已有青贮后品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贮前青贮玉米品质调研工作。试验采集天津市22个奶牛养殖场共55个批次的窖贮前的青贮玉米,进行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淀粉等营养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青贮玉米窖贮前干物质含量21.06%~43.85%、粗蛋白含量6.14%~10.0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92%~30.41%、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4.38%~40.90%、淀粉含量18.74%~35.85%。根据国标青贮玉米品质分级,青贮玉米品质综合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占比58.18%,说明大部分牧场青贮玉米综合品质控制良好,但仍有部分奶牛养殖场在青贮玉米窖贮前品控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