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水稻是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hm2以上,主要分为豫南稻区和沿黄稻区两大种植区,其中,信阳市种植面积稳定在46.7万hm2以上。稳定发展水稻生产及稻米提质增效是河南省农业生产重点之一。但是,河南省水稻生产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之前,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相继发生;黑条矮缩病、稻水象甲等新发病虫害不断出现,稻曲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害暴发几  相似文献   

2.
豫南稻区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豫南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有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年产量达到350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为保护豫南稻区生产安全,近年来,我们认真分析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新形势,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豫南稻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m2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4.
罗峥 《河南农业》2022,(7):35-35
罗山县地处河南省南部,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6.33万hm2,每年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面积13.33万hm2次左右,其中,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蓟马、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危害较重.2015年,罗山县结合豫南稻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内开展多项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集成一套以农业防治、物理防...  相似文献   

5.
受气候、环境变化、种植方式、外地虫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病虫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专家预测,2012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比上年偏重发生.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分别达5700万亩次、9400万亩次、8500万亩次、5800万亩、580万亩、800万亩.此外,一些次要水稻病虫害水稻胡麻叶斑病、大螟及突发性稻蝗在部分地方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2011,(4):21
湖南作为全国的水稻种植大省之一,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533万公顷。水稻的一生多灾多难,其中危害水稻的虫害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相似文献   

7.
一、息县稻米品质现状与分析(一)全县水稻生产基本情况息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东北部,常年种植水稻3万多公顷左右。水稻一般与小麦、大麦、油菜轮作,少数坡底低洼地每年仅种植一季春稻。稻田灌水有南湾水库放水渠灌、河灌、井灌、坑塘灌等形式,其中南湾水渠灌面积达1万6千公顷,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和冬后病虫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测湖南省2021年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秆潜蝇偏轻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水稻病虫总发生面积1920万公顷次,防治面积2333.3万公顷次。玉米病虫中等发生,主要有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蚜、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等,发生面积130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26.7万公顷次。  相似文献   

9.
<正>预计2013年我国耕地种植结构将有小幅变化。截至目前,全国稻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8万公顷、小麦种植面积减少5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增加224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减少12万公顷、薯类面积增加21万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减少13万公顷、棉花面积减少70万公顷、蔬菜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桦南县种稻历史将近百年,但大面积种植时间很短,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后,水稻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年提高,二十年来水稻面积从7.3万亩增加到37.3万亩,产量从每公顷2000公斤左右增加到每公顷7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常年种植水稻3200万亩左右,占粮食种植面积34.9%,产量占粮食总产47.7%以上.稻区耕作制度复杂,加上施肥水平提高和品种更换等原因,致使白叶枯病、稻瘟病、褐稻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多种病虫害频繁发生.仅在七十年代,白叶枯病中度以上流行就有五次,褐稻虱中等以上发生有六次.八十年代以来,因生态环境的改变,稻纹枯病、白背飞虱、二化螟又急剧上升,稻曲病、害螨等一些新的病虫害也有发展.因此,如何搞好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已成为稻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科学》2011,(7):13-15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多年来,由于两系稻杂交优质水稻、超级稻的推广面积不断增加,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规律等都发生了变化,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也由原来的三虫两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演变为三虫四病(增加了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整体偏轻。  相似文献   

13.
<正>武冈市是粮食生产大市,主要农作物年播种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81.6万亩。水稻重大病虫害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年发生面积337.35万亩次。科学有效防控病虫害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措施。2022年武冈市按照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的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水稻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成效与植保贡献率评价工作。一、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沿黄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配套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800万亩,其中沿黄稻区大约150万亩。与豫南稻区相比,沿黄稻区植稻历史虽短,然而气候条件和黄河水浇灌决定了优良的米质,深受消费者欢迎。80年代初期,沿黄稻区水稻病虫害并不复杂,整个生长期仅用药2次,可基本控制病虫害发生,很多田块甚...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稻曲病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塔市2006年稻曲病发生面积27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4%,已成为当地水稻生产继水稻纹枯病之后的第二大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1日,湘阴县城西镇龙西村村民蒋新明在收获中稻,并将收割机不能割尽的田边稻穗用镰刀割好,重新打稻,做到颗粒归仓。2008年该县水稻种植面积9.3万公顷,其中中稻333公顷,预计每667平方米产量公斤,获得好收成,为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双增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业科学》2013,(4):39-41
一、发生趋势 全省农作物病虫害趋势会商会专家预测2013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其中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化螟、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1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科学》2013,(8):39-41
一、发生趋势全省农作物病虫害趋势会商会专家预测2013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其中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化螟、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感病品种上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潜在流行风险大。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1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相似文献   

19.
一、旱种的分布 旱稻种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总种植面积为1910万公顷,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435亿公顷的13.2%。其中亚洲为1070万公顷,非洲为230万公顷,拉丁美洲为610万公顷。虽然旱稻仅为世界水稻总面积的一小部分,但在拉丁美洲和西非,它是重要的。在拉丁美洲,旱稻占水稻总面积75%,非洲占50%。旱稻平均产量约为1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南平市延平区大暴发,全区发生面积达8000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5%,其中以一季晚稻发病最重,全区5400公顷双季晚稻均有不同程度发病,病丛率达10%以上的有5000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2.6%,病丛率达80%以上基本绝收的有300公顷,发生面积之大、为害程度之重为历史之最,水稻黑条矮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