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对柞蚕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饲料场地建设饲料场地是柞蚕幼虫生活的场所,其建设和管理优劣,直接影响茧的质量和产量。1、选择柞树品种黑龙江省主要有蒙古柞、槲柞及少量的辽东柞。其共同特征是树皮多为灰色,叶子较大,叶缘波状缺刻或粗锯齿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8,(14)
正在安徽肥西县聚星乡,有一片天然柞树林,这里的柞树用途并不是作为木材,而是一种叫柞蚕的食物来源。当地通过柞蚕养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柞蚕全身都是宝,柞蚕蛹、蛾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55%,其中人体必需的18中氨基酸的总含量达46.49%。目前我国的柞蚕生产分布于10多个省区,以辽宁、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为主。其中辽宁省柞蚕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放养面积800万亩,每年带动10万蚕农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柞蚕养殖技术,包括场地选择与柞树种植、卵期保护及暖卵时间控制、饲养、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柞蚕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柞蚕场的管理(一)柞蚕场的补植抚育很多地方的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有些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1.补植时期通常,柞树补植以晚秋或早春为宜,冷凉地区以春季为  相似文献   

5.
柞树叶是柞蚕幼虫的主要饲料,合理开发利用新资源,改良与管理好老蚕场地是养好柞蚕的基础,加强柞蚕场地建设工作,也是合理利用柞林资源养殖柞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作者根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对柞蚕需求的不断增加,强调柞蚕蚕场管理与软化病防治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如何提高良种繁育中的选择培育,降低种茧蛹期病毒率,防止品种退化、病害等影响柞蚕蚕种质量的问题。一、柞蚕场的管理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  相似文献   

7.
柞树的树型与柞叶产量、叶质优劣、放养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密切相关。生产上通过必要的柞树轮伐和整枝修剪等技术以提高柞蚕场地利用率,并利于可持续饲养柞蚕。一、树型分类:饲养柞蚕的柞树树型大体可分为无干型、低干型、中干型三种。(1)无干型。树型无干,枝条丛生于地面上,呈灌木墩状。其养成方法是:当柞树实生苗或根刈后枝条生长到4~6  相似文献   

8.
柞蚕场是放养管理柞蚕和柞蚕幼虫期摄食、生长发育及营茧的场地。柞蚕场是集经济林、水土保持林和薪柴林于一体的特有林种。具有优化结构的柞蚕场 ,既有相当于一般森林的生态效益 ,又有特殊的放蚕功能 ,是最宝贵的生态经济资源。1 按照优化结构模式建设柞蚕场柞蚕场优化结构的研究表明 ,柞蚕场植被结构主要有柞树密度、树型养成、轮伐周期、草灌植被类型和柞树树种等。其中 ,影响生态经济效益最大的是柞树密度 ,贡献分值为 3 4.0 1 ;其次是树型养成和草灌植被类型 ,贡献分值分别为 2 5 .0 3和 2 4.81 ;轮伐周期的贡献分值为1 2 .0 8;树种的…  相似文献   

9.
一、柞蚕场的管理 (一)柞蚕场的补植抚育 辽宁各地的柞蚕场,目前柞树缺株少墩现象相当普遍,需坚持补植柞树,借以逐年提高柞蚕场资源的利用和单位蚕场面积产茧量,同时改善柞蚕场的生态环境。有些退耕地和荒山坡,凡适于栽植柞树,则营建人工林新蚕场。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10)
正柞蚕场是柞蚕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建设、使用和管理科学与否,不仅关系到柞蚕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山区的生态平衡。1推进生态型柞蚕场建设1.1柞树补植加密一是柞树补植。柞树是柞蚕场主体,在沙化蚕场里,柞树缺株少墩现象都比较严重,有的缺株率达50%~60%。因此柞树补植既能增加柞蚕场单位面积的柞树株数,提高产叶量和产茧量,又能增加柞蚕场郁闭度,促进植被恢复,达到治理沙化、保持水土的目  相似文献   

11.
介绍柞蚕高产技术,包括选用优质蚕种、规划和利用蚕场、柞树树型养成、饲料场地管理、消毒防传染、制种保蚕头、饲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洪新  刘凤全 《新农业》2010,(12):47-48
柞树生长多年后,若不合理修剪,会枝干老化、树势衰弱、发芽力减退。修剪柞树具有增加叶量、提高叶质和恢复树势的作用。合理规划柞蚕场,科学修剪柞树,有利于提高柞蚕场单位面积产茧量,既增加经济收入,又保护柞蚕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柞树有辽东柞、蒙古柞、槲柞、尖柞四个品种,以辽东柞、蒙古柞为主,槲柞、尖柞次之,这些柞树品种均适宜饲养柞蚕。采集柞树种子要以辽东柞和蒙古柞为主。1.采集柞树种子成熟期在9~10月,成熟种子种皮由绿变为浅黄色,果实与壳斗分离。一经成熟就要抓紧采集,否则容易遭象鼻虫寄生为害。可树上采收和地面收集,避免挤坏橡实的外壳。  相似文献   

14.
蒿柳养殖天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蚕幼虫以食柞树叶为主,幼虫除食用柞树叶外,还可吃杨柳科的蒿柳叶。蒿柳(Salix viminalis Linn)叶营养成分高,水分、蛋白质、淀粉和含糖量都高于柞树叶,对养小蚕的利用价值较高。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蒿柳植物作为养殖柞蚕保苗的代用饲料,除此之外,柞蚕也可全龄食用蒿柳叶。  相似文献   

15.
柞树(栎属)天牛科害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和预防柞树天牛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收集相关的基础信息.以辽宁柞蚕区实地调查与其他省区查阅文献相结合,查明并记录了柞树天牛科害虫共58属,87种.其中云斑天牛和黄带蓝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青杨楔天牛和麻竖毛天牛为辽宁省首次发现危害柞树.介绍了柞树天牛科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传统养蚕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主要柞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柞树品种对柞蚕的饲喂效果.[结果]饲喂槲栎的柞蚕发病率比栓皮栎和麻栎高.饲喂栓皮栎和麻栎的柞蚕茧层率都比槲栎高.全龄用栓皮栎和麻栎养蚕的效果最好,用槲栎养蚕的效果最差.[结论]栓皮栎和麻栎是适宜鲁山县区气候和环境条件,是柞蚕喜食、养蚕效果较好的优良柞树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刺蛾类(Eucleid)是果树和林业害虫,喜食柞树,并且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大发生时甚至将柞树叶食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如1974年盖县刺蛾大发生,一墩3年生柞树上有100~300头刺蛾,几个公社的柞蚕场柞树叶被食光,致使柞蚕饥饿而死,造成很大损失;1977~1978年,盖县、营口县等部分柞蚕区刺蛾又大发生,使柞蚕减产。此外,刺蛾类有许多种生有枝刺,常常螫伤蚕民,影响养蚕作业和健康。  相似文献   

18.
柞蚕场优化结构的研究吴振多,王福廷,郎庆龙,刚少斌李海洋,史薇(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柞蚕场是放养柞蚕的饲料基地,多为天然次生柞树林经人工砍伐修剪而成。在柞蚕场群落结构中,柞树是柞蚕饲料的生产者,其生物量约占70%,草灌植物是柞...  相似文献   

19.
柞树属于经济林,是柞蚕幼虫摄取营养的主要饲料来源,要使柞蚕生产能够持续、稳定、良性地循环,首先要抓好养蚕场地建设,加强科学管理,是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必备条件.科学地运用有限的柞林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促进柞林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仅幼虫期取食,以蛹越冬。柞蚕卵在室内加温孵化,幼虫则通过人工管护下放在野外柞树上任其自行觅食生长、吐丝结茧。柞蚕一生有多种病害发生以下就柞蚕软化病防治做以粗浅介绍及蚕厂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