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欣  齐文涛 《农业考古》2019,(4):114-119
金代农业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重农思想、种植伦理思想、畜牧养殖伦理思想。重农思想表现在统治者敦劝农功、不违农时、农时禁酒、谨防伤农、予民农田、爱农利农六方面。种植伦理思想体现为“顺天时”与“量地利”两方面,后者具体表现为“风土之宜”“相土制宜”“尽地之利”三个层面。畜牧养殖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畜牧业中对牛马的爱惜保护和养殖业中对蚕的悉心呵护。金代农业伦理思想是中华先民自周以来形成的农业伦理思想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历来就有重农的思想传统。元代,蒙古族统一中国后,也制订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宣教。《豳风·七月》因其"陈稼穑之艰难,叙农桑之节序"的诗义,在元代重农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元代画家热衷的题材,赵孟頫、塔失不花、陈琳等人均绘有《豳风图》。元代统治者借《豳风图》以传达重农、劝农、恤农的意志,并用以教育皇位继承人。元代《豳风图》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元朝廷对农业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豳风·七月》的解读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周礼》中很多典章制度是早期农业文明的反映,蕴藏着中国古代农业伦理思想的关键要素。梳理《周礼》的农业伦理思想,我们发现《周礼》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关系为主线,用"三才""三宜""活民""安农"等原则和规范将各种农业规划、农业管理和农业灾害救助贯穿起来,体现出那个时代农业伦理实践的守护精神和可持续性追求。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相关的伦理问题不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处于事关全局的核心地位,探究以《周礼》为代表的传统农业伦理,是对我国农业伦理理论建设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自古四业以农为本。但历代王朝"重农"而农民负担益重。以重农为名抑商,不只是打击民间工商业,而且窒碍农业发展。为了避免"重农而农益轻",王夫之等曾力主"轻自耕之赋"甚至"有田者必自耕,……不为农则无田",对于借口重农而抑商,叶适也曾提出尖锐批评。今日中国仍需重农。维护家庭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并积极扶持务农人走向富裕,是在农业和农村落实"以人为本"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古代时期的首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诗篇涉及到对农业现象的描绘,因此《诗经》也是研究我国周代农业文明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梁启超先生认为:"现存先秦古籍,真膺杂揉,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精金美玉、字字可信可宝者,《诗经》其首也。"(梁启超《要籍问题及其读法》)一部《诗经》,忠实地记录周人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农业科学》创刊于1973年,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近40年来,承蒙主管与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历届编委的关心呵护以及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本刊连续6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7.
自封建社会以来,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从来是古代中国的"本",农本商末,重农抑商是大多王朝的国策。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越来越向着精细化发展,大棚甜瓜种植等精细化农业发展迅速。本文将对大棚甜瓜病虫害的防治问题简要阐述,为我国农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业科学》创刊于1973年,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近40年来,承蒙主管与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历届编委的关心呵护以及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本刊连续6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9.
罗丽 《农业考古》2003,(1):134-138,144
农业诗歌是以农业为题材的诗歌和直接与农业相关的诗歌。它可以分为三部分 :无名氏创作的民歌、文人官吏创作的田园诗、农学家创作的农技诗。中国古代农业诗歌时空跨度大 ,具有最庞大的作者群 ,能较全面地再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社会根本的土地制度 ,不仅以种种形式反映在诗歌中 ,而且必然对诗歌的内容、形式有较大影响。中国早期农业诗歌的创作可上溯到《诗经》之前 ,因为《诗经》中的诗歌在内容、艺术上已经比较成熟 ,(清 )沈德潜《古诗源》等诗集中收录了不少的西周之前的古诗 ,但学者们对其作者及产生年代争议颇大 ,因此本文只…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农事诗,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业及其他各种生产活动的状况,其中记载了较多关于桑的情况。《诗经》中的桑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桑的主要种类是柔桑和家养桑。在农桑稼穑的时代,桑的主要用途是供人们采桑喂蚕,以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蚕桑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本文通过对《诗经》中桑的研究,力图基本把握先秦时期人民生活现状,并总结出桑种植在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对桑史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总结形成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中国最早涉及到天象变化及农事活动的诗歌,《诗经》中的《七月》可谓是"二十四节气"之滥觞。本文将《七月》作为以时令物候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的范本,对其中的农事进行解读,揭示了彼时的农业生活面貌、农业生产经验和先人们循天时、重人伦的农耕智慧,力图对当今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相关史料佐证,彰显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民族文化历史一直没有中断过的唯一个国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向称发达的传统农业作基础;也正因其如此,我国的传统农业有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信息渠道: 一是地方官吏“劝农”传播的渠道。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是一个典型的重农国。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就有司农、司牧、虞衡等农业官员。据成书于两千年前的《周礼》所载,  相似文献   

13.
《管子》阐述的辩证消费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史上地位非常独特。以独特的视角,从社会层面上分析了节俭型消费伦理思想与奢侈型消费伦理思想的社会作用和伦理价值,并指明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无论哪种消费模式都应注重对消费尺度的把握。以其特有的消费尺度为指导,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伦理思想辩证地统一于服务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4.
刘刚 《农业考古》2008,(1):105-109
《诗经》农事诗是指那些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它们是周代农业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的直接产物。以农为本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农事诗是《诗经》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之一,这些作品也更直接地反映了周人的经济状况和周人的物质生活,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审美趋向产生的物质之源,在文学和社会历史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专业期刊《农业展望》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类刊物。2005年8月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导读""产品预测""农业经济展望""农业生产展望""农业科技展望""农业贸易展望"和"农业消费展望"七大主要栏目。2014年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农业科学》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曾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第二届北方期刊奖";2017年"粟类作物"栏目获"2015-2016年度河北省期刊名栏目"。《河北农业科学》主要刊登农业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农业经济研究、农村发展等农业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专题论述。基本栏目有耕作栽培与生理、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资源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等。特色栏目为"粟类作物专栏"和"乡村振兴专栏。"  相似文献   

17.
上博简《诗论》第25号简用"知言而有礼"来评析《大田》篇的末章,对于理解此诗的深层意蕴提供了新的启示。所谓"知言",是指宗族贵族行盚礼时对农民道出的感谢之语;所谓"有礼",当指诗中所描述的祭礼井然有序,符合礼制。简文对于《大田》一诗的论析,客观地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下贵族与农民和谐相处的情况,表明当时的阶级矛盾尚不突出,和谐的一面仍占主导。这些都是周人重农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谷仓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蠋有着悠久的经济发展历史。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发明了耒、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管子·轻重篇》)使我国先民开始由采集渔猎的游移生活过渡到农业经济的定居生活。所以神农被人民尊为地皇,历来奉为农神祭祀。从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人民所经营的主要是种植五谷、豢养六畜的农业经济。农业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充足的粮食储备,所以“劝农桑”、“广积粮”历来是兴国明君的经济主策。我国古代很重视对粮食或谷种的贮藏,反映先秦社会的《礼记》载有“仲秋之月,穿窦窖,修囷  相似文献   

19.
<正>悠久的周祖农耕文化对庆阳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庆阳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目前已经成为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基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的"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杏乡"。诗经《公刘》篇里有"公刘笃,于胥斯原"之句。句中这个"原",指的就是西周时所称的"大原",也就是今天庆阳市的中南部地区。历尽千年沧桑,庆阳的地名也多次更易,但能够成  相似文献   

20.
<正>永州依托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被列为第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中心的6个配送分中心之一。目前,永州正致力将全市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园子""乡愁园",全面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大市向强市转变。1.大基地破解产品供应难题在《永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基础上,永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永州市对接粤港澳"菜篮子"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发展供应基地蔬菜1.33万公顷、柑橘1.33万公顷、茶叶1万公顷、生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