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为探讨含抗凝剂样品对动物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影响,采集猪、牛、羊等不同动物的血液各10份,经柠檬酸钠、EDTA、肝素钠等抗凝剂处理后与对应的自然凝固、立即离心获得的样品分别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比较两种试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显示,经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浆样品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而自然凝固的血清样品两个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不同处理方式造成的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差异现象不受动物种类的影响。抗凝剂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影响非常显著,对试管凝集试验无影响。因此,临床上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动物布鲁菌病筛查时,不能使用含有抗凝剂的血液样品,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4.
5.
6.
7.
对全省未进行过猪布鲁氏杆菌免疫的14个地、州、市40个猪场的1113份猪血清应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在13个地市检出99份阳性血清;对检出的阳性血清用试管凝聚试验进行检验,结果在2个地县血清中检出3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3.53%。这3份阳性血清占全省1113份补检血清的0.2695%。 相似文献
8.
对 12家养殖户的 12 8份生产奶牛血清应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 3次 ,结果检出 4家奶牛户的 5份阳性血清 ;对 12家奶牛户 12 8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 ,检验 3次 ,结果在 2家奶牛户的血清中检出 2份 ,这 2份血清占被检血清的 1 5 6 3%。 相似文献
9.
对全省未进行过猪布鲁氏杆菌免疫的14个地、州、市40个猪场的1113份猪血清应用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在13个地市检出99份阳性血清;对检出的阳性血清用试管凝聚试验进行检验,结果在2个地县血清中检出 3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3.53%.这3份阳性血清占全省1113份被检血清的0.2695%.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评价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荧光偏振测定法(FPA)对布鲁氏菌病检测的诊断效率和价值,取961份绵羊血清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RBPT、SAT和F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31%、14.57%、27.06%,统计学分析结果为P<0.01,三种试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BPT法和FPA法敏感性较好,SAT法特异性较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把几种检验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并综合流行病学和临床体征分析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21年6月,广西某县一羊场检出布鲁氏菌阳性,怀疑当地暴发了羊布鲁氏菌病疫情。为确定病因,控制疫情,减少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采用现场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采样检测等方式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此次疫情涉及该县2个乡镇3个行政村10个养殖场户;这10个阳性场户间有流行病学关联,存在混牧、公羊共用和销售调运羊只等情况。调查认为,违规引种而引进感染动物,不按规定对调入动物实施隔离饲养,养殖户生物安全意识差,是本次布鲁氏菌病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次疫情警示,相关防疫部门应加强防疫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意识和依法落实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加强隔离饲养,避免混牧和公羊共用,依法规范引种、调运动物等行为。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是由细胞内寄生的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侵害生殖器官和淋巴系统。羊只感染常导致妊娠母羊流产、公羊睾丸炎和附睾炎等,规模奶山羊场防控净化难度较大。现就规模奶山羊场布鲁氏菌防控净化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7年3月,海南省某乡镇一村庄报告出现疑似羊布鲁氏菌病疫情。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联合调查处置组,前往该市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监测工作,监测范围覆盖疫情乡镇的8个村庄。经实验室检测,证实该镇存在羊布鲁氏菌感染。调查认为,导致此次疫情的原因很可能是养羊户非法购入了未经检疫的患病羊只,后因共同放牧、公用种羊等行为,导致疫情在该村蔓延;村民因缺乏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与病羊密切接触而被感染。针对此情况,提出了人畜隔离、建临时病羊隔离圈舍、固定放牧草场、禁止共同放牧、扑杀阳性群,以及加强检疫、监测和宣传等针对性防控建议。调查提示,严格引入动物检疫、隔离,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对于预防人畜布鲁氏菌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20年3月13日,青海省一养羊户发生一起人畜布鲁氏菌病疫情。为掌握疫病发生原因,调查疫病可能来源,评估可能传播风险,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赶赴养殖现场,通过座谈、实地查看、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认为,养羊户引进感染羊,且引进后未隔离观察就直接混群放牧可能是导致本次疫情暴发的原因。由此,建议加大排查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阳性畜;加强宣传,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牧民规范饲养和主动防范布鲁氏菌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初,湖北省某县启动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为了解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阳性场户的地理分布,对该县1 567户养羊场户分两阶段抽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c ELISA垂直试验进行检测,获知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的群体血清流行率。结果显示:该县羊布鲁氏菌病真实群体血清流行率为2.00%,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的群体血清流行率分别在0~11.16%和0.67%~25.58%之间不等;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场户74户,其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主要集中在4个乡镇,以存栏量在50只以下的养羊场户居多;不同乡镇和不同养殖规模养羊场户中的布鲁氏菌病分布情况不同。调查结果提示,应根据本底调查结果,制订净化方案,实行布鲁氏菌病区域化管理,同时加强对不同流行区域间羊群移动的检疫监管。 相似文献
18.
19.
某规模羊场的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阳性率高达25.16%,为了公共卫生安全和提高生产水平,自2012年4月起,采用检测+扑杀的方法,每月对该场羊群检测1次,隔离饲养可疑感染羊,淘汰阳性羊,至2013年4月,每月仍有阳性羊被检出。自2013年5月起,对该场群采用免疫+检测+扑杀的方法,至2014年后的检测中,均没有出现阳性羊,净化了本病,说明对于感染率较高的羊群,采用疫苗免疫是必要的。本文将净化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期望为该病的净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浙江省人布鲁氏菌病病例感染来源,探讨当前布鲁氏菌病防控重点,对存在人间病例的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开展溯源问卷调查。调查发现:2018年的98例人间病例以职业人群为主,主要为从事羊养殖、屠宰、运输和羊肉加工、销售的人群,占55.10%;人间病例流行病学相关场点以羊屠宰场为主,占33.67%;人感染的可能途径以接触、屠宰活羊为主,占63.27%;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不明的病例占44.90%,而接触的动物或其产品来源于省外、省内其他县和本县的病例分别占31.63%、15.31%和8.16%。调查认为,当前浙江省布鲁氏菌病防控的关键是对省外调入活羊的监管,应加大对违法调运活羊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快牛羊定点屠宰和牛羊肉冷链配送体系建设,协调实施畜牧兽医部门与卫生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联防联控,及时深入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共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