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几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症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非专性寄生与专性寄生两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根侵染真菌,如腐霉菌引起苗腐和猝倒病、丝核菌引起苗立枯病。专性寄生是植物微管束病原真菌,典型的象尖孢镰、黄萎轮枝孢等引起的萎蔫、枯死。土传病害本身不是单一病原造成的,通常是多种病原菌混合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7,(1)
<正>土传病害是指由土传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浸染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线虫等。其中真菌为主,分为专性寄生与非专性寄生两类。专性寄生是植物维管束病原真菌,如枯萎病、黄萎病等造成萎蔫、枯死。非专性寄生是外生的侵染真菌,如腐霉菌引起的苗腐和猝倒,丝核菌引起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3)
正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土传病害危害逐渐加重,轻者减产,重者毁棚。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根据病害危害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供广大菜农借鉴。1土传病害发生特点土传病害是由土壤中的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病原体,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如作物的菌核病、立枯病、疫病、黄萎病、根节线虫病等10余种。这些病害大部分在作物体内隐藏期较长,很少在苗期表现症状,而是在作物开花结果时发生,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温室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原因分析及主要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的,与露地栽培环境有着根本区别,温室既有利于周年生产和供应,同时也为病害发生流行提供了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多,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当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设施蔬菜大面积发展以及种植年限的增加,致使土传病害愈发严重。土传病害是一种复杂的病害,是指病原体(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等)积累造成的病害,现探索出一套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一种作物.均有利于土传病害病原菌、根结线虫及地下害虫生长和繁殖。调查发现:各种蔬菜90%以上的真菌病害的病源菌及细菌都是土壤传播的。如果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对路.将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其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土壤酸化是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土传病害严重致使农药的使用量加大,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主要蔬菜年种植面积3亿亩,其中土传病害发生面积3.5亿亩次左右,各大城市的菜区尤为严重。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随残体、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而引起的病害。病原体喜欢在酸性土壤生长繁殖,以pH5.0-6.5的土壤最适宜。蔬菜土传病害主要种类包括:蔬  相似文献   

8.
土传病害是指生活在土壤中的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线虫和病毒,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十字花科蔬菜的根肿病、菌核病、软腐病,茄果类、瓜类等作物的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番茄、黄瓜和甜(辣)椒的青枯病等。  相似文献   

9.
 许多生物如捕食性真菌、寄生性真菌、细菌、捕食性线虫、螨类、病毒等是植物线虫的拮抗生物(Dickson et al.1990),其中巴氏杆菌(Pasteuria spp.)—一种菌丝型和内生孢子型的植物线虫专性寄生细菌在温室及微小区的试验中已被证实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植物线虫生防因子,目前已在全世界200多种植物线虫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发现(Sayre, 1988),特别是寄生于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孢囊线虫、球孢囊线虫、柑橘半穿刺线虫等重要植物线虫,使农业有害线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危害植物的侵染性病害有3万多种,其中相当多的真菌和细菌病害,以及几乎所有的线虫病害是土传病害。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植物土传病害造成的损失超过500亿美元。用化学药剂防治土传病害不仅难度大、费用高,且有污染水源和破坏土壤微生物区系之弊。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蔬菜病害是影响蔬菜优质、丰产和是否能及时满足市场供应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发病的原因除有栽培管理上及生理上的问题外,大部分还是侵染性病害,如植物病毒、细菌、真菌和一些寄生线虫等。在蔬菜病害的综合防治中,除了选育抗病良种、加强管理和适时施用低毒农药外,注重探索生物防治和实行某些物理措施,已日益引起生产上的重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整作物的微生物环境,使它利于  相似文献   

12.
根际微生态防治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传真菌病害分布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且危害性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化学杀菌剂一直被认为是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重要手段,但是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加,而且还会造成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及土壤、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际微生态是与植物根系发生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土壤微域,是植物自己营造的有利于植物健康和生长的生态系统。深入探究根际微生态防治作物土传真菌病害的机制,有利于从根际微生物、环境因子、抑病物质等方面挖掘防治土传真菌病害安全高效的方法。本研究着重从土传真菌病害的危害、土传真菌病害发生的根际微生态机制及土传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防治土传真菌病害的研究及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拮抗生防细菌对土传性病害的抑菌机理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土传病害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引起土传病害的土传病原物种类很多(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它们通常侵染植物根部,引起植物根部乃至全株的病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在防治方面,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目前只对少数土传病害有效,对大多数土传病害防效甚微.由于这些原因使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整个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西峰区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我国保护地发生较为普遍的土传性病害,以根结线虫危害为主。作物发病后生长发育受损,导致或加剧枯萎病的发生,促使植株死亡。根结线虫病原物为植物寄生线虫,寄主十分广泛,大约已超过3 000多种,各种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发展设施蔬菜以来,因常年连作,病原大量积累,使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成为蔬菜设施蔬菜高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也是棚室蔬菜病虫防控工作的难点。本文针对设施蔬菜根结线虫发生规律及绿色综合防控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绿色蔬菜生产和土传性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保护地产业已成为凌源市农业主导产业,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调入种子苗木程序不规范、菜农防治土传病害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辣椒根腐病就是我县中部保护地椒类产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30%~50%,明显影响辣椒的品质和产量,给辣椒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根结线虫病是发生在蔬菜等植物上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不仅可造成30%-50%的产量损失,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的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主要品种有:甲基异柳磷、呋喃丹、丁硫克百威、杀线威、涕灭威、威百亩、溴甲烷及灭线磷、克线丹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保护地产业已成为喀左县农业主导产业,形成了"北片番茄、东片茄子、西南片黄瓜、中部椒类花卉"的作物布局。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调入种子苗木程序不规范、菜农防治土传病害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辣椒根腐病就是我县中部保护地椒类产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30%~50%,明显影响辣椒  相似文献   

19.
棚室土壤消毒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江霞 《新农业》2013,(9):27-28
近年来,设施农业中大棚茄子、黄瓜、西红柿、草莓、西瓜、甜瓜、葡萄等高效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复种指数达到200%以上,但是由于轮作倒茬困难,土壤中各种病原菌逐年积累,多种害虫在土壤中寄生,导致土传病害发生严重,成为困扰棚室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常见棚室土传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线虫病等,一般造成作物减产70%~80%,严重时甚至绝产绝收。  相似文献   

20.
熏蒸剂对土传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如何利用土壤熏蒸剂熏蒸土壤来防治土传病害。[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重点从熏蒸剂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对作物生长、产量的影响,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这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做出了探讨。[结果]文献综述结果表明,用熏蒸剂处理土壤能不同程度地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并且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整个处理期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大多呈先抑制后激活状态,而真菌大多表现为长期抑制状态)。[结论]熏蒸剂熏蒸土壤能有效防治土传病害,为今后防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