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健  付肃厚 《蚕桑通报》1995,26(4):45-46
介绍一种新的小蚕饲养技术──小蚕水缸二回育义乌市农业局吴健,楼赛庆后宅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付肃厚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研究成功了小蚕水缸二回育。所谓小蚕水缸二回育,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家...  相似文献   

2.
王晖 《中国蚕业》2005,26(1):35-36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当前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多年来我们通过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研究成功小蚕水缸二回育.所谓小蚕水缸二回育,就是因地制宜利用家庭水缸、米筛饲育小蚕,一日给桑二回,改变了以往用蚕室蚕具养小蚕和一日给桑4次的传统方法.这项技术的推广,极大地节省了养蚕设备的投入,解放了劳动力,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广大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势变化,我市自1986年春蚕期在廿三里镇何宅村进行了小蚕水缸育的试验,经过五年的总结完善,逐年推广,现已在义东区和零星蚕区的大部分农户推广应用,受到蚕农欢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小蚕水缸育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眼叶养小蚕,既能节约用工,又能使春季桑叶增产,还能早养春蚕避免春蚕后期高温逼熟,又可缓和农忙矛盾。利用芷芯芽和标准嫩叶片养小蚕,经过F检验蚕体重和小蚕遗失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在北方蚕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蚕业生产中,小蚕共育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我县推广小蚕共育后,对提高蚕茧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蚕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就如何搞好小蚕共育谈谈看法。1 小蚕共育的形式小蚕共育的形式,都必须满足小蚕共育的各方面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原蚕小蚕期技术性强,环节多,要求高,是原蚕生产中易出差错的一个阶段,由于处理不当易造成遗失蚕增加,小蚕的大面积发生,封口蚕及半蜕皮蚕增加,直接影响到原蚕制种成绩,本人根据在原蚕生产中十几年的实践,就原蚕小蚕期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1、制订规范化的操作程...  相似文献   

8.
小蚕期是蚕儿建造躯体,营养生长比较旺盛的时期,又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生理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何创造有利条件,满足小蚕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养好小蚕的关键。小蚕共育便是养好小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小蚕饲育箱能有效地控制饲育小蚕所需要的温湿度,适应农村千家万户养蚕的需要、其特点是使用方便、省工,有利于蚕种补催青。小蚕饲育箱养小蚕技术要点: 1 饲育箱的消毒:在养蚕前后,将饲养箱洗净,在太阳下打开饲育箱门曝晒后用1%漂白粉液喷洒消毒,然后与大蚕室、蚕具一起用毒消散或硫磺熏蒸。  相似文献   

10.
我区蚕农多睡土炕,寒天可以加温取暖.小蚕炕床育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利用烧火时的烟热通过其弯曲的烟道,发散热量加温.四周和顶部作简易的墙、天花板室门,也可用塑料薄膜围起来,其容积小,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强,用它来饲养小蚕,不仅温度容易调节,且加温时,不会产生煤气等不良气体,有利于蚕儿的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保持桑叶新鲜,使蚕儿充分饱食,增强体质,增产蚕茧,节省劳力与加温燃料,也改善了饲养人员的环境条件.所以广大蚕农认为是养好小蚕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蚕饲育专业化,可以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养好小蚕,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确保蚕茧稳产高产。饲养小蚕所需房屋用具和劳力比饲养大蚕少得多,因此,小蚕专业饲育,一般都能办到。我县现有小蚕专业共育室590个,基本上是一个大队一个,有固定的小蚕饲养队伍2千多人,承担着全县每批1万余张种的小蚕饲养任务,初步实现了全县小蚕饲育专业化,改变了过去蚕茧张产低而不稳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县春蚕张产接近80斤,夏秋蚕张产在50斤以上,比小蚕  相似文献   

12.
原蚕小蚕共育的生产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小蚕共育已规模性的遍及各大蚕区,但原蚕饲育实行小蚕共育的时间并不长.我场自2005年开始试行小蚕共育取得成功后,并逐渐在所有原蚕区推广实行原蚕小蚕共育,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笔者从蚕室、蚕具的准备、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在蚕的饲养时期中,1~3龄小蚕期饲养好了,蚕体强健,发育整齐,眠起齐一、病弱蚕淘汰少,到大蚕期就能增加对不良环境和病原的抵抗力。所以,养好小蚕是获取蚕茧产量高、茧质优的关键。目前小蚕饲养技术,因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技术基础差异,在技术措施上存在一定特色。在台州,广大蚕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于台州地区小蚕饲养的技术模式。现介绍如下。1适时、无伤害收蚁1.1收蚁前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少受病原感染,保证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养蚕技术。它是一种全新养蚕技术,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  相似文献   

17.
小蚕托养共育是小蚕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小蚕托养共育具有确保小蚕共育用叶叶质、提高小蚕质量、减少共育室劳动力投人等作用,能更好地解决当前专业化共育室叶质下降和请工难的矛盾。采用小蚕托养,可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小蚕叠式蚕台育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采用叠式蚕台进行小蚕共育,蚕具专用,能提高共育室的有效容量和共育质量。从1991年春季起,几年来相继在许河、许乐、丁河、高中等10个村推广,效果良好。现把我镇推广使用的情况介绍于后。一、小蚕叠式蚕台育的好处通过几年来的推广使用,小蚕叠式蚕台育与普通育比较,有三点好处:1.增加了共育室的有效容量。根据对比,使用叠式蚕台能使有效容量增加一倍,育种数量也相应增加一倍。这样,可提高集中  相似文献   

19.
塑料编织布小蚕活动式蚕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新研制的小蚕活动式蚕台,使用方便、保温、保湿性能好,成本低,蚕室利用率高,容易消毒,是小蚕饲养的适宜蚕具.为了促进我区小蚕共育的发展,现把蚕台的构造、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江苏省随着蚕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即由过去的集体共育转变为各种规模的专业小蚕共育(饲养小蚕到四龄饷食后发售小蚕)及专业户、重点户兼行小蚕共育等形式,为农村分户养蚕解决了小蚕饲养的困难,并对蚕作安全起到明显的保证作用。为了适应小蚕共育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就小蚕饲育技术标准化问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