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SCAR引物862对288份黄瓜自交系进行黑斑病抗性检测,结果有32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6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对76份田间表现感病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4份材料具有抗病带,符合率达94.74%.在育种应用中,可先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黑斑病资源的获得,为进行抗黑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瓜种质材料抗褐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在温室鉴定了20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对褐斑病菌071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高度抗病材料,1份抗性材料,中抗材料1份,而其它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说明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蕴藏着对改良黄瓜品种抗病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3.
黄瓜褐斑病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对34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褐斑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5份高度抗褐斑病资源、2份抗病资源、3份中抗资源,其余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资源。鉴定结果说明现有黄瓜种质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黄瓜褐斑病抗性基因。通过对高抗/高感亲本杂交F1、F2代及回交世代的抗病性分离观察表明,符合孟德尔的1∶2∶1和1∶1的分离规律,认为抗病性由1对单隐性基因控制,感病相对于抗病为不完全显性。研究结果对黄瓜抗褐斑病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秦蕾  梁燕  默宁  张洋  赵贵叶 《中国蔬菜》2017,1(10):44-50
对来源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的5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田间抗性调查。结果显示,各种质病情指数在17.04~75.56之间,有14份种质田间表现出了TMV抗性。各种质抗性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略向感病区域偏离。将筛选出的14份抗病材料和7份感病材料进行TMV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21份种质的病情指数在6.28~65.48之间,获得抗病材料15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MV田间成株自然发病病情指数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r=0.789,呈极显著相关。结合田间抗性调查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利用12对与L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3份TMV抗病种质进行分子鉴定,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分子标记。抗TMV辣椒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以西瓜为试材,采用2种鉴定方法研究了18份种质资源的枯萎病抗性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中没有西瓜枯萎病免疫的品种。苗期人工接种法鉴定出高抗西瓜枯萎病材料9份,占参试材料50%;抗病材料1份,感病材料4份,高感病材料4份。其中高抗材料中K1和K4死苗率最低为2%,比高抗对照品种Sugarlee死苗率低。用分子鉴定的方法鉴定出抗病材料6份。苗期田间接种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吻合率达到66.67%。  相似文献   

6.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3):13-17
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菜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法,对20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炭疽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有7份材料为高抗材料;2份材料为抗病材料;1份材料为中抗材料,其余的材料为感病材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萝卜黑腐病菌株在42份萝卜种质资源苗期喷雾接种筛选获得6份抗病材料,18份中抗材料;萝卜块离体接种黑腐病菌株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2份中抗材料。利用萝卜黑斑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于离体叶片,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1份抗病材料,6份中抗材料。利用已知的根肿病4号生理小种从13份高代自交系中筛选获得2份感病备选材料,4份抗病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9.
吴之涛  李卓  张莉 《北方园艺》2016,(11):119-122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室内苗期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和田间土壤接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市场销售的23个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室内鉴定试验中,高抗品种3个,占13.0%;抗病品种5个,占21.7%;中抗品种9个,占39.1%;感病品种6个,占26.1%。田间鉴定试验中,高抗品种2个,占8.7%;抗病品种8个,占34.8%;中抗品种10个,占43.5%;感病品种3个,占13.0%。试验表明,供试的23个黄瓜品种中有10个品种属于高抗或抗病,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湖北长阳山区萝卜根肿病抗性鉴定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阳山区是湖北高山地区主要的根肿病病区。以100份萝卜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在长阳胡家坪和火烧坪进行根肿病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和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综合成株期和苗期鉴定结果,筛选出抗根肿病种质资源13份,其中白皮萝卜8份(富源1号、华绿8号萝卜、重庆冰糖圆白、春不老、玉堂春、汉白玉、春玉和短叶13号),红皮萝卜3份(红罐、南京红和大红袍),绿皮萝卜2份(灌糖青和德日2号)。利用长阳火烧坪根肿病病圃田间鉴定了155个萝卜杂交组合,筛选出抗根肿病优良组合3个。  相似文献   

11.
利用EST-SSR引物CSFR33对231份黄瓜资源进行抗病性检测,有109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0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3.3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可以大大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病资源的获得可为抗褐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黑斑病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适应黄瓜抗病育种的需要,对黄瓜黑斑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于黄瓜幼苗1~2片真叶期时,采用分生孢子浓度为1×107~2×107个?mL-1的悬浮液喷雾接种,以叶面不形成水滴为度,接种温度22 ℃左右,黑暗保湿48 h|接种后幼苗置于培养箱中,白天28~30 ℃、夜间20 ℃,13 h光照/11 h黑暗,前48 h温度为22 ℃左右、相对湿度为100%|以后仅夜间保湿,5~15 d调查发病情况。利用该方法筛选出10份高抗材料,8份中抗材料,以及2个高抗品种D9和W3,4个抗病品种3-1、LW11、BA74和A8674。  相似文献   

13.
采用苗期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17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和黑星病多抗抗源鉴定、筛选。通过对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5336,rb=0.995109,rc=0.989269,rd=0.987827),充分说明复合接种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黄瓜种质资源对上述4种病害的多抗性筛选。在复合接种条件下,5份自交系高抗枯萎病,9份高抗白粉病,3份高抗褐斑病,1份高抗黑星病。其中Q6对4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达到高度抗病级;XL6-1-2、66和A18-2-1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褐斑病,与田间抗病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大蒜紫斑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燕  程智慧  程晓兰  王一  牛青 《园艺学报》2009,36(5):763-770
 以G087 (抗病) 、G064 (中抗) 、G073 (感病) 大蒜为鉴别品种, 对大蒜紫斑病的侵染途径, 抗性鉴定的接种叶龄、接种浓度、接种部位, 接种后培养温度及调查时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期紫斑病菌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均可浸染大蒜植株, 而花芽鳞芽分化期只可通过伤口侵入。抗病性鉴定最适接种叶龄为5叶期; 最适接种浓度为1 ×106个·mL - 1 ; 离体接种法较活体接种法更简便快捷。离体接种鉴定时, 叶面接种和叶背接种鉴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接种后最适培养温度为21 ℃; 最适调查时期为接种后第6天。以G057 (抗病) 、G103 (中抗) 、G083 (感病) 大蒜为验证品种, 离体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大蒜紫斑病抗病性鉴定方法可行, 能如实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诱导接种和挑战接种,探讨通过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诱导后,黄瓜对霜霉病和角斑病的交互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黄瓜植株经角斑病菌诱导接种后可以产生对霜霉病、角斑病的交互保护作用,对霜霉病的交互保护防效最高可达97.14 %,对角斑病的防效可达59.08 %。同时经亲和病原菌诱导后,寄主叶片中有大量木质素沉积,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提高,增强了寄主的抗病性。亲和病原菌可以诱导寄主产生广谱抗病性,不仅对该病原菌引起的病害,而且可以对其他病原菌引起的病害产生交互保护作用,并且诱导的交互保护作用与诱导间隔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德友  钱春桃  陈劲枫 《园艺学报》2011,38(12):2281-2285
 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通过对黄瓜—酸黄瓜种间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抗南方根结线虫鉴定、形态学观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出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s-10-1。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渐渗系ILs-10-1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现稳定;田间农艺性状和形态学观测发现,其具有小叶、短果、棕色瘤刺、多分枝的特点,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30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的1对引物SSR18648,能够在渐渗系ILs-10-1中稳定重复地扩增出野生亲本酸黄瓜的特异DNA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渐渗系ILs-10-1为野生黄瓜与栽培黄瓜发生渐渗杂交的种间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甜瓜枯萎病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孢子不同接种浓度(1×10(5)、1×10(6)、1×10(7)个·mL(-1))和接种苗龄(子叶期、2叶1心期、4叶1心期)对甜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10(6)个.mL孢子液浓度,在2叶1心期进行接种鉴定效果较好,最...  相似文献   

18.
四川主要辣椒栽培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四川省主栽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室内苗期接种(6~8 片真叶期)、移栽大田后接种(分枝期)和病圃试验(结果期)3 种方法对四川省主栽的56 个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 个辣椒品种采用3 种鉴定方法均对疫病具有抗性,18 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其余品种由于接种时期和栽培环境不同抗性类型发生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能更准确地反映辣椒在田间的真实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