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源1号(苦仁)和早丰2号(甜仁)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绿源农业产业科技开发中心从普通山杏芽变优系中选育出的两个仁用杏新品种,经过6年的栽培试验,其适应性、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其他山杏品种.  相似文献   

2.
《农村新技术》2003,(8):9-10
绿源1号(苦仁)和绿源2号(甜仁)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绿源农林产业科技开发中心从普通山杏芽变优系中选育出的两个仁用杏新品种,其适应性、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其他山杏品种.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特性 1.物候期.在山西太原地区,3月下旬花芽膨大;4月上旬进入盛花期,花期持续5~7天;6月中旬果实成熟,生育期70天左右;落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扬油1号(原408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于1976年用(杂67×米达斯)作母本、(杂67×华油632)作父本进行复式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新品种。1986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在淮南地区推广种植。 产量表现 扬油1号于1981~1983年参加扬州市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177.6公斤,比宁油7号增产18.6%,居首位。1983~1985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江门地区春季丝瓜品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的问题,对新引进的丝瓜品种夏胜1号和绿源2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夏胜1号和绿源2号适宜本地栽培,产量比对照品种雅绿二号增产显著,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以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1抗性极强,适应范围广 薄壳一号甜仁山杏树种不择土壤,在沙壤土、轻壤土和轻盐碱地中均能良好生长;其根系穿透力强,在无灌溉条件、年降水350毫米的地区亦能正常生长,结果;在无霜期百天,有效积温1 850℃的地方皆可栽植,可抗43.9-39.60℃的极度高低温;花期较其它山杏晚5~7天,且能抗-6.90℃的花期冻害,故而能连年丰产.由于其抗性强、效益高,目前栽植南至贵州都匀,西至新疆伊宁,北至黑龙江的龙江县,已纵横全国东西南北十五个省区.  相似文献   

7.
从兰州引进67个紫斑牡丹品种,通过物候期及相关性状的观测,结果显示引种的紫斑牡丹在洛阳地区的萌发期为2月下旬,3月5—18日是紫斑牡丹现蕾主要时期;4月12日进入初花期,4月18日左右进入盛花期,4月23日左右进入谢花期;紫斑牡丹的群体花期为4月12—27日,群体初花期到来之后,3~5d内进入盛花期,由盛花期到群体谢花期一般经历5d左右。试验筛选出切花品种6个,推广型品种4个。  相似文献   

8.
2006~2007年,笔者利用漳浦县种子公司从韩国农友BIO株式会社引进的绿源1号甘蓝在漳浦县赤岭畲族乡土楼场水田片、漳浦县石榴镇田寮村高陂顶水田片进行秋季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解决了漳浦县没有既较耐热又较耐寒的甘蓝品种问题。现就绿源1号甘蓝新品种在漳浦县秋季栽培的表现和栽培技术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肥东县劳动力紧缺和缺水易旱等因素常使一季中稻秧龄过长而造成减产的现状,于2007年选用当地3个主栽中稻品种,设计了6个不同播期,进行双因子试验。试验表明,新两优6号以秧龄30d5(月1日播种)、35d(4月26日播种)单产较高;丰两优1号以40d秧龄4(月21日播种)单产较高;天协一号以30d秧龄(5月1日播种)、35d秧龄(4月26日播种)单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2结果与分析2.1物候期观测仁用大扁杏龙王帽品种在朝阳地区,4月上旬花芽开始膨大,4月中旬开花,开花后很快进入盛花期,花期7天左右。4月末5月初芽萌发,为坐果期。5月下旬硬核,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生育期80天左右,10月中旬落叶,全年生长发育期200天左右。大扁杏果实成熟早,树体营养积累时期长,如加强肥、水管理,结果无明显大小年之  相似文献   

11.
湘北平湖区早稻直播品种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湘北平湖区早稻15个品种(组合)的直播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株两优819、陆两优996和常规稻品种硕丰2号、创丰1号较适合于湘北地区早稻直播;最佳直播期在4月4日左右;杂交早稻组合直播耐寒性比常规稻强.  相似文献   

12.
<正>为探讨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品种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群体特性的影响,以纪元1号(早熟品种)、郑单958(中熟品种)及农大108(晚熟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8~200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庄试验站设置3个播期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的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平均每推迟1天全生育期缩短0.2~0.6天;从早熟到晚熟品种夏玉米生育期缩短表现出加剧的趋势。随播期  相似文献   

13.
豫花 1 6号是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性 ,且适合麦油两熟种植的大果花生新品种。 1 997~ 1 999年 2 4点次试验 ,平均籽仁产量 30 2 2 .8kg/hm2 ,比对照品种豫花 1号增产 1 5 .67% ;籽仁蛋白质含量 2 4 .0 9% ,脂肪含量 5 3.72 % ;生育期 1 1 0~ 1 2 0天 ,百果重 2 1 7g ,百仁重 91 .0 g ,出米率 71 .4%。  相似文献   

14.
<正>1.潍花11号潍花11号是潍坊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果大仁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2012年6月通过了山东省新品种审定。潍花11号属早熟大花生品种,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主茎高45.9厘米,侧枝长53.8厘米,总分枝8.6条,结实枝6.9条,叶片较大,苗势强,连续开花。结果整齐,荚果普通型,籽仁长椭圆形,外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浅黄色,百果重258克,百仁重115克,公  相似文献   

15.
1甘葵三号的来源甘葵三号(原代号9702)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以黑龙江省地方品种黑老鸹嘴为母本,以该所选育的食用型品种8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食用型向日葵,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无分枝、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商品性好,适于炒货。通过2002~2003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85kg,比对照品种甘葵一号增产14%以上。该品种株高246cm,茎粗2.7cm,叶数33片左右,无分枝。花粉量大,亲和力好,结实率高,粒型锥形,百粒重17.7g;籽仁蛋…  相似文献   

16.
1 抗性极强,适应范围广 薄壳一号甜仁山杏树种不择土壤,在沙壤土、轻壤土和轻盐碱地中均能良好生长;其根系穿透力强,在无灌溉条件、年降水350毫米的地区亦能正常生长、结果;在无霜期百天,有效积温1850℃的地方皆可栽植,可抗43.9~-39.60℃的极度高低温;花期较其它山杏晚5~7天,且能抗-6.90℃的花期冻害,故而能连年丰产。由于其抗性强、效益高,目前栽植南至贵州都匀,西至新疆伊宁,北至黑龙江的龙江县,已纵横全国东西南北十五个省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绿源二号丝瓜该品种系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为粤审菜2014012。1.特征特性绿源二号丝瓜为长条系列有棱丝瓜杂交一代品种。丰产性好,品质良,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为58天、秋季为40天,延续采收期春季41天、秋季36天,全生育期春季99天、秋季76天;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春季6.3节、秋季13.2节,第1个瓜坐瓜节位春季10.2  相似文献   

18.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1%和0.072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9.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和记载 笔者2004年4月17日将市种子管理站选送的9个棉花品种(组合)正式下种育苗,其中对照品种为中棉29,由四家选送,试验品种8个,并对种子进行编号:001~008,试验面积1 800平方米,分别于4月17日和4月19日两天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20.
鲁棉研25号(鲁8 H7)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最新选育的抗虫杂交棉.该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强,抗虫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前景.鲁棉研25号于2000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预备试验,2001~2002年通过了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2~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试;2004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生产试验和山东省棉花生产试验;2004年12月25日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有效区域为山东省、江苏省(不含徐州地区);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