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多种培养基对舟山沿海潮间带底泥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的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分离放线菌、MR2A培养基分离细菌的效果较好,从7个采样点分离到的484株菌株中,82株为放线菌,331株为真菌,71株为细菌;其中154株菌株(31.8%)具有抗菌活性,有部分菌株有较广的抗菌谱和强抗菌活性,拮抗菌株主要以抗革兰氏阳性菌为主(74.6%),抗革兰氏阴性菌(40.3%)和抗真菌(35.4%)的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现特殊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资源,对青海湖土壤以及青藏高原的一个大型真菌进行微生物菌种分离,对部分菌株发酵提取物采用平板检测法进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共发现49株菌株,其中1株放线菌和5株真菌的发酵液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微生物资源具有发掘新结构抗生素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西岛内港采集沉积物,采用自然风干后,湿热60℃、处理10 min的预处理方法,稀释涂布于GA培养基上,成功地分离得到44株海洋源的放线菌。经初步形态显微观察判断,其中18株为链霉菌,26株为非链霉菌,链霉菌中以小单孢菌为主。18株链霉菌抗香蕉枯萎病测试结果显示,菌株090314表现出一定的抗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活性。  相似文献   

4.
辣木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辣木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ly14,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掷孢酵母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该菌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对温度、pH及紫外线照射有较强的稳定性;ly14代谢物的理化特性表明,抗菌物质为极性酸性化合物,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276nm处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活性肽的分离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林蛙毁双髓,置冰浴中迅速剥皮,冲洗血污后粉碎,经80%甲醇抽提2次;再经sephadex G-100、sephadex G-25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从林蛙皮肤中分离获得5种小分子多肽。抗菌活性试验表明:经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获得的小分子多肽洗脱峰第6峰,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DS-PAGE电泳表明为单一区带,此抗菌活性多肽的相对分子量为4.31ku。  相似文献   

7.
长裙竹荪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裙竹荪发酵液为材料,采用圆形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长裙竹荪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长裙竹荪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制圈宽度分别为2.0、2.3、4.0 mm;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制圈宽度分别为3.0、3.8 mm。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红色面包霉和枇杷炭疽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两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最低抑制率分别为41.50%和33.87%,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供试真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艾比湖湿地可培养黏细菌多样性及该地区黏细菌菌株对病原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通过传统的黏细菌分离方法对采自艾比湖湿地15份样品中的黏细菌进行分离,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分析其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采集的15份样品中共分离纯化出22株疑似菌株,经...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薏苡种仁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禾本科黍亚科蜀黍族薏苡种仁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菌饼法筛选其抗菌活性。通过5.8 S ITS 分子系统学鉴定菌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鉴定菌种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次的生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分离共获得23株薏苡种仁内生真菌,其中,有弯孢霉属、链格孢属、砖孢属、茎点霉属、灰软盘菌属、稻黑孢属、玉蜀黍赤霉属、曲霉属及其他真菌。57%的菌株至少对测试菌株中的1种具有抗菌活性,且 GZR19号菌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鉴定为1种茎点霉(Phoma sp .),其发酵液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该色谱条件下主要有4种物质含量较高,其中可能存在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粘细菌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多细胞行为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丰富,多样,新颖的生物活性,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兔粪诱导的方法,对内蒙古贺兰山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粘细菌(H-1)进行了子实体和菌落形态学的初步观察、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抗细菌与抗真菌的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与黄色粘球菌相似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序列与黄色粘球菌的16S rDNA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说明该菌株为黄色粘球菌.抗菌活性表明,H-1菌株具有明显的抗大肠杆菌活性,也具有一定的抗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该菌株对酿酒酵母、马铃薯晚疫病菌和核盘菌等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黑痣病菌无明显抗性.该工作的完成为内蒙古地区粘细菌的深入研究及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连海区潮间带海藻附生真菌的抗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2、2003年从大连黑石礁海区潮间带采到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礁膜Monostroma sp.、石莼Ulua lactuca等10种海藻表面分离得到99株真菌,用7种细菌和3种真菌作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活性检测,获得拮抗真菌31株,占总测试菌株的31.3%。不同时间、不同海藻拮抗真菌的分离比例差异很大。拮抗真菌的抗细菌比例高于抗真菌比例,且对海洋细菌和陆生细菌均有作用,3株拮抗真菌可抑制对虾黑鳃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22株拮抗真菌属于青霉属。  相似文献   

12.
13.
初步研究了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样放线菌。用改良HV培养基分离放线菌,对9株放线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1株为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相似性97%;8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相似性96%~99%。抗菌活性检测发现,链霉菌C2对3株供试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8.5~12 mm;链霉菌C12对5株供试细菌具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17~20 mm。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为稀有放线菌,链霉菌为优势放线菌;C2和C12相比,C2抑菌作用弱,C12抑菌作用强,C12抑菌谱更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4种真菌分离培养基对马氏珠母贝共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D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共附生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琼脂扩散法,以4种常见的致病细菌为指示菌,对其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从马氏珠母贝分离鉴定共附生真菌14株,其中5株为青霉属、占35.71%,4株为枝孢属、占28.57%,另有菌株P14713可能为新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有5株菌具有抗菌活性,其中青霉属3株,枝孢属和毛孢子属各1株。  相似文献   

15.
舟山海域黑鲷标志放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006年分别采用金属线码标记、荧光色素可见式标记(荧光标记)和挂牌标记三种方法,在舟山海域进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标志放流试验,三年内共放流标志黑鲷17 616尾,平均体长131.9 mm,平均体重46.46 g.结果表明:挂牌标记的死亡率和脱标率最高,荧光和挂牌标志鱼只获得当年回收,回捕率分别为0.16 %和0.64 %,没有捕获金属线码标志鱼,说明在开放性的水域,总体回捕结果不佳,金属线码标记法不适合黑鲷放流;标志黑鲷移动范围不大,最远不超过15海里,栖息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标志鱼放流后2个月左右生长缓慢,此后生长加快.本试验基本达到标志放流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舟山海域黑鲷标志放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006年分别采用金属线码标记、荧光色素可见式标记(荧光标记)和挂牌标记三种方法,在舟山海域进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标志放流试验,三年内共放流标志黑鲷17 616尾,平均体长131.9 mm,平均体重46.46 g.结果表明:挂牌标记的死亡率和脱标率最高,荧光和挂牌标志鱼只获得当年回收,回捕率分别为0.16 %和0.64 %,没有捕获金属线码标志鱼,说明在开放性的水域,总体回捕结果不佳,金属线码标记法不适合黑鲷放流;标志黑鲷移动范围不大,最远不超过15海里,栖息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标志鱼放流后2个月左右生长缓慢,此后生长加快.本试验基本达到标志放流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杜仲内生细菌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利用稀释涂布法对杜仲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以小麦赤霉病菌为指示菌,对杜仲内生细菌进行了对峙培养和盆栽防效等研究;通过分子鉴定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深入探讨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杜仲中共分离获得104株内生细菌,其中内生细菌DZSG09、DZSJ16、DZSG23对小麦赤霉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DZSG23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9.04%;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ZSG2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接种小麦赤霉病菌第10天,DZSG23处理组的防治效果达到40.89%;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DZSG23为芽孢杆菌属微生物,显微观察发现其可引起小麦赤霉病菌菌丝膨大、畸形;且DZSG23菌株的菌悬液、次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较低,但致畸作用较明显,DZSG23菌悬液(1×106 CFU·mL-1)和次级代谢产物(10 mg·mL-1)处理36 h,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畸形率分别达到57.70%和36.67%,均能造成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膨大、畸形,导致芽管肿胀、扭曲。本研究结果为拮抗菌株DZSG23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硇洲岛春季底栖海藻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5年的3—5月,对硇洲岛有代表性的大浪、谭井、存亮潮间带进行底栖海藻资源调查。分析了各地区春季不同月份藻类的种群结构和平均生物量变化,总结了各藻的生态分布区域。共得定性标本56属87种,其中蓝藻类3属4种,绿藻类14属27种,红藻类32属44种,褐藻类7属12种。其中谭井的种类最多,其次是大浪,存亮的最少。各地均以红藻为主,其次是绿藻、褐藻,蓝藻最少。种类的数量和分布具有月份上的差异。各地的平均生物量3月份以谭井的最多,4月份大浪的最多,5月份存亮的最多。潮间带海藻的生态分布区以中、低潮带为主。  相似文献   

19.
硇洲岛春季底栖海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的3—5月,对硇洲岛有代表性的大浪、谭井、存亮潮间带进行底栖海藻资源调查。分析了各地区春季不同月份藻类的种群结构和平均生物量变化,总结了各藻的生态分布区域。共得定性标本56属87种,其中蓝藻类3属4种,绿藻类14属27种,红藻类32属44种,褐藻类7属12种。其中谭井的种类最多,其次是大浪,存亮的最少。各地均以红藻为主,其次是绿藻、褐藻,蓝藻最少。种类的数量和分布具有月份上的差异。各地的平均生物量3月份以谭井的最多,4月份大浪的最多,5月份存亮的最多。潮间带海藻的生态分布区以中、低潮带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