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噬菌蛭弧菌BDF-H16长期简易保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使用自来水双层检测法与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的保护液、保藏温度和保藏载体的选择对蛭弧菌长期保藏的影响,以及对优化保藏条件下的蛭弧菌复苏率和复苏蛭弧菌的噬菌能力检测,并且对保藏期限内宿主菌的存活情况与蛭弧菌的存活情况的相互影响做了首次的报道。结果表明:以1/100NB等低营养液体为保护液、琼脂为载体、加入适量宿主菌于4qc,蛭弧菌保存可达2年以上,保存期内蛭弧菌的复苏率和出斑数目较对照组都有极其显著的提高(P〈0.01)。宿主菌与蛭弧菌浓度在保藏期内呈下降趋势,在宿主菌浓度下降到10^6 cfu/mL之前,蛭弧菌浓度下降至10^3 pfu/mL;在宿主菌的浓度下降到10^4 cfu/mL之后,蛭弧菌的数目下降至1.0×10^2 pfu/mL。实验结束时,二元保藏中宿主菌/蛭弧菌浓度比保持在10^4/10^2。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对池塘水中细菌总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池塘水中加入噬菌蛭弧菌,30d后试验组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数量从最初的1.7×104pfu/mL上升到2.6×104pfu/mL,细菌总数由最初的5.7×106cfu/mL下降到1.4×105cfu/mL;对照组水中的细菌总数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池塘水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可以导致细菌总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在罗非鱼养殖生产中的防病效果。[方法]向罗非鱼养殖池泼洒不同浓度的噬菌蛭弧菌或光合细商,观察1个生产周期内养殖池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变化及罗非鱼的发病情况和产量。[结果]噬菌蛭弧菌用量在5×10^7PFU/m^3以下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减少幅度越来越明显,罗非鱼因细菌痛导致的死亡也明显减少,产量明显提高;噬菌蛭弧菌与光合细菌配合使用的效果更好;单用光合细菌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减少幅度较小,发生较严重的细菌病,不能达到防病的效果。[结论]在罗非鱼养殖生产中,噬菌蛭弧茵的使用量为5×10^7PFU/m^3即可达到预防细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进行噬菌蛭弧菌预防和治疗斑点叉尾鮰回细菌性败血病试验,结果:在试验水体中加入嗜水气单胞菌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感染,同时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当水中的噬菌蛭弧菌浓度达到10^5个/ml以上时有预防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效果;采用背肌注射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鮰回进行感染,然后在水体中加入噬菌蛭弧菌,结果试验鱼全部死亡,说明噬菌蛭弧菌不能起到治疗斑点叉尾鮰败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噬菌蛭弧菌Bd-9五种保藏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的不同保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保藏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种保藏方法中以冷冻干燥法保藏效果最好,21个月的复活率为100%,其次为4℃营养肉汤液保藏法和-20℃甘油保藏法,17个月复活率均为67%。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固定化,制备得到噬菌蛭弧菌颗粒。以噬菌蛭弧菌活菌数为考核指标,优化噬菌蛭弧菌固定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评价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玉米油浓度、包埋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交联时间对噬菌蛭弧菌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载体配方优化因素的海藻酸钠浓度和玉米油浓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氯化钙浓度和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影响不显著;作为过程优化因素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搅拌时间和交联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6.5%、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50%、玉米油浓度4.5%、包埋温度47.5℃、搅拌时间40min、搅拌速度450r/min和交联时间36h的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蛭弧菌颗粒活菌数对数值达到7.51。本方法经济、安全、保存效能好,适合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噬菌蛭弧菌是美国科学家Stolp和Starr1963年发现的一种小型寄生性革兰氏阴性细菌。噬菌蛭弧菌的细胞呈弧状,具有单极生鞭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具有独特的双相生活周期,一相是在宿主细胞外的自由游动阶段,另一相是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繁殖阶段。噬菌蛭弧菌这种奇特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1967年李明典首次在国内介绍了噬菌蛭弧菌,1981年司稚东进行了国内噬菌蛭弧菌华东地区的分布和分离研究,随后又进行了噬菌蛭弧菌在卫生、水质方面的研究。但1997年后,国内这方面研究日趋减少,因此,本文将国外近年有关噬菌蛭弧菌的研究进行…  相似文献   

8.
体外试验表明,噬菌蛭弧菌BD57能够裂解K88大肠杆菌、K99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分别用107、105 PFU/mL浓度噬菌蛭弧菌BD57治疗人工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小鼠,小鼠存活率分别为90%、80%,未治疗组存活率仅为50%.表明噬菌蛭弧菌BD57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蛭弧菌游泳体和蛭质体按1:1 比例混合制备的蛭弧菌混合体作为微生物制剂用于三文鱼生鱼片的制 作过程将加工初洗时的生鲜原料浸渍于蛭弧菌混合体中并对操作台加工车间和工具进行擦涂结果表明蛭弧 菌混合体菌液浓度达103 PFU/mL 时菌落总数和致病菌的残留率均为0,其浓度大于10 PFU/mL,对操作台等擦涂 量大于10 mL/m2时,菌落总数在1 h后残留率不到0.1%致病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身呈弥漫性出血的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脏、腹水和肾脏中分离到3株菌落形态相同的优势菌,取菌株L一59231通过注射(菌液浓度分别为4×10^8、5×10^7cfu/mL,剂量0.1mL/尾)、灌喂(4×10^6cfu/mL,0.5mL/尾)和创伤浸泡(4.7×10^5cfu/mL)三种途径对大菱鲆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途径均可造成大菱鲆的发病,灌喂感染和创伤浸泡对试验鱼的感染率为100%和57.1%,未发现死亡;注射感染的死亡率分别为100%和71.4%。药敏试验表明,庆大霉索、四环索、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对L-59231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阴性,V—P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阳性。根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所描述的弧菌属的生理生化特性,综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rRNA基因序列等试验结果,可将L-59231菌株鉴定为创伤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