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对83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和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COPD组)进行血清PCT和CRP检测,并对AECOPD组进行胸片检查。(1)比较AECOPD组治疗前后以及AECOPD组与COPD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2)比较合并和不合并肺炎AECOPD患者上述两项指标;(3)对AECOPD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 a,比较出院后3个月内和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1 a内急性加重1次和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之间治疗前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治疗前,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COPD组(P<0.01);治疗后AECOPD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CRP水平仍高于COPD组(P<0.01),PCT水平与CO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肺炎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不合并肺炎组(P<0.01),出院后3个月内加重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高于3个月后急性加重患者(P<0.01),1 a内急性加重>1次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高于急性加重1次患者(P<0.01)。结论 PCT、CRP可能参与AECOPD发生的病理过程,两种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对于AECOPD诊断、病情判断及短期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清金畅肺饮,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PaCO2、CR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升高PaO2(P<0.01~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升高FVC、FEV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畅肺饮治疗COPD临床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气道炎症以达到改善气流受限有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选用抗菌药物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将9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依据PCT质量浓度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则根据临床表现及抗生素治疗指南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疗效、抗菌药物构成比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 两组近期、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构成比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指导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疗程、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AECOPD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调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不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量、肺总量、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和St George呼吸疾病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联合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治疗可有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炎症状态、病情、生活质量和提高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选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B组,其中A组27例,B组2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保持气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3~4喷/d(0.05~0.1 mg)吸入;B组给予甲泼尼龙40 mg/次静点,2次/d,连用7 d后给予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咳嗽、咳痰、喘息及肺部哮鸣音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并且两组治疗上述情况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必可酮气雾剂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灯盏细辛)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n=32)及常规组(n=24),常规组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注射液20~3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14 d为一疗程。结果: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Hc=4.1284,P<0.05)。治疗组患者的缺氧状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较常规组明显。结论:灯盏花注射液(灯盏细辛)能较好地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调查2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优,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之相当。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浆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及治疗干预后的水平,探讨SP-D浓度在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50例COPD患者为实验组,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浆SP-D浓度并进行比较。150例COPD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急性加重组(急性加重期)80例及稳定组(稳定期)7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SP-D浓度;急性加重组及稳定组COPD患者分为Ⅰ~Ⅳ级,比较不同疾病程度患者血浆SP-D浓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血浆SP-D浓度及BODE指数(B-体质指数,O-气流阻塞程度,D-呼吸困难,E-运动能力即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实验组血浆SP-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浆SP-D浓度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血浆SP-D浓度均随COPD分级增加而上升(P0.01),急性加重期不同级别患者血浆SP-D浓度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150例实验组患者实际随访145例,治疗后血浆SP-D浓度与BODE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COPD患者血浆SP-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血浆SP-D浓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级别、治疗及预后情况显著相关,可作为综合判断COPD患者诊治和预后情况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25例行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治疗20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和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AI、gG含量较治疗前增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NK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8^+、CD4^+/CD8^+、NK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入院时细胞因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的差异,为两者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SFTS患者34例(A组)、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9例(B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入院时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①A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B组(P<0.05),且2组PLT均低于正常范围;B组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A组(P<0.05).②B组PCT、CRP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A组PCT仅个别病例升高;B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均明显高于A组(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均升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YM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ROC曲线分析显示,SFTS患者WBC、NEUT、PCT、CRP、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结论:在SFTS与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初期,患者血液中PCT、CRP、WBC、NEUT、PLT、NLR、RDW、FIB水平存在差异,且WBC、NEUT、PCT、CRP、NLR对两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提高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阿奇霉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服药指导、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同时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急性加重次数为(0.5±0.3)次,住院时间为(12.4±4.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0±0.8)次和(16.0±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阿奇霉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230例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给予罗红霉素片0.15 g,Bid,加氨溴索口服液10 ml,Tid;对照组(110例)单用罗红霉素片0.15 g,Bi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8%,细菌清除率93.9%;对照组有效率77.3%,细菌清除率57.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3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祛痰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合静滴呼吸兴奋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检测对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意义。方法将73例AECOPD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40例)和无细菌感染组(33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将血清sTREM-1水平检测结果与痰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有细菌感染组和无细菌感染组的血清sTRE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细菌感染组的血清sTREM-1水平也显著高于无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检测细菌感染与血清sTREM-1水平鉴别细菌感染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sTREM-1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AECOPD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吸氧、抗菌消炎、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观察组34例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氧液1000mL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3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需用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例vs0例,P<0.01)。观察组治愈出院的住院天数为(12.4±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7±3.6)d(P<0.01)。两组患者的SaO2、PaO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aCO2则呈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0.01),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高氧液治疗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患者效果明显,有迅速改善症状体征、改善血气、减少机械辅助通气或为机械辅助通气赢得时间、缩短住院天数等优点,为COPD慢性呼衰急性加重的氧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63例急性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d),分1~2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3~5 d,并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以退热时间为主要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合膜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3.95±0.68)(、4.03±0.62)、(4.76±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中性拉细胞(PMN)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方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24h PMN凋亡及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COPD患者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cl—2基因表达上调,急性期组PMN凋亡率又明显低于缓解期组,bcl-2基因表达也明显上调。结论:COPD患者PMN凋亡减少,bcl-2上调。  相似文献   

20.
疏血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疏血通治疗组(25例)。常规治疗组利用常规的综合治疗,疏血通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入院时、治疗后第8天停止吸氧30min后均分别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常规治疗组疗效劣于疏血通治疗组(Hc=3.9100,P<0.05)。疏血通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可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粘滞度及肺动脉高压,升高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