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农机化》2016,(4):1+4-6
正(2016年7月28日)今年以来,全省农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补短板拓领域促发展,调结构提质效转方式"的总体思路,以启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推进示范工程为重点,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举措,各项农机化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1聚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上半年全省农机  相似文献   

2.
正连续13年持续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首次提出"加快研发高端农机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林业装备现代化"。关键词:全程机械化 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破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巨野县农机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为契机,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及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农机科技下乡及农机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三夏"生产、大蒜收获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绩斐然,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初见成效,农机安全生产局势稳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巨野县农机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为契机,以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及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农机科技下乡及农机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三夏”“三秋”生产、大蒜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农艺融合、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等成绩斐然,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初见成效,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5.
种植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是反映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质量的重要标志,对解决农民"三弯腰"的繁重体力劳动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机械化插秧一直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成为农机推广中的最大难题。到2004年末,全省机插水平仅0.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3月在台山市举办的"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培训班暨现场会"上,与会人员深感推广机械化插秧的潜力很大,必须突破这个长期制约广东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心动不如行动",会后,各地农机人员纷纷行动起来,扩大了机械化插…  相似文献   

6.
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江苏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全面提升现代高效农业的装备水平,初步形成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必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实现节本增效,高淳县从2008年秋播开始,在桠溪、东坝、漆桥等油菜生产重点镇先后进行了油菜机直播、油菜机械化移栽、油菜机械化收割等试验,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摸索和积累经验。2011-2012年,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在该县组织实施了"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8.
今年安徽省委1号文件从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的要求并提出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机装备总量达到6400万千瓦,水稻机械化栽插水平达到40%,玉米油菜机收水平达到50%,到2020年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太仓市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机化工作力度。特别是近几年,依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建设,积极致力于农机农艺的集成配套创新,突破水稻机械化插秧瓶颈,有力地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期视点诸暨,是一个农机大市,农机总动力已达71.51万kW。近年来,该市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机化工作力度。特别是从去年以来,依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积极致力于农机农艺的集成配套创新,突破水稻机械化插秧瓶颈,有力地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1.抓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把它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一项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措施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在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连续三年出台了扶…  相似文献   

11.
正龙州县是以蔗糖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农业县。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都致力于发展甘蔗生产,2013年提出了加快全面推进甘蔗机械化生产步伐,全县实施866.6hm2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以上的目标任务。具体是,甘蔗生产由深耕深松到种植、田间管理、砍运等环节全部  相似文献   

12.
苏丰文 《山西农机》2010,(10):27-28
江苏省丰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大县。近年来,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过程中,该县农机部门把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工作重点,按照2008年制定的"一年装备总量扩张、两年快速推进、三年目标冲刺”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推进目标,坚持多措并举,广泛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所在地区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的实践经验,并就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常州市武进区农机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先后实现了稻麦收割、种植的机械化作业,基本解决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2006年就被称为“中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第一区”。目前,该区又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做好任务分解,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围绕"高效、低碳、生态"的总体发展方向,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领域谋发展、求创新。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在水稻生产中,上海市耕整地和收割的机械化率已近100%,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机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甜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是奇台县的主要种植作物,据统计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8.1万亩,其中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面积为6.1万亩(全程机械化率为75%)。为进一步搞好奇台县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促进甜菜产业的发展,2013年在昌吉州农机局和农机推广站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由奇台县农机推广站提出并编制了《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由昌吉州技术监督局于2014年6月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抓好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工作,更好地推广普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幅射作用,促进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使用水稻插秧机的方便性、优越性和实效性。7月31日和8月1日,饶平县农机管理总站在该县联饶镇潮楼村和钱东镇李厝村召开2012年晚稻机插秧现场演示会。近年来,该县农机管理总站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几千年以来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生产方式,经常组织农机技术员进村入户加强技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密山市承担了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项目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在4个合作社实施,示范面积21 296亩,确定了技术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密山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晓亮 《河北农机》2014,(12):17-17
<正>10月28日,在201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国家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业大学、福田雷沃重工和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方联合举行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仪式上,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及示范推广相关情况。2014年6月,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与福田雷沃重工签署了合作共建"雷沃机械化生产示范农场"的框架协议,旨在2014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宁波市围绕“机器换人”,以农机“七大行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提质行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行动、农机化政策保障行动、农机安全监管平安行动、高素质农机队伍建设行动)为抓手,以农业“五化”(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装备设施化、控制信息化、生产生态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强化农机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着力推进农机化“五个转型”(从农田作业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转型,从单一机械向多功能复合型机械转型,从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向农林牧渔大农业生产机械化转型,从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转型,农业生产向设施化、智能化、精准化转型),使“机器换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对现代农业的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