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Ⅰ.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侵染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荔枝霜疫病病原菌在11~30%均可形成游动孢子囊,在22~25℃时,孢子囊产量最高,孢子囊在8~22℃间均能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但在26~30℃时萌发则形成芽管。在8~16℃间的萌发率最高。游动孢子的形成在14℃下只需20分钟,10℃下只需30分钟,游动孢子从形成至释放在14℃及10℃下所需时间分别为10分钟及20分钟。荔枝霜疫霉在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中,都要求高湿度,否则不能危害,在高湿条件下,此菌在11~30℃均可侵入荔枝果,在18℃下只需5分钟便可侵入。最适扩展温度为25℃,在25℃下,潜育期不到1天,在18℃下为2~3天,在11℃下可延长到7天,在30℃潜育期虽短,但产生的孢子囊数量很少,出现期只有1天。危害荔枝果的接种体主要是游动孢子,荔枝结果期间的5月,多连雨天,病原菌的再侵染频繁,可能是荔枝霜疫病在广州地区经常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板栗疫病 Endothia parasitica,又名干枯病,胴枯病,腐烂病,是板粟上最严重的病害,曾在美国大流行,为世界著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在南昌地区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时树枝干枯死亡。据作者在南昌地区定株观察,此病菌的子囊壳在8月下旬就开始产生,并在个别子囊壳中出现没有成熟的单细胞子囊孢子;9月份,没有成熟的子囊壳在棕褐色的子座中  相似文献   

3.
八氯二丙醚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八氯二丙醚对卫生害虫的杀虫活性。以八氯二丙醚为有效成分制成喷射剂和蚊香,在实验室内观察这2种剂型对蚊蝇和蟑螂的杀灭效果,同时对增效醚和增效胺以相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对八氯二丙醚以乙醇制成喷射剂,浓度在0.5%~1.5%时,对淡色库蚊的KT50在15.70~5.28min,24h死亡率在34.8%~73.2%;浓度在1.0%~1.5%时,对家蝇的KT50在15.75~11.63min,24h死亡率在10.7%~22.0%;浓度在1.5%时,对德国小蠊的KT50在18.30min,72h死亡率在15.0%;而增效醚和增效胺几乎无杀虫活性。以八氯二丙醚制成盘式蚊香,含量在0.5%~1.0%时,对淡色库蚊的KT50在6.9~10.3min,24h死亡率在76.0%~100%;而增效醚和增效胺无杀虫活性。表明八氯二丙醚对蚊蝇和蟑螂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4.
杂草的防治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近代的农业中机械的或化学的防治方法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这些方法中也正显示出一些临界状态。因而,人们又在探求上述方法之外的杂草防治手段。在国外,特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些问题,并正在取得许多成绩,尤其在外来杂草的防治方面。由于外来杂草  相似文献   

5.
麦二叉蚜取食两种不同抗性小麦 所引起的基因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T-PCR和cDNA-AFLP方法研究了两个不同抗性水平的小麦品种在不同危害时间后6个特异选择的基因和全部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在感蚜品种千斤早中,48 hLOX表达最充分,而在抗蚜品种ASTRON中,LOX基因在72 h时才表达最强.AOS基因在感蚜品种千斤早中与LOX表达一致,48 h表达最强,在抗蚜品种ASTRON中,AOS基因持续表达.PDF1.2基因在抗蚜品种ASTRON中持续表达,但在感蚜品种千斤早中仅在48 h有较强的表达.PAL基因在不同时间段内都无明显表达差异.PR-1基因在抗蚜品种ASTRON中,在72、96 h诱导表达,而在感蚜品种千斤早中不表达.BGL2基因在抗蚜品种ASTRON中,48 h后有较强的表达,而在感蚜品种千斤早中也无明显表达.通过cDNA-AFLP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危害时间、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差异.从这些差异的基因中分离了10个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的防卫反应涉及十八烷酸途径和病菌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6.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7-14(Pf 7-14)是一株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恶苗病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在温室条件下,在水稻孕穗后期喷雾浓度为1×1010cfu/mL的菌株Pf 7-14悬浮液,采用定期取样,用稀释平板法回收细菌,并通过图形测试和ShapiroWilk正态测试,测定了该菌株在水稻剑叶和茎基部的时间、空间定殖型。结果表明,菌株Pf 7-14在稻株上的定殖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从定殖的空间上看,无论是在剑叶还是在茎基部,其定殖型可划分为3种类型或3个阶段,从最初的正态分布、之后的对数分布,发展到后期的不规则分布。对每一种分布型来说,菌株Pf 7-14在稻茎基部持续的时间比其在稻剑叶上长。在剑叶上,这3种分布型持续的时间分别是2 h、7 d和10 d,而在茎基部分别是1、24 d和大于11 d (至收获期)。从定殖的时间和数量关系上看,在剑叶上,菌株Pf 7-14的平均群体在24 h内下降了90%以上,在7 d内下降了99%,在19 d下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而在稻茎基部,在24 h内下降小于30%,在7 d内下降了大约60%,在35 d内,部分样品中仍能检测到其群体。这些结果表明菌株Pf 7-14在茎基部比在叶片上更稳定,定殖的时间更长,这也很可能表明叶部病害(如稻瘟病)的生物防治将比茎部病害(如纹枯病)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7.
分布及为害榆韧皮部坏死病 Elm phloem necro-sis 只在美国发生为害。该病在1938年 swin-gle 首先报道,接着他又发表了病害在俄亥俄河流域发生流行,使很多美洲榆致死的调查研究。在1967年以前,大多数黄化型病害都认为是病毒所致,故他断定榆韧皮部坏死病也是由病毒引起。早期的报道(Garman,1899;Forbes,1912)有证据表明:该病在很久以前,可能早在1882年,就在俄亥俄河  相似文献   

8.
阿尔泰山森林生态作用及其保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前言森林生态系统在整个自然界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陆地生态平衡水分循环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它在调节气候、增加雨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自然灾害,并在保护农业和牧业上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阿尔泰山的森林也不例外,它在该地区生态平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在1980年国务院108号文件中即将该地区山地森林列为水源涵养林。本文系我们在1980年和1985年在该地区考察中收集的资料,结合国内外前人的工作加以讨论,试对阿尔泰山森林的生态效应加以评价,并对其提出保护利用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  相似文献   

9.
以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和弯管列当O.cernua Loefl.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室内寄生体系来研究两种列当在向日葵、烟草、番茄3种寄主上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向日葵列当在室内条件下不仅能够寄生在向日葵上,同时也可以在烟草与番茄上寄生;但其寄生效率在上述不同的寄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相同寄主的不同品系间没有差异。交互侵染的结果表明,在寄主番茄上,弯管列当平均每株寄生的瘤结数量为16.3个,向日葵列当只有2.5个;在寄主向日葵上,向日葵列当的平均寄生瘤结数量为25.2个,弯管列当为27.6个,预示着弯管列当在番茄上寄生效率均显著高于向日葵列当,而在寄主向日葵上,二者寄生效率差异不显著,均能高效寄生在向日葵根系上。上述研究结果将为向日葵列当和弯管列当发生严重地区作物轮作对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桔小实蝇 Dacus dorsalis Hendel 在日本西南部岛屿,对水果和蔬菜生产造成严重为害。日本植物保护法规定禁止和限制疫区内的寄主植物调运。1.消灭该虫的概况在1968年开始用歼灭雄虫法,1980年在天见岛,1982年在冲绳岛,1984年在宫古岛,1985年在八重山岛,成功的消灭了这种害虫。1975年在小笠原群岛开始用歼灭雄虫法结合释放不育昆虫法,1984年成功的消灭了桔小  相似文献   

11.
1、矮腥孢子发芽与光照、温度及氧有关。 2、关于光源,不论是天光或用涂有发光物的水银蒸气灯持续光照都可以。但没有光照不能发芽。 3、温度作相当变化时,对发芽无影响,在无光中的试验,温度变化从 6℃到 14℃发芽仍很好。 4、在持续光照下,在冷藏箱中温度在 5℃发芽良好。 5、经光照活化的土壤绿色植物设想可作为氧源,高锰酸钾证明也可作氧源。 6、在天光照射下的试验,孢子发芽约在四周后开始,于7到8周后达到最高。在人造光照射下,发芽约在3周后开始,在4到5周后达到最高。 7、在实验室中对矮腥孢子的种子处理试验,可用下法进行:将染病的用药剂处理过的麦粒,分散放在粘土培养皿中,置于合适的光照与温度的环境下。 8、土壤消毒药剂可在实验室里用下列办法得到证明:在涂有矮腥孢子的粘土培养基上用供试药剂在大的罩子下喷粉,置于适当的光照及温度之下培养。  相似文献   

12.
小麦的种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白粉病具不同抗性的11个小麦的种和品种上进行的按种试验表明,在接种后8小时内,分生孢子达到最高萌发率(约为60%),并形成附着孢。在抗病的和感病的小麦叶片上,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没有差异。接种后12小时,在感病的材料上,发现真菌侵入寄主,但在抗病的材料上,发现最早侵入时间,至少要比在感病材料上约晚4小时。接种后36小时,在高感的材料上,萌发的分生孢子有83%已侵入寄主,其中约有70~80%已形成吸胞。在感病、抗病和高抗材料上的侵入率,分别为70,45,27%。形成或开始形成吸胞的分别为55~61,14~27,4~8%。在抗病材料的表皮细胞内,真菌形成的吸胞较小,并有点畸形。在抗病材料的叶面上,真菌的菌丛稀薄,产孢也很少。  相似文献   

13.
抗病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的选择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1991年,将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在哈尔滨小黑豆等抗病品种上连续强迫繁殖9-10代,重新鉴定选择后的线虫群体的生理小种类型。在哈尔滨小黑豆上选择的线虫群体发生明显的变异,变为2号生理小种,在长粒黑上的线虫群体变为4号小种,在Peking上的线虫群体变为14号小种,在Franklin上的线虫群体变为13号小种,而在Lee 68上繁殖的线虫群体仍为3号小种。在抗病品种上选择后的线虫群体的致病力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河北省农业厅的指导下,我们从 1998年开始在隆尧县创办县级植保协会试点,并在部分市、县进行示范推广.在总结市、县级植保协会经验的基础上, 2004年 7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植保技术推广协会.目的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需要,促进植保技术推广,推进植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土壤中存活的病原菌,能凭借土壤水分的扩散作用而被动地移动,在试验室的条件下,最远可横向移动15厘米,在田间的自然条件下,可移动20厘米,但是在土壤下层的病原菌,不能向土面移动。
在土壤中的病原菌,有可能被中耕除草,特别是培土起垄等栽培措施,将土壤中的病原菌,翻到土壤表面,直接接触或被雨水溅泼到寄主植株的下部叶片,在有水滴的情况下,侵入并形成数量较多的中心病株。
据理推测:这种初侵染途径的可能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在春茬甘蓝上的分布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小菜蛾在春茬甘蓝不同生育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甘蓝莲座期,小菜蛾的卵主要产在甘蓝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背等比较隐蔽的部位,包心初期,大量的小菜蛾幼虫集中在甘蓝的心叶进行为害,进入包心后期,小菜蛾主要在甘蓝的内叶为害,进入收获初期,小菜蛾转移到外叶为害。〖JP2〗据此,甘蓝的包心初期和后期是对小菜蛾进行防治的两个重点时期,结合科学合理施药,在甘蓝的整个生长季节施药2~3次即可有效控制小菜蛾的为害。  相似文献   

17.
添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低容量喷雾防治小麦蚜虫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室内试验表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40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和JFC可显著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其中Silwet408在质量分数为0.05%时可使水的表面张力降到22.05 mN/m,表面活性最强。当药液中含有0.001%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408时,其在小麦叶片上的接触角即开始显著减小,且在小麦背面的接触角小于在正面的接触角。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2500倍药液中添加Silwet408,药液的表面张力和其在小麦叶片上的接触角明显降低,雾滴在小麦叶片上扩展面积明显增大。进一步田间试验表明,使用手持离心式低容量喷雾机喷雾,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药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0.1%的Silwet408,可显著增加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菊花矮化类病毒双向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水方  舒秀珍 《植物检疫》1991,5(3):173-174
菊花矮化类病毒(CSV),是菊花的一个重要病害,引起植株严重矮化,花序变小而降低或失去其观赏价值。在1945~1947年,菊花矮化病在美国大流行,使30%~60%植株失去商品价值。此病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有分布,在我国也有报道。但它在菊花生产中的重要性,它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不清楚。在1987~1989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赤眼蜂寄生行为研究(Ⅳ)—子代数量分配和子代性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赤眼蜂性控行为研究的基础上〔3〕,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种赤眼蜂在同一种寄主不同分布以及同一蜂种(松毛虫赤眼蜂 Trichogramma dendrolimi)在不同种寄主上的子代数量分配和子代性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赤眼蜂具有根据寄主卵体积大小分配及调整其子代数量和子代性别的能力,在不同体积的寄主上具有明显不同的子代数量安排策略和子代性安排策略。在同一种寄主卵上,不同种的赤眼蜂对子代性分配的安排存在着较明显的种间差异.在米蛾卵上,松毛虫赤眼蜂的第一雄卵主要在其第一产卵序产出,稻螟赤眼蜂的第一雄卵主要在其第二产卵序产出,拟澳洲赤眼蜂产第一雄卵的位置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前三卵序。松毛虫赤眼蜂大约每产6粒雌卵而产1粒雄卵;稻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大约每产5.33和3.37粒雌卵而产1粒雄卵(见表2).寄主卵的体积不同,雌蜂在不同寄主上所分配的子代数量也明显不同。松毛虫赤眼蜂在每粒米蛾卵上只安排1粒蜂卵;在每粒马尾松毛虫卵上平均安排18.64粒蜂卵;在每粒“人造卵”上平均安排33.15粒,在柞蚕卵上平均安排77.43粒蜂卵(见表3)。随着寄主卵体积的增大,雌蜂产第一雄卵的时间后移,在松毛虫卵上,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在产下第一粒雄卵后,大约以每产16粒雌卵而产1粒雄卵;在柞蚕卵上,大约每隔15粒雌卵产1粒雄卵;在“人造卵”上,产雄卵的间隔大约为9粒雌卵。  相似文献   

20.
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价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安全性,建立其在浙麦冬上的使用规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WP)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多菌灵在添加水平0.05~2.00 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84.6%~9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6.7%。在有效成分含量(下同)0.675和1.000 kg/hm2两个施药剂量下,多菌灵50% WP在浙麦冬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74~7.07 d,在茎叶上的半衰期为3.60~5.35 d,在根中残留量先升后降,其半衰期为2.01~3.60 d。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易降解,当施药剂量较高或原始沉积量 较高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若多菌灵在浙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1 mg/kg, 每年以0.675 kg/hm2的剂量喷施2次,则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