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湖南是我国主产茶区。目前全省86个县中,除滨湖数县外,其余都有茶叶生产。由于茶树是常异交作物,变异性大,适应性强,长期受到地区性的自然环境和耕作技术等条件影响,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农家品种。可是,过去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茶树地方品种的整理,已成为解决和促进当前茶叶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孔祥瑞  杨军  王让剑  宋振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58-17060
近10年我国有55个茶树新品种通过国家审(鉴)定。从这些新品种在不同茶区的分配比例、选育单位的组成类型、品种适制性和选育途径4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品种的2/3是由华南和西南茶区选育而成,适制绿茶的品种所占比例较高,约占总数的57%,且产量型品种明显多于品质型品种。新品种中有51%属常规种,由此可见,系统选育法仍然是茶树育种的主要技术手段。与之前相比,选育单位的组成类型有所变化,但科研院所仍居主力地位。今后的发展,可以考虑从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加强上下游技术合作、细化育种研究方向、鼓励公司或个人从事或参与等方面,推进茶树育种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3.
广西茶树品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在广西历史悠久,为提高茶产业效益、提高茶树品种质量,增加广大农民收入,文章对广西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良种选育、茶树育种方法以及茶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广西茶树育种发展趋势及提出了广西茶树育种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茶树育种方向与品种资源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国内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分析现阶段茶树育种方向,提出茶树资源保护措施,以为茶树育种和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发展的基础、茶树育种的依靠、品种创新的前提,因此,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对促进茶叶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调查、试验观测等方式梳理了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科研现状、育种方向现状,对我国茶树品种登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体来说茶树品种选育更倾向于中叶种,早生种,高产,树姿半开张,新梢少绒毛,绿茶适制品种。  相似文献   

6.
宜宾市作为四川省的茶叶主产地之一,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本文对宜宾茶树种质资源的选育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茶树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茶树良种繁育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气象因子与茶树生育、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因子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生育、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在六十年代开始国外有过一些报道,国内研究还很少。作者对其进行了7年调查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 (一)我国茶区内光能资源非常丰富,除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外,全年光合有效幅射(PAR)都在45Kcal/cm~3以上,茶树生长期间的光合有效幅射也大于32Kcal/cm~2。作者根据我国茶区内  相似文献   

8.
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生物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研究植物最普遍的做法。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茶树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茶树分圃。省(自治区)、市级相关单位也开始实施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并建立了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本文对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信阳茶叶示范园引进种植的茶树无性系主栽品种进行田间物候期调查以及鲜叶主要品质成分、叶绿素和光合参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对比鉴定白毫早、乌牛早、平阳早、碧香早、舒茶早、迎霜等6个主栽无性系茶树的品种特性,进而作出适应性评价,为信阳茶区大面积推广无性系优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野生茶树资源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种质资源库,是新品种选育和优化改良的基础,在江西系统开展野生茶树资源调查,明确茶树资源分布和特点,为江西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基础数据。【方法】文献调查与实地调查。【结果】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赣北茶区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赣中和赣南茶区可追溯至明朝,通过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确定赣北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共7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其中6个点为野生茶树,确定赣中井冈山市、遂川县共2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其中1个点为野生茶树,确定赣南上犹县、崇义县、定南县共5个资源分布点,判断均为野生茶树,赣北资源为灌木型,赣中和赣南资源为小乔木型。【结论】江西野生茶树资源范围广、历史久、类型多,绝大部分未得到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江西野生茶树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浙江茶树品种越冬抗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茶树品种和资源的抗寒性,为抗性育种和引种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6年2月18日对183份茶树品种和资源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浙江省主要茶树品种抗寒性较强,在连续2 d-7~-15℃极端低温天气下,成年茶树能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桂林茶区茶树的不同生长时期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在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及措施,为桂林茶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述近年来云南省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和途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云南省茶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通过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已育成多个国家级茶树新品种和省级茶树新品种,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茶树新品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广西亚热带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广西亚热带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技术路线,并分类阐述各茶区的茶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维  谢维斌  顾静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378-5379,5382
[目的]调查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资源,培育本地优势茶树品种,制定无公害种植管理规范。[方法]通过资源普查、田间品比试验并参考有关标准得出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的资源状况。[结果]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地理分布广泛、基因资源丰富。在同一立地和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无性系的腋芽萌动期不同,芽叶数与芽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无性系的芽叶分枝数差异极显著。[结论]确定了都匀毛尖茶本地品种茶树在当地的分布特点,筛选出6个高产优质原生茶树品系,制定了茶树无公害种植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6.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品种创新、名茶开发、生产利用、遗传多样性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是茶叶科技创新和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徽省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名茶不胜枚举。经实地考察和搜集整理,发现安徽省现有省级茶树良种23个,为了给生产单位提供参考,按地域分别对其繁殖方式、抗逆性、适制性、产量、开采期等主要性状特征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正确评价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茶树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0对STR引物,对来自中国华南、江南、江北和西南4大茶区的87份茶树种质,以及来自日本的"薮北种"及来源不详的"箫"茶树品种共计89份茶树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10对STR引物共检测到124个等位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等位位点12.4个,扩增位点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高于观察杂合度的平均值。等位位点的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771 1,Shannon指数平均为1.978 0,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81。聚类结果表明,89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8,平均为0.80,主要分成4个大类。【结论】89份茶树种质资源并未按地域严格分开,通过茶树种质资源所在不同茶区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江北茶区茶资源与其他3大茶区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福建茶树品种资源搜集保护与利用、茶树育种目标的变迁与品种选育、育成品种来源与茶类适制性、品种对产业推动和茶类贡献及茶农增效等概况,结果表明:福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已搜集保护与利用品种资源或育种材料7 000多个;随着早生、高产到优质育种目标的变迁,现已育成品种45个,其中35.6%的品种适制乌龙茶、红茶和绿茶,26.7%的品种适制白茶,具有多茶类适制和转制茶类灵活的优势;茶树良种的陆续育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茶园面积的增长、茶叶单产的提高和茶类结构的优化,进而推动福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今后福建茶树资源搜集、多元化和个性化特色育种、良种推广和茶类加工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业信息化高度发达,构建茶树优质抗寒种质及基因资源发掘与开发利用数据库系统,对现有茶树资源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发掘,实现茶树种质及基因资源的信息化发掘与利用,对茶产业的发展以及茶树育种、栽培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著名古茶区之一,江苏茶史悠久,在江苏各地仍保留少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但由于人口增长、茶叶产业布局调整以及过度开发等多方面影响,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堪忧,亟需采取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在概述江苏古茶树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资料分析,从茶史研究、茶文化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江苏古茶树资源存在的文化价值,同时强调了当前江苏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