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川 《农友》2001,(6):29-29
“秦甘70”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甘蓝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杂种一代,其选育与育种技术攻关研究获得国家计委、科技部与农业部的联合表彰奖励,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了国内优质抗病且可多茬栽培甘蓝品种的空白,是国内育成的少数几个甘蓝优质生熟食兼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3.
GB9266—18136是利用甘蓝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筛选出的对TuMV、Br、CMV表现高抗的抗源优质自交不亲和系;使其与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自交不亲和系JY0501—13431杂交育成抗病优质的甘蓝中早熟秦甘60品种。该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6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病害;中心柱7.1cm,紧实度0.57,帮叶比26.5%;叶质脆甜,富合营养物质,1000g鲜重含粗蛋白11.81g,粗纤维5.97g,可溶糖53.7g,Vc50.1mg,干物质90.2g;单产73005.3kg/hm2以上,比对照黑丰增产10.5%,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13.3%;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秦甘55是利用抗病优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MSP01-685628和优质自交不亲和系YC97-243576选育成的杂交一代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50~55 d.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8 cm,紧实度0.68,帮叶比21.5%;叶质脆甜,品质分析表明,含干物质6.8%,粗纤维0.53%,可溶性糖3.72%,vC 0.1812 mg/g;高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黑腐病;单球质量0.8 kg,产量57661.5 kg/hm2.  相似文献   

5.
秦甘78是利用优质抗病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D2549-5-6-8和YP0326-8-5-2-8选育成的杂交一代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收获78 d左右。植株综合性状优良,中心柱5.2 cm,紧实度0.58,帮叶比24.9%;叶质脆甜,100 g鲜重含蛋白质1.9 g,粗纤维素5.5 g,可溶性糖3.2 g,干物质7.6 g,vC 0.052 g;抗TuMV、Br和CMV 3种病害;单球重1.90 kg,产量68 310.3 kg/hm2。  相似文献   

6.
抗病优质丰产甘蓝新品种秦甘80选育及其目标性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甘8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B2523-3-2和FT6358-3-3配育成的杂交一代,为中熟甘蓝新品种,定植到叶球收获80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TuMV、Br、CMV 3种病害;中心柱6.2cm,紧实度0.53,帮叶比25.8%;叶质脆甜,富含营养物质,100g鲜重含粗蛋白1.125g,粗纤维0.514g,可溶性糖2.21g,VB_1208.97mg;平均产量75 980.3kg/hm~2,比对照京丰一号增产18.8%。  相似文献   

7.
春季甘蓝品种秦甘70、秦甘80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是我国主要蔬菜栽培种类之一,目前全国甘蓝栽培面积已达36.7万hm^2,陕西省面积约为1.67万hm^2。甘蓝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年可多茬栽培,营养物质含量高,栽培经济效益好。近年来随着甘蓝脱水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甘蓝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因而栽培者渴望获得新的甘蓝品  相似文献   

8.
秋抗甘蓝利用H7321-142和K731-333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作亲交而成,为秋冬甘蓝晚熟品种。199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各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高抗病毒病和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定植到收获100d左右,亩产量5500-6400kg,比秋丰和晚丰甘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9.
陕西汉中地区早春甘蓝栽培面积已有3 000hm2左右,早春甘蓝是供应汉中和周边地区春季蔬菜淡季市场上最主要的蔬菜之一。汉中地区菜农栽培早春甘蓝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已成为当地甘蓝主要栽培类型,早春甘蓝周期短,效益高,深受菜农欢迎。秦甘60为甘蓝早熟杂种一代品种,已成为汉中地区早春甘蓝的主栽品种,其适宜播期为2月上旬,采用平畦和半高畦覆盖栽培,合理栽培密度4 500苗/667m2,依据甘蓝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浇水、施肥,结球期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是栽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科技》2007,(4):35-35
秦甘60甘蓝品种系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甘蓝两个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于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对甘蓝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抗病、优质,其中抗病要求抗芜菁花叶病毒病(Turnip mosaic virus,TuMV)、黑腐病(Black rot,Br),同时兼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或根肿病、霜霉病、黑斑病、菌核病、软腐病等;优质要求叶球紧实、中心柱短、不易裂球;球叶叶质脆嫩、粗纤维少、味微甜;粗蛋白质含量高、Vc含量高、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1].  相似文献   

12.
应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分析了甘蓝一代杂种秦甘60及其亲本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图谱。结果表明,甘蓝秦甘60(F1)及其亲本在苗期的POD酶谱和EST酶谱表现相一致,都表现为单一亲本型,具有母本的完整酶带。对秦甘60(F1)杂交率的鉴定在其反交种中是可以利用POD酶Rf0.227、0.273酶带或EST酶Rf0.778酶带将其与父本自交种区分开,但在正交种中与母本自交种不易区别。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微管结合蛋白70(MAP70)在抗马铃薯Y病毒(PVY)中的作用机制,克隆了烟草Nt MAP70基因的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该基因在烟草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tMAP70在烟草的各个生长期均有表达,且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构建了基于双生病毒卫星诱导的烟草Nt MAP70的沉默载体,以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为辅助病毒在烟草中沉默了该基因.与对照相比,在Nt MAP70基因沉默的烟草中PVY侵染速率明显减缓,病毒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明恢70及其组合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恢 70是以 IR5 4作母本与明恢 63杂交 ,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病区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接菌鉴定筛选育成的 .它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抗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特点 .以其作为父本配制的汕优 70、特优 70、威优 70等组合综合性状好 ,在各级区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 .其中 ,汕优 70、特优 70已通过福建省及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优质、抗病的大白菜新品种——秋白70是利用天津青麻叶为母体,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并结合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于2002年育成功。该品种长势旺,成熟期70d,株型较直立,株高48cm,开展度51cm,外叶8片,叶形长倒卵形,叶色深绿,叶面多皱,绿帮;叶球长筒形,颜色绿,叶球内叶颜色浅黄,心叶拧抱,舒心;叶球高44cm,直径14cm,单球重2.2kg左右,净菜率82.3%。品质优良,口味佳。较抗霜霉病和病毒病。平均产量10.8kg/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鉴定大白菜菌核病抗病性的简易方法,为大白菜抗菌核病育种提供借鉴。【方法】以大白菜菌核病样病原菌为接种体,选用抗病品种15S261和15S94、耐病品种14S474和14S265及感病品种14S406、15S64和17S20为试验材料,对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活体幼苗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对离体叶片的接种时期、发病温度、接种部位及活体幼苗的接种时期、接种量进行比较,最后利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89份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菌核病抗病性鉴定。【结果】大白菜离体叶片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苗龄为4叶期,最适宜接种部位为叶片正面,最佳发病温度为25℃;活体幼苗抗病性鉴定的最适接种量为直径5 mm的菌丝琼脂块,最适接种苗龄为3叶期。在89份被鉴定的大白菜种质材料中,23份材料表现抗病,38份材料表现耐病,21份材料表现感病,7份材料表现高感。【结论】离体和活体菌丝琼脂块接种方法均能准确鉴定出大白菜的抗病性,其中离体菌丝琼脂块法更经济适用;大白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抗病和耐病材料,可用于抗(耐)菌核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种质资源对多种病害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6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了高抗玉米弯孢病自交系10份,高抗玉米大斑病自交系20份。对从国外引进的93份玉米自交系、126份杂交种穗行材料和33份国内主推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进行了田间发病调查,经综合分析筛选出小斑病发病率低于0.5级、茎腐病、黑粉病和粗缩病发病率低于或等于5%的多抗玉米自交系49个。从引进的国外玉米杂交种三代穗行材料中筛选出小斑病发病率低于0.5级,茎腐病、黑粉病和粗缩病发病率低于或等于5%的多抗穗行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