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的茶叶,最近約有十余万噸生叶的產量,比过去五年增加約50%,1955年每公頃的平均產量为2,700公斤,主要产区的格魯吉亞则为4,000公斤,而伏罗希洛夫及馬洛托夫集体農庄平均能达6,000公斤。 1956年——第五个五年計划的增產指标要求格魯吉亞区为1.3倍,阿尔拜疆地区为1.8倍。  相似文献   

2.
旧茶園的改造是目前茶叶生產上一項突出而繁重的任务,也是迅速提高我國茶叶產量关鍵性的問題。几年來,旧茶園的改造問題已引起了从事于茶叶工作者的重視,可是到目前为止,对我國旧有茶园的改造上,尚缺乏一套完整系統的理論和实踐。浙江農学院茶叶專修科畢業班的廿位同学,  相似文献   

3.
在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义工商業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今天,对社会各方面的生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然也同样推动了茶叶生產的發展。过去几年來茶叶生產無疑地有顯著成就,但总的生產水平还不能滿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增產速度还赶不上其他農作物。这虽然有許多原因的影响,而其中生产技術沒有及时很好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学習兄弟省的茶叶生產經驗,以推动本省的茶叶生產,經農業廳领導的批准,在茶叶生產系統中組織了一个茶叶参观团,到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四省参观。茶叶参观团的成員,包括農業廳特產局3人,公安廳劳管局1人,農(茶)場干部6人,  相似文献   

5.
荣獲全國農業增產模范單位的安徽省歙縣黄山長潭茶叶生產合作社,在今年春茶生產中進一步实行生產改革。在長潭生產隊中全面实行了先進的茶叶輪流分批采摘方法,結果証明这一方法是增加茶叶產量、提高茶叶品質、節省人工、降低工本和改進茶叶生產管理的重要关鍵。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茶园的一切農業技術措施中,施肥是对提高茶叶產量影响最大的一个环節。在其他產茶國家已經有了不少的研究,但我國过去很少这方面的資料。据國外茶樹施肥的一些資料,礦物質肥料三要素对茶樹生長的反应極为良好,采用有机質肥料配合效果页大,三要素中以N影响成齡茶樹最大,而对幼齡茶樹效果較差,認为茶園初建立  相似文献   

7.
“真理”農庄是在1929年建立起來的。現在它是阿捷尔拜疆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國最大和最先進的農庄之一。 1934年在凌可蘭和阿斯托里地帶开始發展茶和  相似文献   

8.
几年來,十里坪、安吉等國营農場及上虞龍山農林牧高級社对幼齡茶園進行间作的經驗告訴我們:幼齡茶園進行合理间作,不仅可以降低茶園投资,增加農業社的收入,而且可以达到改良土壤,防止冲刷,有利于茶樹生長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在茶区中,也存在幼齡茶園中由于不合理间作,而影响茶樹生長的現象。因此,幼齡茶園是否能够间作,以及怎样才是合理间作的問題,是值得我們研究討論的。現將我們的看法發表于下,請大家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9.
1956年,苏联茶叶專家來到安徽歙縣黄山的長潭茶叶生产合作社考查茶叶生产,在考查中,專家們对社里的茶樹栽培管理,提出了許多宝貴意見。苏联專家認为:改造老茶園,是茶叶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問題,并指出茶園經过改造之后,增产潛力是很大的,在短期内可以大大增加茶叶产量。对于改造老茶園,專家們提出从缺株补植和台刈更新二方面來進行。对建立新茶園,專家們提到,坡度  相似文献   

10.
茶毛虫是茶叶生产上的首要害虫,给茶叶生产帶來莫大的損失。在農業發展綱要40条中提出:“要在5—7年內消灭農作物最嚴重的虫害……。”为徹底經济、收效大地消灭茶毛虫,有利于茶樹生長,必须進一步的研究和商榷。特別在各茶区現行的各种不同防治法,很有必要加以总結和提高。福建安溪縣澤州茶業社有茶園851畝多,其中采扎面积有701畝。这几年來,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防治方法,在茶毛虫嚴重發生的1957年,该社仍未見怎样發生,現把技術經驗介紹一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旧茶園改造是增加產量和提高品質的重要关鍵,不僅在我國作为当前增产措施之一,即其他產茶國家如印度、錫蘭、日本等近來亦都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对我國当前旧茶園的改造应采取如何的途徑,由于它是一个新问题,还缺乏經驗。本省虽已提出改造技術指導意見,但还有待我們因地制宜的通过实践來完成。至于其他產茶國家旧茶園改造,因为基礎不同,他們已進一步应用科学技術致  相似文献   

12.
庫布莱突斯区,布巴克伐契村集体农庄的日·康兹利德斯生产队,1958年平均每公顷茶叶产量7,750公斤。馬哈热德思夫基区,奥德如尼克德斯集体农庄的塔瑪尔契赫德斯小队,平均每公顷茶叶产量10,100公斤。高尔基区列宁集体农庄的庄員依·布尼斯克日亞,在固定给  相似文献   

13.
我想有关浙江省進一步發展茶叶生產,發表一些意見: 本省茶叶生产,解放以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導和扶植下,產量年年增加。1954年全省產量比1950年增加70%强;1955年因部份地区受冻害,產量略有下降;但1956年产量又达到44.2万担,比1955年增加13.92%。这說明浙江茶叶对供应國内外市場,换取外匯,支援工業建設,作出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來本省夏秋茶產量有很大的增長,特别是1955和1956这兩年,可以看出夏秋茶產量在全年茶叶產量中的比重有顯著增大的趋势。由于夏秋茶產量的增加,对补救1955年初的冻害所造成的產量損失起了很大作用,1955年春茶比1954年減產达31159担,但夏秋茶不僅沒有減產,而且还比1954年增產3600多担;並且由于夏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茶叶生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八年來獲得了巨大成绩,茶叶产量飞跃增長,茶叶品質年年提高。1957年全省茶叶总产量比1949年增長250%,平均每年增产31.26%,巳超过战前正常年产量40%以上。若从平綠、湿綠、杭綠、遂綠、越紅、烘青等六个主要茶类的品質來看,1952年1—3級茶占总产量的35.5%,1957年提高到占总产量的67.5%。由于产量、品質的不断提高,全省外銷茶1957年也比1952年增長了37.89%。在茶園恢复与發展上不僅是数量大、速度快,而且新僻茶園多半  相似文献   

16.
偉大的十月革命对于全世界劳动人民具有不可估量的貢献,使人类歷史走上新紀元。慶祝十月革命四十週年,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建設事業的鼓舞,和保卫世界和平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苏維埃政权建立以來的四十年间,不论工農業生产、科学文化教育上都取得輝煌的成就,这不但充分証明了馬克斯列寧主义具有無限的生命力,而且也証明了社会制度具有無可比拟的优越性。就茶叶生产的發展來论,也是资本主义产茶国家所望塵不及的。苏联开始試种茶樹是在十月革命前的七十年,而正式栽培是开始于革命前的四十年;在帝俄統治期間茶園总面積只有15000畝,每畝平均产量(干茶)約20—30市斤,全部鮮叶产量为60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江西省旧有茶園,不僅缺株很多;而且現有茶樹,均已枝条光禿,衰老不堪。解放以來,人民政府曾组织了大批人力物力,加强了經济上和技術上的扶持;大力提倡茶園肥培管理,以求改变过去不中耕、不施肥、只顧采茶的粗放经营方式和低产現狀。特別是農業合作化后,茶園管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改善。但單位面積产量仍然不高,以产量最高的婺沅縣为例,每畝亦不过50斤左右,寧紅区每畝还在25斤左右的水平,其它如饒綠茶区,情况亦大致如此,而修水站、婺沅、河口等国营茶場,大多  相似文献   

18.
茶樹“短穗扦插法”是苏联先進的經驗,同时也是本省安溪茶農最早采用無性繁殖茶苗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發根快,根羣發育盛壯;插穗短(只一个節約一寸長)用材省可以大量繁殖;在春,秋扦插采用枝条对母樹,如果管理好,施肥足,采摘合理,不特不会減產,而且还可大大增產;在夏插的也只須減少一年產量,比之应用新枝全叢压条繁殖法的減少兩年產量差得很多。所以采用無性方法繁殖茶樹良种,保持固有品系特性。“短穗扦插法”是今后最好的方向,並有很大的意义和阶值。这种方法,于1956年在本省福鼎、政和、安溪  相似文献   

19.
1.本刊为茶叶科学的專業性的技術季刊,以各級茶叶研究工作者、各級茶叶技術推廣工作者,茶場、茶厂,及各茶叶机構技術行政干部,高等学校茶叶系、中等農業技術学校茶科师生以及其他有关農業,食品工業有关同志为对象。  相似文献   

20.
在我國由于制茶事業的廣泛發展要求深刻研究茶叶原料及其加工过程而產生了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是由茶樹的細嫩的芽叶也就是新梢加工而成的;在我們亞热帶,茶叶的采摘开始于四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