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且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动物利用,动物消化道内植酸酶的活性一般都很低,尤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又高于畜禽,特别是鲤科鱼类属无胃鱼,没有胃酸分泌,通常采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等方法来满足鱼体对磷的营养需求,由于全球磷酸盐的储备量有限,植酸磷作为可供选择和经济的磷源,能被植酸酶有效的分解利用。植酸酶作为一种环保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水解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类而提高蛋白质和磷、钙、锌、铁及铜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和不良反应等特点,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饲料植物原料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鱼类利用。但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必须通过添加无机磷来满足鱼类较高的磷需要量,这样对环境易造成污染。植酸酶通过对抗营养因子植酸的降解,不仅能够释放磷、钙等矿物元素,而且提高蛋白质、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原料,降低饲料成本。但由于鱼类的种类较多,不同鱼种之间的消化道结构差异大,植酸酶在不同种类鱼上的效果是不同的。有些种类的植酸酶作用研究较多且结果一致,但有些品种的植酸酶作用研究少且结果不一致,造成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不确定性,使植酸酶在鱼料中规模化使用相对滞后。文中针对消化结构相似的两种主要养殖鱼类(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以期为植酸酶在鱼料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家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被单胃动物所利用。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大量未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Nelson(1968a)首次报道了添加植酸酶可提高仔鸡对磷的利用率,但当时由于植酸酶的提取成本高、产量少、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非植酸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酸酶(Phytase)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畜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植物性饲料,其中70%以上的磷元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一方面,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能被利用;另一方面,饲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植酸酶在体外条件下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酸存在于谷物的籽实中,是磷的贮库.种子中大约有2/3的磷是与肌醇结合成植酸,称为植酸磷.植酸酶能水解植酸释放出磷、钙等矿物质元素.单胃动物消化道内不含有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所以需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植酸含量很高,有70%磷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单胃动物来说因为消化道缺少分解植酸的酶类,无法利用植酸中的磷。目前多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植酸酶,以提高植物饲料磷的利用率。但种种原因导致植酸酶添加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大多观念认为植酸酶活性不同程度地受到饲料中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环保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性饲料中的磷 6 0 %~ 80 %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的。植酸在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同时 ,还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 ,使消化率降低。同时 ,植酸也使动物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失去活性植酸酶是一种能将饲料中的植酸水解成无机磷和肌醇的新型单胃动物的饲用酶制剂 ,天然植酸酶存在于许多植物种子中 ,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 ,就能分解植酸释放出磷等元素供种子发芽、生长。草食畜的瘤胃微生物有合成植酸酶的能力 ,而禽类动物 ,由于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 ,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 ,所…  相似文献   

8.
易中华 《中国猪业》2008,3(12):50-53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9.
中性植酸酶及其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中未被消化利用的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能降解植酸磷的植酸酶(myo-Inositol-hexaphosphate phosphohydrolase,EC3.1.3.8)已成为饲用酶制剂研究的热点。以往植酸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酸性植酸酶上,酸性植酸酶适用于胃pH值呈酸性的单胃动物以及少数鱼类如虹鳟等,但不适用于消化道为中性的淡水鲤科鱼类和畜禽消化道中呈中性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很多植酸,植酸中所含的磷为植酸磷,植酸磷只有先分解为无机磷后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1].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内几乎没有可发挥作用的植酸酶,所以不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2,3],同时植酸还能与蛋白质、淀粉相结合形成络合物,使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受到影响[4].  相似文献   

11.
植酸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植酸在影响矿物质消化利用的同时,还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络合物,使消化率降低。同时植酸也使珍禽体内源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失去活性。植酸酶是一种专门水解植酸的酶制剂,天然植酸酶存在于许多植物种子中,当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时,就能分解植酸释放出磷等元素供种子发芽、生长。草食畜的瘤胃微生物有合成植酸酶的能力。而珍禽由于消化道内不含植酸酶,因此无法或不能很好地利用植物性饲料中的磷,所以一直将植酸视为对单胃动物有害的成分。生产实践中只…  相似文献   

12.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由于具有水解饲料中富磷及抗营养物质的植酸的独特功能而倍受瞩目。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并投入商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中磷的主要储存形式,植物饲料原料中(谷物籽实及其副产品)的60% ̄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不能被利用的植酸中的磷被直接排出体外,造成了土壤及水域的磷污染。另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而增加饲料成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植酸酶能将植酸水解为肌醇和磷酸,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  相似文献   

13.
植酸酶的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宝林  高志璞 《饲料工业》2006,27(24):52-54
植酸是谷物、豆类、油籽和坚果中磷的主要贮存形式,其含量为1%~5%。饲料中总磷的1/3是可消化的无机磷,其余的2/3则以有机磷即菲丁的形式存在,菲丁是肌醇六磷酸钙镁盐的复合物,肌醇六磷酸又称植酸。植酸磷对于单胃动物来说是非常难以利用的,因为这些动物的胃肠道内不分泌或只分泌很少量的降解植酸的酶——植酸酶。由于植酸不能被消化利用,通常在猪及家禽饲料中添加无机磷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但是,未被利用的无机磷和饲料中的植酸磷被动物排出体外后,容易造成环境生态问题(富养化作用)。所以,应用植酸酶不仅可以提高磷的生物利用率,也可以…  相似文献   

14.
植物性饲料中有60%~86%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之中,不能被水生动物有效利用而被浪费.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酶制剂植酸酶,通过植酸酶将植酸盐中的磷释放出来供给动物利用.  相似文献   

15.
动物常规植物性饲料中约有60%~70%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于稳定的植酸盐复合物中,这些磷只有在植酸分解酶的作用下才能游离出来供动物吸收利用。单胃动物除成年禽外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许多研究证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20%,豆饼中磷的25%~35%,家禽除成年禽外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还略低于猪。饲料中大量的植酸磷不仅不能被利用而随粪便排入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16.
1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植酸酶植物性饲料中约有70%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中缺乏植酸酶,而导致植物性饲料中总磷的消化率降低,只能达到30%左右,同时植酸还与氨基酸、微量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了这些营养物质的吸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一类能将植酸分解为肌醇和无机磷的磷酸单脂水解酶.植酸酶在饲料中可以释放饲料中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不但能提高动物对植物磷的吸收利用率,而且可以降解植酸盐蛋白质络合物,减少植酸盐对微量元素的螯合,提高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及植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动物排泄物中有机磷的含量和动物饲料中矿物质磷的添加量.文章就植酸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一直都假定植物性饲料中有1/3的磷对单胃动物具有生物学利用率。因为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以植酸磷形式存在,而其余1/3是以非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消化道缺乏植酸酶,通常假定植酸磷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利用;反之,非植酸态磷则完全能被利用。其实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假说。传统的有关植物性饲料中磷的生物学利用率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饲料工业的发展,准确评定饲料有效磷的含量对磷的利用和需要量的确定至关重要。有效磷评定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斜率比法(Slope ratio assay),通过测定被考查磷源相对于标准磷酸盐差异而确定其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单胃动物消化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在饲料生产中植物性饲料所占比例一般在90%以上,而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很难被机体吸收利用。资料表明,猪对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为50%,鸡的利用率为30%。为了预防单胃动物的磷缺乏,必须向饲料中添加骨粉或磷酸氢钙等来补充饲料中的有效磷含量,磷酸氢钙含量虽高,但其含氟量一般都超标,长期使用会影响家畜家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翔  陈代文 《饲料工业》2006,27(14):20-23
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含量相对较少,而其中约有60%~75%的磷以植酸的形式存在(Markus等,1999;Pasamontes等,1997;Ostanin等,1968;Nelson等,1968),饲料植酸中的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才能被动物利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产生植酸酶,可有效地分解植酸磷并利用释放出的磷,利用率一般为60%,成年反刍动物可高达90%;而单胃动物缺乏能水解植酸的酶或其酶的活性极低(Pointillart等,1984;Markus等,1999),因而单胃动物对植物饲料中的磷利用率很低。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玉米中磷的10%~12%:利用豆粕中磷的25%~35%(Cromwell,1993)。典型猪13粮中磷的利用率只有15%,而85%的磷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