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塞罕坝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有害生物的分布状况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鉴定有害生物126种,包括有害微生物15种、有害昆虫111种,其中危害叶部的物种占大多数、分别为93%、83%,传播途径主要集中在外地传入和本地原有的有害生物,危害方式主要包括危害苗圃苗木和危害木材两种。  相似文献   

2.
经样地调查和林间试验,查明了青海云杉种子园、母树林当前主要发生危害的病害有3种,虫害有15种,鼠害1种,调查了不同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出危害铜川市杨树的主要病虫害109种,其中虫害87种,病害21种。并分析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原因,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云南省常见危害核桃的害虫有82种,对其中6种主要害虫的生活史及危害特点作了介绍,针对云南省核桃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云南省常见危害核桃的害虫有82种,对其中6种主要害虫的生活史及危害特点作了介绍,针对云南省核桃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杨树主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出危害临夏州杨树的主要病害23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螨类病害2种,病毒病害、高等植物寄生病害和病原不清的病害各1种,生理性病害3种,并分析了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方法,查出危害临夏州杨树的主要病害23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螨类病害2种,病毒病害、高等植物寄生病害和病原不清的病害各1种,生理性病害3种,并分析了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鲁西北白三叶草病虫害的种群分布和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查了鲁西北地区白三叶草病虫害,共发现三叶草典型病害11种,有害昆虫42种,其它有害动物6种,首次报道了梨冠网蝽Stephanitis nashi和小蓑蛾Acanthopsyche sp.对三叶草的危害,研究了部分种类的种群分布特点和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三叶草病虫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北部地区,由于李树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及栽植方式的不合理,致使病虫尤其是卷叶小蛾的危害日益加重。据调查,一般李园病虫危害率达10%-20%,严重的达30%-40%,其中卷叶小蛾危害种类达26种以上,给李树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文内深入地论述了6种卷叶小蛾的幼虫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越冬方式和发生代数,同时,提出了简单、有效的人工和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桉树害虫现状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我国桉树害虫现状,预测今后10年内桉树害虫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出防治对策,编出桉树害虫名录282种,隶属于10目59科。名录包括害虫的中名、学名、分布范围、危害树种、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防治桑树害虫,是为了保护桑树资源。桑树害虫是桑园生态系统中的亚系统。在桑园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桑园害虫管理模式,按照此模式进行害虫管理,可以提高保护现有桑树资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竹蝗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竹蝗大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预测预报、地面防治、诱杀成虫、以虫治虫、竹林垦复、联防联治等竹蝗综合治理5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林业转基因抗虫性育种的研究、应用情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转Bt杀虫蛋白基因棉花和杨树的抗虫性研究、应用及其作用特点,明确了对它们的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14.
青杨楔天牛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杨楔天牛是一种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在我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已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从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价值、定殖和扩散能力以及风险管理的难易度等几个方面对青杨楔夭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综合评价:青杨楔天牛为我国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5.
对汤旺河林业局有害生物的分布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可持续治理的思路,并就具体措施提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对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6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工林害虫的生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树平 《林业科技》2003,28(1):22-24
森林害虫的科学管理必须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只有对森林害虫进行生态控制才能达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在人工林构建中,只有模拟天然林结构,从害虫栖息地抗虫林分结构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猖獗成灾问题。在对黑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的天然抗虫结构、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的结构及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生态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对2006年以来引种的桉树及其无性系,取样地调查其生长量,纪录冻害、病虫害,讨论了2007年生长量较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The role of Azteca sp. ants as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was studied in an organic coffee farm in Chiapas, Mexico. Individual larvae of Pieris rapae were placed on trees with artificially enhanced ant activity and both time to disappearance of the larvae and ant activity were recorded. There was a general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to disappearance and ant activity. A census of spiders was made of coffee bushes with and without foraging Azteca, encountering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s and spide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zteca ants have potential as pests through their positive effect on scale insects, but also have potential as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through their negative effect on potential herbivores. Furtherm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 and spider densities suggest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predatory organisms, implying a more complicated food web structure than simply ants, homoptera and other herbivores.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基本配方实验、制备和生产应用研究,筛选出高氯微胶囊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该配方无沉淀、浮油、起皮和粘结现象,胶囊直径在10~30熘洌霞际跻蟆S酶门浞缴?.3%高氯微胶囊水悬浮剂持效期达25天以上。采用用不同倍液的3.3%高氯微胶囊水悬浮剂对落叶松毛虫幼虫和青杨虎天牛成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0倍药液防治落叶松毛虫幼虫,杀虫效果(死亡率)在80%以上;应用200、400和600倍液喷雾防治青杨虎天牛成虫,杀虫效果(死亡率)分别为85.23%、74.21%和66.59%。用该胶囊杀虫剂的200倍和300倍药液对落叶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大面积防治试验,杀虫率均在90%以上。表4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