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替诺福韦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胶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诺福韦酯胶囊治疗,均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2组临床疗效、临床不适症状改善情况、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A/G复常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A/G复常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较替诺福韦酯单独使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甘利欣胶囊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 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1 )甘利欣治疗组 2 2例口服甘利欣胶囊 3mg.kg- 1 .d- 1 ,每天 2次 ,疗程 3个月 ;(2 )对照组 2 0例口服一般护肝药包括肝泰乐、肌苷、复合维生素片等。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 型胶原 ( - C)、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 N)、丙氨酸转氨酸 (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 :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 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 ;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 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 - C、HA、LN水平分别为 (92 .9± 2 2 .6)、(91 .8± 2 4 .8)、(71 .6± 7.1 )μg/ L ;对照组分别为 (1 2 8.1± 2 0 .5)、(1 2 5.5± 2 6.5)、(98.6± 7.9) u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 ,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36例和对照组 40例。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每天 1次 ,同时予退黄、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 ;对照组除不用拉米夫定外 ,余同治疗组。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及好转率为 9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 .5% (P<0 .0 5) ;治疗组病死率为 1 3.9%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0 .0 % (P<0 .0 5) ;两组的 AL T、SB、P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ALB则明显升高 ,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 (P<0 .0 1 ) ;治疗组的 HBV阴转率及 HBe Ag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具有快速抑制病毒复制 ,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可降低病死率 ,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和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予以恩替卡韦与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Ⅳ、LN、HA和PC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及肝康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维肝冲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97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 5 5例 ,慢性 42例 )患者接受维肝冲剂治疗(维肝组 ) ,每次 1小袋 (含 1 0 g) ,每日 3次 ,疗程 8周 ,同时加用一般护肝药物 ;另选 49例急性肝炎作对照 (给予清肝利胆口服液和一般护肝治疗 )。结果 :维肝组对改善肝炎症状和体征 (包括乏力、纳差、口苦、恶心呕吐、肝大等 )以及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有明显效果 ,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 P<0 .0 0 1~ 0 .0 5 ) ,但对乙肝病毒标记物的转阴无明显效果 (两组比较 P>0 .0 5 )。两组在服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副作用。结论 :维肝冲剂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可改善症状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阿斯匹林治疗肺心病临床缓解期的效果。方法 :将 83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治疗组 4 2例和对照组 4 1例 ,两组在常规抗感染、祛痰、平喘、活血、减轻心脏负荷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坚持每晚口服阿斯匹林 1 0 0mg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85 .7% ,对照组为 6 3.4 % ,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病死率 4 .8% ,对照组为 1 4 .6 % ,两组差异无显著 (P >0 .0 5 )。结论 :长期应用阿斯匹林治疗肺心病临床缓解期高凝状态 ,有望从根本上改善肺心病患者心功能状态 ,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 180例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88例 )和对照组 ( 92例 )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具可比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 (脱水、吸氧、脑保护剂等 ,脑梗死尚予抗凝或降纤 ,大量脑出血尚予颅穿抽血 )的基础上 ,给予降温床降温 ,使体温降至 3 2~ 3 6℃之间 ;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存活 84例 ,死亡 4例 ;对照组存活 79例 ,死亡 13例 ,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 8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血软化灶、梗死软化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 14 .2± 4.4)分vs ( 2 3 .1± 5 .2 )分 ;( 10 .3± 6.5 )mLvs ( 2 8.0± 6.8)mL ;( 18.8± 7.5 )mLvs ( 2 8.4± 9.3 )mL ,P值均 <0 .0 1)。结论 :亚低温治疗伴高热的重症脑卒中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病情转归。方法将120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口服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安慰剂每日1次,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慢性重症肝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两组的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1例,发展为重症肝炎1例(1.7%);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2例,发展为重症肝炎8例(13.3%),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且治疗组重症肝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病毒量,促进胆红索下降,降低ALT,改善肝功能,对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SAH)的疗效。方法 :将 16 9例S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脑脊液置换治疗组 ) 84例与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组 ) 85例 ,对其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脑积水的发生率、血肿的吸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7.1%vs2 9.4 % ) ;(18± 8)dvs(2 7± 9)d ,P <0 .0 1];治疗 3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 [(3.4± 4 .0 )分vs (13.9± 4 .3)分 ,P <0 .0 1];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0 .5 %vs 6 5 .9% ,χ2 =9.15 ,P <0 .0 1) ;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4 .8%vs 14 .1% ,χ2 =4 .314 ,P <0 .0 5 ) ;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19.5 ,P <0 .0 0 1)。结论 :脑脊液置换治疗可促进SSAH患者脑内血肿的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和杰  李雪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5):475-475,47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另将 2 0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由专人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 ,同时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组患儿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无出血倾向。结论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缩短疗程 ,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 (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 )的疗效。方法 :9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32例 ,治疗组予口服益气维血颗粒 ,对照组予口服阿胶补血口服液 ,疗程均为 30 d。结果 :治疗组治愈 32例 ,显效 2 1例 ,有效 5例 ,无效 2例 ;对照组治愈 8例 ,显效 9例 ,有效 1 0例 ,无效 5例。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H c=1 2 .2 71 ,P<0 .0 0 1 )。未见副作用。结论 :益气维血颗粒对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联合消积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甲硝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消积颗粒,对比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VAS、局部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联合消积颗粒可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局部体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结合醒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 4例)用尼莫地平结合醒脑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2 9例)用尼莫地平单独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2 0例,有效2 5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控制1例,显效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 1)。在智能量表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实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或P<0 .0 1)。结论:尼莫地平与醒脑胶囊联合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掩蔽法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掩蔽法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 :掩蔽组采用纯音听力计的掩蔽声对 3 0例 (4 8耳 )耳鸣患者进行治疗 ,对照组 (2 2例 3 8耳 )应用维生素 B1 、ATP、维生素 B6 、西比灵等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掩蔽组 48耳 ,显效 10耳 (2 0 .9% ) ,有效 2 7耳 (5 6.2 % ) ,无效 11耳 (2 2 .9% ) ,总有效率 77.1% ;对照组 3 8耳 ,显效 2耳 (5 .3 % ) ,有效 16耳 (4 2 .1% ) ,无效 2 0耳 (5 2 .6% ) ,总有效率 47.4%。两组疗效相比 ,掩蔽组明显优于对照组(H c=9.616,P<0 .0 1)。结论 :掩蔽法是治疗耳鸣的一个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生素Bl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25)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双侧内关穴位封闭治疗,对照组(n=25)采用维生素Bl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c=10.77.P<0.01),且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得快(t=3.903,P<0.01),尿酮体转阴的时间也明显缩短(t=4.271,P<0.01)。结论:维生素B1穴位封闭治疗妊娠剧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林本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3):248-249,25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 2例用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按 0 .0 1mL/kg每 12h皮下注射。对照组 40例用传统中药血栓通注射液 75mg× 4支用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或生理盐水 2 5 0m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 1次。治疗时间均为 10d。 10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凝血功能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4.760 ,P <0 .0 5 ) ;两组患者在治疗 10d及 3个月后与治疗前对比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以治疗组改变更为显著。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凝血酶原时间相对延长 (P <0 .0 5 ) ,纤维蛋白原下降 (P <0 .0 5 ) ,而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快速、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服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37例服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 8例和实验组6 9例,两组均给予解毒剂、补液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在洗胃的同时给洛赛克首剂4 0 mg静脉注射,次日起2 0 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疗程为5 d;分别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第5天的胃液p H值、粪便潜血试验,治疗后第5天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5 .89±0 .6 6 ) ,对照组为(4.12±0 .71) ;治疗后第5天实验组胃液的p H值为(6 .0 5±0 .72 ) ,对照组的为(4.97±0 .80 )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1)。治疗后第3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31例,对照组为5 2例;第5天实验组粪便潜血阳性者2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治疗后第5天胃镜检查实验组正常的有5 8例,胃炎及十二指肠壶腹炎11例,胃溃疡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3、4 0、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1)。结论:早期应用洛赛克能有效地防治服毒患者洗胃后的急性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苦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苦参注射液,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显著,肝纤维化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常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注射液,有助于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外周单核细胞IL-10表达、调节机体促炎抗炎平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简称丙球 )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采用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球及单纯激素两种方案治疗 ITP。结果 :治疗组在血小板开始上升、血小板达峰值及出血症状控制时间 (t/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6± 0 .7) vs(4 .3± 2 .1)、(8.5± 1.8) vs(13.4± 3.5 )、(3.6± 1.6 ) vs(6 .8± 3.7) ,P均<0 .0 1]。治疗组显效 11例 ,良效 10例 ,进步 4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良效、进步、无效则分别为 9、15、4、1例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球可短期改善 ITP症状 ,提升血小板且安全性高 ,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开窗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且具备保留输卵管指征 2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4 2 ,术中应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 )和对照组 (n =13 4,直接用纱布压迫止血 ) ,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2 .3 4± 0 .5 8)vs ( 5 .79± 1.12 )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出血量 ( 5 .2 7± 0 .75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3 .5 6± 1.15 )mL(P <0 .0 1) ;观察组手术时间 ( 2 6.89±10 .74)min ,对照组为 ( 3 4.0 1± 8.47)min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术后 2d内体温 >3 8℃ 2例 ,对照组 11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用于输卵管妊娠开窗术创面止血效果显著 ,出血量少 ,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手术时间 ,副作用小 ,应用简便 ,费用少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