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豫南稻区水稻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缓/控释肥在豫南稻区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水稻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等量水稻缓/控释肥比施普通复合肥增加了水稻分蘖数,提高了水稻群体质量;增加了水稻在生育中后期,尤其是水稻灌浆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水稻有效穗、穗实粒数。施用水稻缓/控释肥水稻产量达到9233.3~9725.0 kg/hm2,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增产5.5%~11.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施用水稻缓/控释肥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效率分别高18.9%~22.9%、2.9%~5.9%。在豫南稻区施用水稻缓/控释肥能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水稻施用缓/控释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表明,施用缓/控释肥能平衡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水稻产量,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能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投入产出比比常规施肥高,经济效益好。在6种缓/控释肥中以缓/控1、2效果最好,其次是缓/控4,三种缓控释性肥料可对氮磷钾释放速率提供合理的调控,按照作物生长发育、需肥规律释放养分供水稻吸收利用,减少养分的损失,提高氮磷钾元素的利用率,适合在铜仁地区水稻作物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缓/控释肥在烟草上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推动缓/控释肥料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实现烟草简化栽培生产,提高品质,笔者总结了已报道的有关缓/控释肥料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在介绍缓/控释肥料概念、种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概述了缓/控释肥料在烟草上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料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烟叶钾含量;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提升外观和感官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最后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烟叶生产应用中的研究存在单一且不系统等问题,缓/控释肥生产及其产业化缺乏标准、钾肥的缓/控释难度大、包膜的材料成本高且易污染环境。对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当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缓/控释肥料的制造标准和在线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生产出廉价、无污染又能对钾肥有缓释或控释效果的新型材料是今后烟草专用缓/控释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黑色薄膜覆盖栽培下玉米获得高产的缓控释肥的适宜施用量,采用5个不同缓控释肥施用量的田间试验,进行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缓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以缓控释肥施用量60kg/667m2的产量最高643.66kg/667m2,增产7.9%,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株高、穗位高均随着缓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穗行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均随着缓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余的6个性状变化小。  相似文献   

5.
正5月28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缓控释肥十年发展峰会暨产业白皮书发布"在北京召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白皮书在此次峰会上首次对外发布。该白皮书的发布是缓控释肥10年产业发展在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的缩影,其对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 主区设控灌、干湿交替灌溉、传统灌水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副区设尿素一道清、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4种氮肥种类,研究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产量构成因素与氮素在结实期转运总量及其分配呈显著正相关。干湿交替灌溉和缓/控释肥均能提高干物质量、氮素吸收及产量并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施用缓/控释肥氮素表观利用率达42%~53%,相较于尿素一道清和传统的尿素常规运筹,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23%,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6%~71%,增产8%~19%。控灌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有效性高,保证足穗、促进重穗;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能保持氮素的高效释放,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从而提高稻株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淹水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无效分蘖减少,氮素入渗、淋溶降低,成穗率提高。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运转的表现,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为本试验最佳处理,能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几种缓/控释肥在宁夏淡灰钙土上的氮素释放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寻求合适的缓/控释组合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5个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几种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不施氮处理,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春玉米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同时也能显著促进地上部氮、根系氮和总氮吸收量,其氮肥利用率达33.9%~39.7%,较NPK平衡施肥(31.5%)提高了2.4%~8.2%。自研制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天数在65天左右,释放高峰在第32天前后;而商品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高峰在第17天前后,65天后依然有较高的氮素释放。因此,与商品包膜尿素相比,自研制缓/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周期有待延长,但其对春玉米生育前期的氮素供应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骅龙牌”缓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2013年在黄平县进行了缓控释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骅龙牌”缓控释肥的生育期与常规施肥一致,单产比常规施肥高21kg/667m2,产值比常规施肥高144.48元/667m2.  相似文献   

9.
3种水稻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比较3 种水稻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3 种水稻缓/控释肥A、B、C处理后水稻叶片叶绿素SPAD值、生物量、植株吸氮量、土壤有效氮、产量、氮素农学利用率等指标。结果显示:3 种缓/控释肥都具有较好的供肥能力,经肥料A、B、C处理后,与未施氮的对照相比,开花期土壤有效氮分别提高了39.79%、46.31%、43.05%,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34.72%、53.09%、41.38%;肥料A、B、C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5.0、22.9、17.8 kg/kg。3 种缓/控释肥均能明显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水稻植株氮吸收,从而促进水稻生长,提高其生物量和产量;一次性施用能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的肥料需求;3种缓/控释肥的综合效果优劣次序为肥料B>肥料C>肥料A。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豫北地区不同种类肥料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4种肥料(缓控释肥、长效肥、控释肥和缓释肥)及施用深度(10,20 cm)对花生农艺性状,氮、磷、钾积累量,SPAD值,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不同种类控释肥料均可改善花生农艺性状,提高花生养分的积累量和产量,改善品质。各施肥处理相比,百果质量、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无显著差异。缓释肥浅施时荚果产量最高,达7 083.5 kg/hm~2;缓控释肥浅施时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最大,荚果产量居中;缓控释肥深施出仁率最高,达70.2%,荚果产量仅次于缓释肥浅施,达6 861.2 kg/hm~2,花生仁产量达4 818.2 kg/hm~2。缓控释肥对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影响较显著,缓控释肥深施时比对照增产30.43%,粗脂肪含量增加5.18%;就施用深度而言,缓控释肥深施处理比浅施的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8.49%,9.54%和0.28%,粗脂肪含量增加4.76%,产量增加5.06%。因此,豫北砂质壤土区花生种植适宜深施缓控释肥,更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积累,进而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就国内外缓/控释肥料应用效果、施用方法做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缓/控释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效果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施用缓控释肥是缓解我国水稻生产中施氮量高、氮肥利用率低的有效措施。本文总结了缓控释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等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机理。适量减氮施用缓控释肥可保证水稻产量并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稻米食味品质。改进施肥方式,如采用侧深施肥或配施速效氮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未来应加强缓控释肥影响稻米品质形成的内在机理、缓控释肥稻田释放规律与水稻根系生长关系及缓控释肥两者混施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达到进一步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3.
正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就建议,国家进一步扩大缓控释肥补贴的范畴和力度,降低农民的应用成本,促进我国缓控释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全国缓控释肥推广工作会议上相关专家总结过去10年缓控释肥推广经验,一致认为,要在2020年前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广缓控释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张周 《种子世界》2021,(11):0129-0131
本文研究不同品种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性状·养分吸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中见了不同品种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性状·养分吸收及籽粒品质影响研究实验,实验中建立了常规施肥(方法①)、绿聚能复合肥(方法②)、中盐红四方玉米缓释肥(方法③)、金正大控释掺混肥(方法④)、鲁西脲甲醛复合肥(方法⑤)、辉煌灿烂控释型掺混肥(方法⑥)、不施氮肥(方法⑦)等 7 玉米缓控释肥,以明天 695 品种为实验品种,实验研究了不同缓控释肥方法对玉米产量性状·养分吸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而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绿聚能复合肥和鲁西脲甲醛复合肥的明天 695 玉米品种的各项性能最优,适合在玉米环控施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缓释肥施肥量对夏玉米氮积累利用和子粒产量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水平(6.75×104株/hm2、8.25×104株/hm2)下,以当地传统施肥量(750 kg/hm2)为对照,增加缓释肥施肥量(975 kg/hm2)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施肥量对夏玉米各器官及全株氮含量、氮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增加缓/控释肥施肥量明显降低了玉米空秆率(其均值较对照施肥量降低了20.0%),尤其是在高密度下空秆率比同密度低肥量处理降低了27.0%,单穗重也增加12.4%。缓/控释肥施肥量对产量影响虽然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高密度下增施缓/控释肥处理比对照产量增加15.0%,比同密度低肥量处理增加19.4%,经济效益也比对照增加12.3%。因此,在高密度种植(8.25×104株/hm2)下适量增加缓释肥(975 kg/hm2)更有利于挖掘夏玉米增产潜力,实现夏玉米节本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缓/控释肥侧条施用对水稻产量与农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侧条施用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自研制水稻缓释复合肥(SRF1)、商品铁杆缓释复合肥(SRF2)、自研制水稻控释掺混肥(BB1)、商品掺混肥(BB2)和农民习惯(CON)6个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性状的影响,并评价了其氮肥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为6622~10761 kg/hm2,收获指数为0.42~0.54,分别以BB1和BB2处理最高。与CON处理相比,缓/控释肥侧条施用可使水稻显著增产15.7%~18.0%(SRF2处理除外),空秕率降低0.5%~3.2%,同时提高了株高、穗长和穗粒数。缓/控释肥侧条施用下氮肥农学效率为15.6~18.4 kg/kg,氮肥偏生产力为45.0~47.8 kg/kg,分别显著高于CON处理的6.7 kg/kg和24.3 kg/kg。因此,缓/控释肥侧条施用能够改善水稻农学性状,提高其籽粒产量和肥料生产效率,值得在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化肥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目前缓/控释肥料的研究成为化肥研究的热点。对缓/控释肥料的类型、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缓/控释肥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缓/控释肥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用金正大控释肥料进行试验,探索缓控释肥料在花椰菜上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金正大硫酸钾型控释肥80kg/667m2,能增加花椰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适宜的密肥措施,是青贮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通过研究不同的密肥组合,探讨了青贮玉米庆红509适宜的种植密度及一次性施肥量,以寻找最佳的密肥组合模式。结果表明:密度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的影响表现为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在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在减小;玉米生物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开始下降;在所有密度和施肥量的组合中,以密度67500株/hm2,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60kg/667m2得到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最高,但从产投比看,产投比最高的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40kg/667m2,结合密度因素,产生最佳经济效益的组合是密度为67500株/hm2,施一次性缓控释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盆栽蝴蝶兰简易、长效施肥的问题,通过盆栽蝴蝶兰施用缓/控释复合肥试验,并与普通花卉专用肥、一种进口控释肥进行生物学效应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的处理较普通花卉专用肥处理以及不施肥的对照处理能明显促进蝴蝶兰大苗生长期的生长发育,并对蝴蝶兰花箭高度、开花品质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中控释期为6个月的花卉缓/控释复合肥对盆栽蝴蝶兰的生长发育、花箭高度、开花品质的综合作用最好,表现为该处理蝴蝶兰叶色浓绿、有光泽,始花期早,花期长花朵数多而大。该处理蝴蝶兰相应时期的面积、叶数、叶片鲜重、叶展、花箭生长中后期花箭高度、花期天数、花径长度、花朵数分别较进口控释肥增加1.7%、1.7%、1.9%、5.9%、1.7%、11.0%、7.7%和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