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茶史话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远古时期,一片繁茂的森林覆盖着大地。传说从中原来了一位古民族部落首领叫武夷君,他率领部落成员开山劈岭定居在闽北山区,一年春疫流行,不少部落成员吐泻不止,武夷君派人在“一线天”附近的蛸壁上采摘了一些树叶,煎熬成汤水喝了,倒很快治好了病。从此后,武夷君便发动部落成员大批栽种这种树,这就是后人啜饮并赞颂的“大红袍”等武夷岩茶。福建气候温和,又有大片丘陵山地。是茶叶的主要产区。早在唐代,闽北、闽东、闽南就已开辟了许多茶园:“一岭复一岭,一巅又一巅;排排为翠屏,行行连成片……”到了宋元,八闽各州郡普遍栽种茶树,其中以武夷山下的建州(今建瓯一带)、南剑州(今南平一带)为最多。元代统治者还在武夷山建造“御茶园”,所产武  相似文献   

2.
林蔚文 《农业考古》2002,(2):129-134
福建种茶、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光阴了。从现有的古籍文献记载看 ,唐宋时期福州的方山和闽北的武夷山即已名闻中外。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已经分别提到福州的方山之茶和建州的武夷之茶 ,称之为“其味极佳”。宋代在建州北苑建立御茶园 ,其茶列为贡品 ,于是武夷之茶名声大振于天下 ,上至宋徽宗 ,下至一些文人墨客 ,无不对其称赞有加。如苏东坡喝武夷茶后有“两腋清风起 ,我欲上蓬莱”之吟 ,范仲淹则以“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自古载”的诗句赞誉武夷茶为仙品。此外 ,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  相似文献   

3.
东南第一名山武夷山,连接闽赣两省,位于北纬二十七度零四十五分,东经一一八度零一分,全山外围一百二十余华里,平均拔海七百公尺左右,山之四面皆有水,人称“山环水转,水绕山行”。武夷山,丹山峰崖座座奇秀,而且不与外山连接,外山却对它拱卫衬托,为此这里形成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小气候”,极宣植茶,植岩茶……于是这块宝地先后被黎民百性、朝廷皇家相中,在此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皇家“御茶园”,更由于岩茶具有突出的饮用、药用、经济价值,因而身价倍增……从“御茶园”看饮用价值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写道:“先是建州贡茶,首称北苑龙团,而武夷石乳未著,至元设场于武夷,遂与北苑并称,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间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  相似文献   

4.
岩茶在武夷山的重要地位不容低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震中 《农业考古》2001,(2):328-330
无论走进农家、民宅、庵观、寺庙、宾馆、山庄、酒店、工厂、机关、学校……迎接你的将是一杯杯、热腾腾、香喷喷的武夷岩茶 ,使人立时感到一股股、浓烈烈、暖洋洋的盛情贯串身心。武夷岩茶已融入武夷山人的日常生活 ,注入武夷山人的接待礼仪。武夷山人普遍认识到 ,武夷山之奇秀甲于东南 ,之名冠海内外 ,之吸引天下客 ,决不可轻视武夷岩茶的巨大作用 ,它作为武夷山水“秀、拔、奇、伟、净、茶”六大自然景象特色之一 ,不是人为强加的 ,更不是文人墨客臆想的。有了它 ,自然景观更加五彩缤纷 ;有了它 ,武夷山水更加艳丽动人 ,诚然有了“三三秀…  相似文献   

5.
名山雄秀,佛茶味醇。游览武夷山四大乐事:“登天游、乘竹筏、赏茶艺、品佛(岩)茶。”游人们登上天游峰,远眺武夷风光尽收眼底;乘竹筏畅游九曲十八湾景色;观赏茶艺,武夷禅茶道馆是游人最为悠闲去处。一杯金佛茶在手,淡淡天然味,悠悠佛茶香,从而得以品尝武夷岩茶真味。为此,武夷金佛茶道,为游客奉献“武夷禅茶三昧”希望游人能以平和、宁静的心情,领略“茶佛一味”的真谛。武夷山之茶业,创始于山中僧侣仙道之流。茶与佛,因缘深长。查有史以来,寺院憎家,禅多茗仗,有释门必有佛茶。“客来不屑问丹井,惟企佛茶煮石泉”。(宋…  相似文献   

6.
巩志 《农业考古》2001,(2):324-327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中国武夷山 ,以其丹山碧水、秀峰奇茗著称于世。素有“风景秀甲东南、岩茶蜚声中外。”名胜与名茶 ,双绝于人寰。名山出名茶 ,名茶耀名山。武夷山古属建州 (今福建建瓯市 )位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流域。“茶笋满山 , 利通天下” ,( 2 ) 是建州的特色。福建之茶“以武夷之产声名最著” ,自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 3) 之誉。十七世纪武夷茶率先走出国门 ,是中国茶叶输向欧洲最早的茶类 ,欧人称颂 :“茶是治百病良药。”英国国会文献上最早记载中茶的文字就“Bohea” ,以“武夷”为中国茶叶之代称。十八世纪中期 ,瑞典…  相似文献   

7.
武夷茶史文献杂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茶史文献杂撷嘉兴博物馆陈行一“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是唐朝精于茶道的诗人徐夤,把武夷岩茶的独具风味和武夷山水的清奇秀丽联系起来的评语,山美水美茶亦美。的确,武夷山之所以名扬中外,不仅仅是它的山水秀美,风光奇丽,还因为它是清香甘...  相似文献   

8.
1987年余随上海市科协组织的疗养团赴福建武夷山疗养,在疗养之余,搜集有关“武夷岩茶”的史料,今择录一节于下: 盛产岩茶的武夷山,位于福建省东北崇安县境内,方圆一百二十华里,重峦迭嶂,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中,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胜。自古以来是旅游、疗养的胜地。武夷山不仅风光优美而名扬五洲,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盛产“武夷岩茶”而饮誉世界。武夷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味兼红、绿茶之长。所谓“绿叶红镶边,看方称上乘;其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其味甘泽,而气馥郁,无绿茶之苦涩,有红茶之浓艳而名驰中外”。历代著名诗人,对武夷岩茶有众多赞赋。如宋代范仲淹的《章岷从事斗茶歌》曰:“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  相似文献   

9.
巩志 《农业考古》2002,(4):335-336
黄干 (115 2 - 12 2 1)字勉斋 ,闽三山 (今福建福州市 )人 ,宋理学家朱熹四大弟子之一 ,配享庙祀。曾知安庆府事、制置司参议 ,主管建宁府冲佑观。晚年 ,隐居武夷潜心闽学研究。编著《朱子行状》以“绍道统、立人极 ,为万世宗师。”最高度评价了一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德行。南宋熹定九年 (12 16 ) ,宁宗皇帝平反昭雪“庆元党禁”冤案后 ,为表彰朱熹弟子黄干弘扬师道 ,为师伸张正义的精神 ,鉴于朱子讲学武夷、倡道东南 ,时以武夷茶穷理、品茗论道的“理而后和”的主张 ,按宋代宫廷最高的茶礼以贡茶赐与臣下的惯例 ,特赐武夷山茶园一片。黄干构舍…  相似文献   

10.
1999年4月17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娜·阿姆加德一行9人,专程前来武夷山观光。下午四时来到九曲溪畔御茶园品尝岩茶之王——大红袍。我遵照市政府的安排,负责给女王介绍武夷茶文化。现将女王品茗观景交谈的一些片断纪实如下:时值“清明”时节的天气,春雨纷纷。四月十七日从凌晨起,整天阴雨绵绵。“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武夷山经“重洗仙颜”,格外清新秀丽。烟雨中若隐若现的群峰,真个是“崖崖壑壑竞仙姿”,妩媚动人。女王一行来到御茶园后,即登上茶艺大楼二层品茗阁,茶艺小姐热情殷勤接待女王一…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作为重要的岩茶产地,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茶园建设与栽培等技艺有着独特之处。本文通过总结武夷茶园建设与管理的经验,阐述了茶园建设和茶树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武夷君与武夷茶《武夷山志山记》载:昔有神仙降此山。曰:“予武夷君也,统录群仙,罗馆于此,故而得名。”《武夷茶歌》云:“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故而武夷山流传着这样的古老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在这“丹山碧水”的地方,峰峦岩壑,秀拔奇伟。清溪九曲,流出其间。这里峰岩交错,怪石磷峋,翠岗起伏,溪涧纵横。新石器时期就有闽族先民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刀耕火种的原始劳动生活。有一年,“越击楚亡国”,越贵族四处外逃。从中原来了一支部落,逃亡到这里。他们披荆斩棘,开山筑舍…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赞道:“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岩茶,首创于一千六百多年前唐代山中古刹名观的和尚道士之手,初为药用,后作居家待客、迎亲款友之饮料,没有人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纯属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征为贡品以后,特别是“御茶园”的诞生,更使岩茶声誉与日俱增,从此山人开始争相求利,漳泉两地茶商也接踵而至,利用廉价劳力,炸石砌堤,圈地为园,培土种茶,买山办厂,开创“采制运销”一条龙经营活动,于是武夷岩茶变成茶商盈利追逐的目标,鼎盛时期,星村赤石两地,官道船埠,车水马龙,茶船穿梭。到了清  相似文献   

14.
武夷茶在宋代属建茶范畴,随北苑龙田凤饼附纲入贡。明赵孟从《茶场记》载:“武夷仙山也,岩壑奇秀,灵芽茁焉,世称石乳,厥品不在北苑之下。”又云“月团云腴哪易得,山野市井偏。”唐宋时期,武夷山林深地辟,交通闭塞,茶叶不能直接入贡,故名不扬。追至元朝大德五年(1301),诏创皇家培局(后改称御茶园),初“岁贡二十,茶户凡八十”,此后茶叶贡额逐年递增,从二十余斤到200O饼,从此,武夷茶“遂驰名天下”武夷御茶园创立,设采茶官和监制官;但设茶户来茶以进,民间大受骚扰。地方官吏乘机擅增茶租,索取茶礼;蠹役、胥丁肆意…  相似文献   

15.
新秋八月,晴空万里,碧水丹山,格外秀丽;武夷岩茶分外馨香。为配合南平市’98武夷旅游月活动,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五届武夷岩茶节暨武夷无我茶会,已于8月18日在风景秀拔雄伟的大王峰山麓隆重举行。武夷山到处洋溢着节日盛会的喜庆气氛。参加这次盛会的有省、市领导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茶侣共400多人。与会者通过“茶之旅”观赏武夷茶艺,参加无我茶会和母树大红袍茶叶拍卖,以及游览武夷山水风光,攀登号称华东屋脊、海拔2158米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等活动,个个为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而赞叹,为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神韵而倾倒。通…  相似文献   

16.
袁枚游武夷品岩茶志茗斋武夷岩茶是福建乌龙茶类的珍品。臻山川英灵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闻名遐迩,享誉天下,倍受文人学者、中外游客赞赏。来到武夷山品尝岩茶,是一种极富诗意雅兴的赏心乐事,名人学者非常崇尚这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清乾隆年间,浙江杭州著名...  相似文献   

17.
武夷草木蒙茸、峭拔奇巧之地,有“无边空翠扑衣寒”的妙镜,也多方外高士和隐逸茶人,其中,李卷可以算是一位非常标准的知行合一的茶中隐士。《武夷山志》中有一篇佚名的明人游记,说丁未年间,“适有山中人李子来顾”,邀请作者前往武夷一游。作者听得武夷风景殊美,很是动心,便践约前行。一行人游到五曲云窝附近,作者想到李子便住在那里,于是造访其庐,而李子也热情迎出,慰劳一番后更是亲自作导游,引他们遍观武夷。且说云窝附近就是武夷名迹之一的茶洞,当日他们也进茶洞看了一看,见“地载微土,宜茶,时茶方吐甲,而桃李问花………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茶叶示禁碑福建武夷山市容华良骅武夷山云窝石沼青莲亭下,竖立着一块清代保护武夷茶的示禁碑,高1.85米,厚约0.10米,碑文字迹,清晰可辨,属崇安县1959年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名山,必产灵芽”。武夷山所产之武夷茶以其色泽澄亮,香气馥郁...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茶王——武夷山大红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华 《农业考古》2006,(2):296-300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武夷名丛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声誉,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中国茶王”。其品质优异,历来倍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乌龙茶     
福建乌龙茶芬芳醇厚,又有提神醒酒、防暑辟邪等功效,因而驰名中外。日本人誉之为“健康与幸福之茶”。厦门、台湾、闽南、潮州、汕头一带人民最喜爱乌龙茶,视为款待客人的上品。福建各地“台湾同胞旅行社”每次迎接旅居海外的台湾同胞到休息厅时,首先端出一杯热腾腾的乌龙茶招待亲人。同胞们喝到热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到格外温暖和亲切。福建乌龙茶以武夷山和安溪县出产的最出名。武夷、安溪茶区,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这种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最适宜种植乌龙茶。乌龙茶的品种繁多:有武夷大红袍、奇种、老丛水仙、三印水仙,以及安溪县的铁观音、黄金桂、一枝春、色种、茗香、乌龙,永春的佛手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夷大红袍和安溪铁观音。在去年秋季广交会上,仅铁观音一项,就和日本成交一百三十多吨。30年来,闽南各地山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