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进行外来有害杂草薇甘菊的防除以后,热带亚热带经济园林和林地中的薇甘菊容易再次发生危害,成为薇甘菊防除的一大难题,防除后及时种植其他覆盖植物是减少薇甘菊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为寻找在经济园林和山林等荫蔽或半荫蔽环境下,能有效覆盖地面并且减少薇甘菊发生的植物,分别选择果树下的阴地和光照充足的阳地2种类型地块,用薇甘菊和甘薯进行1∶1人工混种,比较薇甘菊和甘薯在不同光照地块上的生长优势.结果表明,阴地上甘薯的长势超过薇甘菊,阳地上薇甘菊的长势则强于甘薯,因此在具有荫蔽条件的地块上栽种甘薯,能起到抑制薇甘菊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述薇甘菊在国内的命名情况,总结薇甘菊在国内的主要入侵地段,分析了薇甘菊入侵生境的生态限制因子,以此来探讨和预测薇甘菊在国内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有效控制薇甘菊的生态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替代控制技术是当前具有生态、安全、经济优势的一种防治措施,根据物种相似的生长需要,利用红薯生长优势覆盖薇甘菊生长空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达到减轻薇甘菊危害及避免迹地薇甘菊残根再生的目的。本文在介绍红薯和薇甘菊生育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红薯替代控制薇甘菊栽培技术,以期为薇甘菊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薇甘菊在深圳湾的入侵路线及其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入侵深圳湾沿岸的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野外调查及室内年龄结构的分析,对薇甘菊的自然状况、生境特点、入侵路线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深圳湾的蔓延过程.发现深圳湾沿岸薇甘菊的入侵,是由于中华民俗村的建设,从外地带来的薇甘菊种源,通过中华民俗村逸散到深圳湾.深圳湾地区的拦海造田使海水退...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薇甘菊在海南岛的分布状况以及明确其在海南岛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实地踏查,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岛内薇甘菊的生活环境。结果显示:(1)海南岛有110个薇甘菊生长点,分别分布在海南省的18个市县,并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2)薇甘菊在低海拔的路边、林边和水边最为常见;(3)薇甘菊常伴随禾本科、菊科、豆科和天南星科植物出现。海南省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为薇甘菊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踏查研究可以明确海南岛薇甘菊分布现状,为薇甘菊在海南省的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5种植物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作为溶剂对云南省薇甘菊发生地伴生的常见本地物种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和外来物种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以及农粮作物红薯(Ipomoea batatas)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后将各提取液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营养液培养薇甘菊幼苗,12 d后测其对薇甘菊幼苗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均能抑制薇甘菊幼苗的生长,且彼此间存在一定的差异.5种植物化感作用的综合抑制效应总体表现为:空心莲子草>异型莎草>三叶鬼针草,水蓼和红薯对薇甘菊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相似,但强度明显弱于前3种植物;不同供试植物的水提取物对薇甘菊幼苗新增质量的受抑制程度均大于茎长和根长的受抑制程度.说明入侵地许多与薇甘菊伴生的物种具有抑制薇甘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其中外来种群的抑制作用总体强于本地种群.  相似文献   

8.
宝安区通过开拓创新薇甘菊防治机制,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了解宝安区近年来薇甘菊的动态变化、防治成效和防治工作机制创新的情况,总结薇甘菊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找出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和缺点,提议改进方法和措施。通过分析研究,宝安区薇甘菊防治机制的不断创新是薇甘菊防治工作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东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地区,分布较广,入侵范围较大。至今,薇甘菊几乎覆盖广东全省各地区,对广东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巨大的危害。薇甘菊的防治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3种手段。化学防治是现今防治薇甘菊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草甘膦、2,4-D、灭薇净等。在生物防治方面,常用防治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薇甘菊蓟马、艳婀珍蝶、安婀珍蝶、小衰蛾、紫红短须螨、菟丝子等。在利用方面,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用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薇甘菊水浸液、茎叶覆盖和不同种植密度对盆栽橡胶树小苗生长和橡胶树小苗与薇甘菊叶绿素荧光特性来研究入侵植物薇甘菊对橡胶树小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橡胶树和薇甘菊间的化感与竞争潜能。结果表明,薇甘菊鲜样水浸液0.25 g/mL处理6个月后对橡胶树籽苗芽接小苗的茎围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小苗的株高生长无显著作用。薇甘菊茎叶覆盖处理6个月后对橡胶树芽接小苗茎围增量显著高于种植薇甘菊1株处理,而与其它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在处理后3和9个月,各处理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也反映了薇甘菊水浸液0.25 g/mL和薇甘菊覆盖处理的橡胶树小苗光合效率高。因此,在试验的时间内和条件下,薇甘菊植株对橡胶树小苗还未造成不良影响,薇甘菊水浸液和茎叶覆盖能促进橡胶小苗生长,生产上可以用作有机绿肥,但必需晒干以免造成入侵危害。  相似文献   

11.
该农药是利用中草药为原料、经科学配制加工而成的新型杀虫剂,对人畜低毒、无残留,对环境安全,对多种害虫防效显著;对成虫、卵、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农药.  相似文献   

12.
金冠一号是以自交系02-63为母本,以02-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类型,成熟果实粉红色,稍有绿果肩,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00 g左右,抗病毒病、叶霉病,耐早疫病,耐低温弱光,中熟,生育期110 d左右,每667 m2产量7 300 kg以上,适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野生大豆3a的生长性状观察和综合利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天津野生大豆野生性极强,粒小,色深,荚多,炸荚率、硬实率高。2.具有极强的生长竞争性。出苗早,茎长,分枝多,种子休眠期长。3.根系发达,根瘤出现早,数量多。4.具有同杂草竞争的能力,可抑制杂草生长。5.可用于改良和培肥土壤。6.营养体粗蛋白含量高,产量中等,可作为一种潜在蛋白青饲。  相似文献   

14.
全国荷花展览自1987年以来,已经举办了19届,在此二十年大庆之际,我们在感受、感动中,深深体会到全国荷花展览就是荷花分会的务实圆心软件,是在大家的关爱、激情中走过来的,是荷花分会传统的“创意”品牌。她经历了三个大转折,三次大跨越;呈现了一个新的文化符号;引邻了荷花学科的前沿发展;提供了行业振兴的宽阔平台;推动了荷花文化的扩张雄心;蕴藏了水生植物整体发展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丁香耐寒耐旱,适应范围广,树形优美、花期长、味香;具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通过人工引种驯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树种培育技术简单,后续生长良好,在西宁及海东各县均可进行引种育苗和庭院绿化,是一种具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16.
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番13号(原名新红3号)是利用92-79和加洲汁用配制的中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固形物含量高,产量比对照新番4号增产13.14;,高抗TMV,耐CMV,做为抗病毒病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7.
道德困境是道德价值的不稳定状态,既有新与旧的交替,也有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既有善与恶的难分,也有是与非的不明;既有社会价值导向与社会生活各方面运行规则的冲突,也有不同社会生活领域间价值取向的矛盾;既有社会价值体系整体的混乱,也有个体价值观的迷惑。从道德困境的产生和存在的规律看,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一种常规,道德困境的存在是对道德信仰的期待,是对制度伦理建构的吁求,同时内涵着道德自身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余甘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是我省重要的野生经济林木,数量多、分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树皮和木材也很有用途,它不仅耐干旱瘠薄、保持水土,是干热河谷的主要树种,而且也是低海拔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经济效益高,可以综合利用,值得大力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钱松为松科金钱松属、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属裸子植物,属于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更是四大植物活化石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公园树种之一,是重要的珍贵用材与较高药用价值的树种。在研究裸子植物松科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介绍了金钱松的生物学特征、自然分布及生态习性,总结了金钱松播种、扦插、嫁接等繁育技术要点、应用价值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为金钱松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少籽多抗西瓜新品种福祺早抗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祺早抗3号西瓜是以自交系QH-18为母本、自交系QA-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大果型一代杂种,全生育期105d,果实发育期32d。植株生长势稳健,分枝性强,易坐果。抗枯萎病、炭疽病,耐重茬。果实长椭圆型,果型指数1.40,果皮花皮,底色绿,条带清晰,果面光滑,果皮厚1.2cm,果皮硬,耐贮运。单瓜质量8~10kg,产量平均40 136kg/hm2。果肉大红,肉脆汁甜,果实中心含糖量为11.04%,边糖为8.19%,少籽,种子卵圆形,深褐色,千粒重60g。2010年5月通过河南省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