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气候因素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小麦就能获得增产;弊大于利,则形成减产或造成绝收。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应变栽培管理措施,已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主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国普遍栽培的一种农作物,通过小麦制成的淀粉等等农副产品已成为我国主要口粮之一。在我国,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一直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是提升区域小麦产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本文章有鉴于上述研究内容,对小麦高产增产优质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合理、有效地探析,以期为我国小麦种植技术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5.
6.
小麦是禹城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4.6万hm2以上,小麦收成的丰欠对全年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为此该市牢牢抓住小麦生产不放松,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小麦持续增产提供有利保障。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从培肥土壤、优良品种利用、科学施肥、构建高产群体、防倒防冻抗逆栽培、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阐述淮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以指导小麦的栽培。 相似文献
8.
小麦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与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系统探索农作物病虫害持续控制策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2002~2007年在云南省玉溪市进行36组小麦蚕豆间作与单作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各组试验小麦蚕豆间作比单作对主要病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控制效果,尤其对蚕豆赤斑病和蚕豆斑潜蝇控制效果显著,而且因间作很好地改善了小麦和蚕豆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了蚕豆叶片面积,从而明显地提高增产和增收效益。间作对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蚕豆赤斑病的控制效果分别为3040%~6355%,2560%~4936%和3151%~4568%,对小麦蚜虫、蚕豆斑潜蝇、蚕豆蚜虫的控制效果分别为2300%~3720%,1540%~6400%和1740%~2520%;增加蚕豆单株叶面积8533~57492cm2,增加蚕豆单株根瘤生物量153~727g;增加小麦产量028~063t/hm2,提高蚕豆产量214~572t/hm2,提高经济效益2246%~3425%。 相似文献
10.
11.
锰肥对小麦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锰肥试验表明,拌种、喷施和底施都能增加小麦产量,其增产模型为二次三项式。施用锰肥可以提高小麦体内的含量,并向穗部转移,增进小麦对氮的吸收,并转移到子粒中,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小麦追肥中,每公顷施沸石300kg(碳铵:沸石=2:1),增产小麦660.0kg,增产率13.77%,秋播小麦镀肥碳铵中掺入沸石1500 ̄2250kg/hm^2,当季增产492.8 ̄1435.5kg/hm^2,增产率9.66% ̄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 ̄20%,第三年持续增产4% ̄20%,三年共增产小麦1734 ̄3679kg/hm^2,实验表明沸石具有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社旗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丰欠,直接影响着城乡人民的生活。因此,夺取小麦持续增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社会政治大局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近年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的实践,来浅析社旗县小麦高产跨越的有效途径。一、小麦增产潜力巨大2007年以来,县农业局在桥头、郝寨、李店、兴隆、城郊、朱集、唐庄、大冯营等乡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示范100多点次,从0.2~0.33hm2的地块到联片百亩方,从科技示范户到科技示范村,大力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施肥新配方,防病治虫新技术和种植新模式的四新小麦高产新途径。5年来小麦高产攻关实践证实,社旗县绝大部分土地小麦是可以实现每667m2产500kg以上高产目标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温县小麦生产的主要成效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滔滔黄河,北依巍巍太行,在发展小麦生产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温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是全国闻名的小麦高产县,1991年率先实现了全国黄河以北第一个小麦吨粮县,1996年实现了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县。2006年,该县祥云镇1hm2小麦高产攻关田每667m2产量达717.2kg。2008年,祥 相似文献
15.
16.
对影响淮北小麦产量不稳的气候、品种布局与栽培技术等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淮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的技术途径主要是抓住早茬麦总结出抓好早葜麦的关键技术是调整品种布局、适当扩大弱冬性品种种植比例,充分利用9月份的降水、抑墒播种早葜麦,降低播量,N、P、K平衡施肥和科学灌水。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多点次的详实调查,对社旗县2022年小麦出现历史罕见的高产和超高产现象给予诠释,全县93.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03.23 kg,比前3年平均亩产457.91 kg,增产145.32 kg,增产率31.74%,并出现了亩产905 kg的超高产典型。分析高产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小麦高产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如多抗高产新品种推广普及率在90%以上,化肥减量增效配套施肥新技术应用面积在80%以上,深耕或深松3年累计推广面积60%以上,抗旱浇水面积50%以上,小麦生长期适时防治病虫害和喷施高产套餐面积90%以上;二是光温充足、雨水分布有利于小麦多成穗、成大穗和增粒重,成产三要素数值都大幅提升,造就了历史罕见的大增产。同时提出了小麦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春季小麦病虫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是病虫害始终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春季优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春季优质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但是病虫害始终是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春季优质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高优质小麦的商品性,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现将春季优质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产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增产机制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生产实践,结合小区试验结果,运用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资料,对该项技术的增产机制、推广意义、栽培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推进新技术的交流与借鉴,促进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