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玛曲县高寒草地的退化、超载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及气候变化等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人工草地、牛羊舍饲育肥、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优化畜群结构和放牧强度等实现高寒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南高寒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甘南高寒草地退化、超载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采用建立人工草地、修建牲畜暖棚并进行牛羊舍饲育肥、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优化畜群结构和放牧强度等措施,是实现甘南高寒草地畜牧业和谐发展与草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协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青藏高原东部甘南州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家畜放牧方式和草地利用的现状,主要从放牧时期、放牧强度及划区轮牧3个方面阐述了该地区放牧草地的优化控制及其合理利用的方法,为当地高寒草地的生态恢复和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无节制的索取、掠夺,导致江河源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草地生产与家畜之间供求矛盾突出;超载过牧及鼠虫害严重、草地严重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抗灾保畜能力差;高寒草地畜牧业理论研究不足、缺乏高质量的示范区。针对该地区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应当做到:①加强天然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②发展季节畜牧业、加快畜群周转;③建植和利用已建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和育肥;④优化家庭牧场生态结构及生产模式;⑤建立建全草地资源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⑥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及技术体系的示范区;⑦加强牧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青藏高原东部甘南州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家畜放牧方式和草地利用的现状 ,主要从放牧时期、放牧强度及划区轮牧 3个方面阐述了该地区放牧草地的优化控制及其合理利用的方法 ,为当地高寒草地的生态恢复和高寒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退化高寒干旱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高寒干旱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的加剧,放牧草地的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植被群落多样性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长期的放牧利用过程中,草地群落的优势物种由原始的赖草、早熟禾逐渐演变为紫花针茅,其伴生种也发生了明显的相互更替。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及均匀度都明显的随之降低,而群落的优势度逐步增大。而围栏封育的草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低于适度放牧利用的草地。因而,对于高寒干旱草地,适度的放牧利用有利于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提高,过度放牧势必导致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长期的围栏封育并不利于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阿合奇县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利用线性规划优化配置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针对生产利用的不同阶段,提出了现阶段全年放牧,冷季(150 d)补饲与8 667 hm2人工草料地建成后暖季(210 d)放牧,冷季(150 d)舍饲和部分放牧的优化利用模式.系统调整后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两种资源配置模式与现状相比人均收入分别提高66.2;与93.7;.为逐步实现由四季游牧向暖季放牧,为冷季舍饲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海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草原面积辽阔,地形复杂,草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人们仅把草地做为单一的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地,草地过度放牧利用,导致草地退化,生产能力低。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不断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本文在阐青海省草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草地恢复生产力的途径,提出了草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年来在亚热带低山丘陵区的生态条件下,建植人工草地面积颇大,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因草地管理粗放,草地利用不轻则重,经济效益不高.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对人工草地放牧利用,杂草侵入与防除,封育更新等问题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管好用好草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种草养畜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城县可供草食畜利用的牧草种类丰富,但草地畜牧业仍以传统、粗放型畜牧业经济为特征,表现为自由放牧,草山、草场掠夺式使用,只用不管,草场退化严重,主要草食畜牛长期混群放牧,早交、近交、乱配现象严重,品种退化,个体偏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低,导致畜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不快。本文对江城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草地资源是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共和县草地资源受超载放牧、鼠害严重、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草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完善基础设施,是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工草地是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发展人工草地既保障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又改善生态环境,还增加农牧民收入。该文对开展人工草地建设的牧草品种选择、地面处理、施(追)肥、播种、除杂、病虫害防治、利用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喀斯特高寒山区农牧民群众建植和利用人工草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放牧作为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对土壤细菌的生长、活动、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区放牧是主要的草地利用方式,而放牧条件改变引起的生境变化成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因子。目前关于放牧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结论并不统一。采用Hiseq高通量测序对放牧梯度下西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检测发现: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在中度放牧下最高,而均匀度没有显著变化。其优势物种相对丰度随放牧强度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Pseudonocardia、Sporosarcina、Thermomonas相较于中-弱放牧梯度在强放牧强度下相对丰度增大,而Rhodoplanes、Microlunatus在强放牧作用下相对丰度表现为减小。门水平上细菌类群间相关性随放牧梯度而变化,且细菌群落结构和位置在不同放牧强度下显示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10年来,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建植人工草地初具规模,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但因草地利用过重,部分草地出现退化.作者在鄂中丘陵区建植面积较大的苇状羊茅草地上,初步进行了放牧强度试验.试验表明:牧草生长季放牧率为1.8亩/只,草地利用率60%为较适宜的放牧强度,既能维持稳定的草地初级生产能力,又能控制苇状羊茅老化,供羊只获得较高的增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放牧时段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和生物量的影响,对青海省海北高寒草原的连续放牧地、暖季放牧地以及冷季放牧地进行群落调查、样品采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常年连续放牧相比,暖季放牧和冷季放牧显著提高高寒草原的群落高度、群落盖度和代表性牧草高度;季节性放牧较常年放牧显著增加禾本科生物量、莎草科生物量、地上总生物量和优质牧草产量;地下总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冷季放牧暖季放牧连续放牧,其中冷季放牧显著高于常年放牧;冷季放牧地的草地生产力显著高于常年放牧地,但与暖季放牧地的草地生产力差异不显著。在海北高寒草原地区,采用季节性放牧有助于提高高寒草原群落高度、盖度和草地生产力。可以适当鼓励牧民进行季节性放牧,促进天然草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甘南州草地生态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是畜牧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是决定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甘南州草地生态在靠天放牧、粗放经营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正在发生逆向演替,已对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作者在对甘南州草地生态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有高山草甸土295.8万hm2,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62.2%。高山草甸草场耐牧性强,牧草适口性好,但放牧时间短,草畜矛盾突出。通过确定牧用方向、统一规划、调整畜群结构、以草定畜、认真落实草畜双向承包责任制等途径,可促进头数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转变,保证高山草甸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天然草地面积最大的草地类,高寒草地植被大约占到了达日县草地总面积百分之六十四,高寒草地理载畜量是整个达日县天然草地理论载畜总量百分之八十,平均每公顷能够产鲜草2955千克,所以,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草地畜牧业的主体,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不断对生存空间进行开拓,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及草地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导致达日县部分天然草地受到了严重的退化。为了对达日县高寒草地进行保护,制止高寒草地植被的退化,保持以及恢复草地原有生产力,使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达日县果洛州的实际情况,对高寒草地植被退化成因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人工草地在解决天祝县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介绍了一些当地人工种草的适宜草种和品种,提出发展人工草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县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因此:发展草地畜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来支援;草地是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两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草地畜牧业是检验草地建设的一面镜子,草地建设可以充分地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中表现出来。认真落实草畜生产管理责任,积极开展草地建设,开展草地区域治理,加强草地畜牧业科技工作和切实增加投入种草养畜,是为我县草食畜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