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山地栽桑,开辟新桑园,对恢复和发展蚕丝生产,支援我国国家社全主义工业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国家规定:“凡恳殖公有荒山荒地栽植桑树,有永久土地使用权。并在桑园没有收益前,免征农业税。在收益不多的一定时期内,酌减农业税。而且山区桑园税率一般低于平地桑园。”等奖励政策。所以,在不与粮棉争地增加生产情况下,能够适于栽 相似文献
2.
本人对“桑苗扦插试验”一文的意见如下: 一,用袋接法以嫁接—年生或二年生实生苗时,把剪下来的带部分主根的茎干作为扦插材料,以再培育实生苗的办法,在本省海宁县一带老苗区,早已为劳动人民应用了。因此我认为倪同志等所介绍的扦插桑苗方法,可以说是老苗区原有老经验的推广和试验的重复。不能说成“是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1、四川及我市,从六十年代以来,蚕桑生产的发展基础,主要依赖于“四边桑”,并以队营为主,专业队护桑、专业户养蚕,集中售茧,小批量生产.因而.当时蚕茧单产较高,居全川及我市首位,我县团碾乡当时出现养蚕技术高产能手、省人民代表陈华超,具有专用标准蚕房、专用设备,有一定的规模效益.由于生产责任制变化以后,树随地走,承包到户,出现了大量养蚕护桑新手,“四边桑”已被大量出现的成片桑、大行间作桑、小桑园和专业栽桑大户的规模经营、规模效益所淘汰.如何振兴我县蚕业,已成为科技工作者研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从60年代以来,蚕桑生产的发展基础,主要依赖于“四边桑”,并以队营为主,专业队护桑、专业户养蚕,集中售茧,小批量生产。因而,当时蚕茧单产较高,居全川及我市首位,我县团碾乡当时出现养蚕技术高产能手、省人民代表陈华超,具有专用标准蚕 相似文献
5.
对您报第二卷第三期所刊韩惠卿先生译“缫丝鼓轮的性能测定”一文,我们的修正意见如下:1.名称方面:文中所译出的名称是很有问题的,如把“惯性矩”错译成“惯性重心”,把“轴承”译作“轴受”,“重力加速度”译为“重力的加速”……等等。 相似文献
6.
7.
8.
日前读到贵刊1991年第4期封四所刊《进口澳大利亚绵羊“红眼病”的发展与控制》一文,发现其中有不实之处。作为该次绵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防制方案的制订者及发病高峰期的治疗者,有责任更正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镇安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全县地形起伏、山高坡陡,地面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1.48亩。由于土地瘠薄,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治穷致富的主要途径是发展付业、开展多种经营。这里地处我国季风气侯区的西北边缘,南方的暖气团深入这里威力已经大减,北方又有秦岭作为屏障,西北的寒流也不易侵入。全年气侯温和、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1.5~13℃,其中4…10月平均气温在18.5℃;年降雨量800多毫米,其中4~9月达639毫米。从地理、气侯及经济等各方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对“辨证论治之我见”一文的商榷时维静(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辨证论治之我见”一文,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年第3期“学术讨论”栏。以下简称《辨》。原作者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兽医理论体系的精华之一,但并非尽善尽美。辨证论治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1985年第六期《饲料研究》刊登了我写的“高营养玉米”的科技信息,仅一个月,就收到读者来函20余封。为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变为生产力,现将读者所提问题综合回答如下:问:种植高赖氨酸玉米有何发展前途?答:高赖氨酸玉米又叫高营养玉米,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具有人类及动物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及蛋氨酸等,其蛋白质的品质与牛奶蛋白相近。这种玉米有粉质特性,加工后可制作代乳粉和多种精细食品。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蚕桑生产发生了由队营变户营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变化后的新情况,我区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了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发展“两户”、建设蚕桑基地,以及发展立体农业与商品生产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将栽植单一的“四边桑”调整为“四边桑”、“小桑园”、“大行间作桑”相结合的栽桑路子,选择较适宜于桑树生长发育的土质,栽 相似文献
16.
<正> 桑树“一步成园”是发展蚕桑生产的一种快速丰产的栽植型式,有着投资少、成园早、效率高的特点。我们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根据我们邳县的情况,对桑树嫁接体“一步成园”栽培技术有如下体会:一、建园土地准备:栽桑要合理布局,选择土质肥沃、能灌能排、方便管理的地块,每亩施用土杂肥3~4米~3作底肥,土地要深耕细耙整平。二、嫁接技术:在春节前分期分批办好嫁接技术培训,提倡一根多接,穗条要准备充足,随剪随用,枝条要充实无病虫害,冬芽要饱满无损伤。1.嫁接时间:根据嫁接数量,量大宜早动手,量少可稍晚,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利用早春农闲时间,将砧木苗挖出,洗去泥土进行室内袋接。 相似文献
17.
《蜜蜂杂志》1990年第7期刊登章楠同志写的"即便真实,也毫无价值"一文,针对"蜜蜂尸体营养成份"(载《蜜蜂杂志》1989年第4期),认为蜂尸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我不同意这种说法.章楠同志提到《蜂箱与蜜蜂》一书中记载:"约有90%的老蜂是在采集工作中死在 相似文献
18.
我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宜桑宜蚕,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蚕、种、茧、丝、绸生产已具雏形,但蚕茧生产基础十分脆弱,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为尽快建设蚕茧基地,实现规模经营,区委、区府组织干部考察学习了南充、武胜、绵阳、三台、盐亭等地发展蚕茧生产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对发展蚕茧生产在我 相似文献
19.
吕效吾先生的“读绵羊学后的几点意见”一文,曾发表于1959年原“中国畜牧学杂志”第六期。李静涵先生于1960年1月6日寄来此文时,该刊已并到“中国畜牧兽医”。故此文随请前“中国畜牧兽医”编委会处理,并考虑在该刊发表,但不久该刊也停止出版。至此,该文积压至今,未能发表。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将该文发表于本杂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