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永安1号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一代南瓜杂交种,200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2001—2003年参加陕西省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同时在陕西、甘肃、河北等地试种,比对照小磨盘成熟期早25d(天)左右,总产量高17%,铬含量高出4倍。  相似文献   

2.
优质,早熟吉祥1号南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祥1号南瓜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北京市海淀区农科所共同培育的优良早熟一代杂种菜用南瓜。它的植株蔓生,生长势较强,主侧蔓均可结瓜。耐寒性较强。瓜扁圆形,瓜皮深绿色带有浅绿色条纹,瓜肉桔黄色,果型较小,单瓜重1-1.5kg,粉质重,品质甜面,煮食易熟...  相似文献   

3.
冠华4号节瓜是以强雌系01-2-4-2-3为母本、自交系E3-8-2-6-1-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节瓜一代杂种.早熟,播种至初收春栽65~80 d(天)、秋栽45~50 d(天).瓜圆柱形,纵径14~16 cm,横径7cm,肉厚1.3~1.5 cm,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单瓜质量450~500g,瓜形美,味微甜,品质优.高抗枯萎病,每667 m2前期产量940~1 370 kg,总产量2 500~4 000kg,适宜在华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栗南瓜一号     
1 特征特性栗南瓜在我国又称小洋南瓜或西洋南瓜 ,在植物学上属印度南瓜 (种名CucurbitamaximaDuch) ,是印度南瓜的一个优质品种群。栗南瓜一号是青岛市农科所 1999年选育成功的优良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 ,叶深绿色。瓜扁圆形 ,横径 17 7cm ,高 11 3cm ,平均单果重 1 5 4kg左右。瓜皮深绿色 ,有辐射状浅绿色条斑。瓜肉浓黄色 ,肉厚腔小 ,食味糯甜有轻香。雌花开花后约 35天成熟 ,适于春大棚及春季早熟栽培。2 栽培要点栗南瓜性喜冷凉 ,平均温度高于 2 2~ 2 3℃时 ,同化产物的积累就减弱 ,因此其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气…  相似文献   

5.
早熟南瓜吉祥1号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祥1号南瓜是由从2个日本引进材料的分离后代中选出的两个自交系A3-13-5和A4-7-1配制而成的早熟印度南瓜一代杂种,与黄狼南瓜比较,第1雌花节位低5~6节,成熟期早15~17 d(天),干物质含量高8%,总糖含量高5.1%;长蔓类型,生长势较强,瓜扁圆形,瓜皮深绿色带有浅绿条纹,瓜肉桔黄色,肉质细密,粉质重,口感甜面,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1500~2000kg,保护地长季节栽培每667m2产量7000kg左右,已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7.
科栗1号是以S31-1为母本、S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南瓜一代杂种。植株蔓生,长势中等;分枝较少,叶小,节间短;第1雌花节位第9节左右;嫩瓜扁圆形,瓜皮绿色覆绿色斑点和浅色纵条斑纹,老瓜皮墨绿色。嫩瓜单瓜质量0.5~1.5kg,果实横径9cm左右,纵径13cm左右,糯性好,粉质,品质佳;春季露地和秋季设施栽培嫩瓜产量1500~2000kg·(667m2)-1,早春设施栽培嫩瓜产量3000kg·(667m2)-1左右。适宜浙江省及栽培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早熟1号是以89—5—2为母本、83166—4—3为父本育成的1代杂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果实圆形,瓜皮浅绿色上有清晰的墨绿色条纹,果肉红色,含糖量高,口感好。单瓜重5kg,一般单产3700kg/667m~2。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辽宁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早熟1号是以89—5—2为母本、83166—4—3为父本百成的1代杂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点。果实圆形,瓜皮浅绿色上有清晰的墨绿色条纹,果肉红色,含糖量高,口感好。单瓜重5kg,一般单产3700kg/667m~2。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河北、辽宁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张国宾 《蔬菜》2002,(6):15-15
“超抗2号”青皮冬瓜是农家品种中的一个优良变异品种。经3年来的选育改良,在不同的区域试验、示范中,其综合性状均优于其它同类品种。在我地表现出优质、抗病、丰产的特点,适宜春、夏季栽培。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一、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叶色深绿,长蔓型,蔓长1.5~2.5m左右,可不搭架,易管理;属中早熟品种,连续坐瓜率高,单株结瓜2~4个,单瓜重10~20kg,最大瓜重40kg。667m2产量为15000~25000kg,较对照品种增产40%以上。瓜长50~60cm,瓜皮墨绿色,生长后期为深墨绿色,皮硬,果肉厚,…  相似文献   

11.
晓文1号甜樱桃新品种具有品质优、抗性强、丰产、稳产等特性,其对园地、砧木、授粉树、栽植密度及整形修剪等都有具体要求,生产中应把握好各项技术,以保证栽培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济葫2号是以QL0133和QLO119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旺盛、株型紧凑、矮蔓、早熟、丰产,抗病毒病、白粉病、蔓枯病.瓜浅绿色,嫩瓜长20.0 cm,粗6.0 cm,粗细均匀、品质佳.每667 m2产量达6 500kg,适于早春茬、秋冬茬及越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3.
节瓜一代杂种山农1号的育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山农1号节瓜是以R89-3-7-5强雌系为母本,以894-35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具有耐热、高产、早熟等优点。平均每667m2嫩瓜产量3000~3500kg,老瓜产量7500~10000kg。适于山东、广东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品种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对“钽优1号”软枣猕猴桃进行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品种树势强健,结果早、品质好、丰产,栽后3年见果,6年进入盛果期、667m^2产量507kg。  相似文献   

15.
乙烯利提早"国庆一号"温州蜜柑果实成熟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庆一号"温州蜜柑为试材,在5%果实开始转色时,以清水和100、200、400 mg/L的乙烯利进行叶面喷雾试验,以及用清水和500、1 000、2 000、4 000 mg/L的乙烯利进行涂果试验,观测了果实的着色指数、果皮厚度、单果重、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叶面喷雾和涂果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果实着色、提早果实成熟,降低果实的总酸、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增进果实的品质.叶面喷雾以200 mg/L最好.涂果以2 000 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台丝1号是以Ps6-4为母本,Ps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皮丝瓜一代杂种.中熟偏早,春季种植播种至始收85d左右,秋季种植播种至始收52d左右,植株生长势前中后强,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介于父母本之间,为10~11节,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瓜条长圆棒形,瓜长40cm左右,横径4.5cm,瓜皮光滑,乳白色,瓜把淡绿色覆绿色条纹,果肉致密,食味佳,商品性好.单瓜质量260g左右,每667m2产量42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惠丰3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和自交不亲和系9117-7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中早熟;外叶深绿色,叶球扁圆形略鼓,结球紧实,球叶脆嫩,风味好;耐热性较强;高抗病毒病、黑腐病,平均667 m2(平方米)产量秋季为5 000 kg(公斤),春季为7 000 kg(公斤)左右.适宜我国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甜樱桃新品种鲁樱3号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果实5月中下旬开始成熟,为中晚熟大果硬肉甜樱桃品种之一,果实阔心脏形,深红色,果柄中长,果个大。在山东省泰安平均单果重12.1g,最大单果重18.3g。果肉和汁液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总酸含量0.68%,果肉硬,甘甜可口。幼树定植后第3~4年结果,第6年每666.7m^2产量750.4kg,自花不结实,需配置授粉树。简介了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台丝1号是以Ps6-4为母本,Ps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皮丝瓜一代杂种。中熟偏早,春季种植播种至始收85 d左右,秋季种植播种至始收52 d左右,植株生长势前中后强,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介于父母本之间,为10~11节,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瓜条长圆棒形,瓜长40 cm左右,横径4.5 cm,瓜皮光滑,乳白色,瓜把淡绿色覆绿色条纹,果肉致密,食味佳,商品性好。单瓜质量260 g左右,每667 m2产量4 2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