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玉华  苏贵平 《食用菌》2003,25(1):30-31,34
杏鲍菇 (Pleurotusenyngii) 又名刺芹侧耳、雪耳等 ,菌盖肥厚 ,质地脆嫩 ,菌柄组织致密、乳白结实 ,菌盖菌柄均可食用 ,而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杏鲍菇栽培过去由于污染率高 ,生物转化率低 ,因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商业性栽培较少。近些年来由于对其栽培的培养料及其栽培技术的改进 ,因此在福建三明地区 ,闵东地区都有一定量的栽培 ,现将杏鲍菇的特性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1 营 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 ,适宜它生长基质很多 ,如木屑、棉子壳、麦秆、豆秆、蔗渣等均可作为栽培原…  相似文献   

2.
桂北地区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香能 《食用菌》2010,32(4):56-57
杏鲍菇的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根据对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在桂北自然条件下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的选种、灭菌和管理等八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袋式工厂化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菌盖及菌柄组织致密结实,菌柄雪白粗长,营养丰富,质地脆滑爽口,口感极佳,因其子实体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被称之为“平菇王”,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利用制冷机组等设备工厂化周年生产杏鲍菇,可满足消费者的周年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别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1]。"国森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根据杏鲍菇工厂化瓶栽需求选育出的杂交新品种(图1)。亲本为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编号"长野"和"广杏"。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6.
<正>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口感,适合保鲜、加工,被称为"干贝菇",深得人们喜爱。近年来,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生物学效率可达80%,前景非常广阔。但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常发生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就其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预防措  相似文献   

7.
钟世雄 《食用菌》2014,(1):56-57
<正>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营养丰富,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是国内外市场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1栽培季节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在青海西宁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秋  相似文献   

8.
以"杏美1号"、"杏丰12"、"杏鲍菇3号"、"杏鲍菇6号"、"农大杏鲍菇"、"武杏"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杏鲍菇2号"为对照,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污染率、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子实体品质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玉米芯栽培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玉米芯栽培的杏鲍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浓密粗壮,菌丝长速最快,满袋时间最短,污染率低;菌株鲜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生长表现最好,菌盖直径和菌肉厚度适中,菌柄长,菌柄直径大,子实体容重和单菇鲜重大;且二者优质菇比例最高;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为乌兰察布地区玉米芯栽培杏鲍菇的优良菌株,推荐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 (因主要发生于刺芹Eryngiumcampestre枯死的植株 (根 )上而得名。)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福建三明真菌所从 1993年底就开始进行杏鲍菇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给栽培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杏鲍菇具有菌肉肥厚 ,质地(菌盖和菌柄 )脆嫩 ,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 ,被称为“平菇王” ,并且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 ,适合于保鲜、加工烹调 (可以与肉、鱼合一烹饪 ,尤宜油炸到边缘焦脆 ) ,极受消费者欢…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又名剌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菌柄组织致密.乳白结实.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味道极佳.具有令人愉快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目前市场价格是10—12元,千克。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纯白色杏鲍菇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总江 《食用菌》2003,25(5):10-11
纯白色杏鲍菇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食用菌试验站 ,于 1998年秋 ,从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中通过诱变育种技术获得的变种品系。现有菌株白杏K1至白杏K3 8共 38个菌株 ,经 4年多的试种观察及小面积的推广表明 ,该品系产量较高 ,种性稳定 ,适应性强。现将该品系生物特性及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 纯白色杏鲍菇的菌盖、菌褶、菌柄均为雪白色 ,子实体单生或丛生 (群生 ) ,菌盖圆形漂亮 ,一般直径在 5~ 16cm。菌柄为棒状、实心 ,内外均为雪白色 ,直径为 3~6cm ,最大直径达 8.6cm。菇形同普通杏鲍菇一样 ,为保…  相似文献   

12.
肖辉 《中国果菜》2001,(1):18-18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其菌肉肥厚, 菌盖和菌柄脆嫩, 味道鲜美,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鲜品在香港市场50~60元/kg,广州、深圳30~40元/kg,其它地区8~20元/kg不等,倍受消费者青睐。 一、形态特征 杏鲍菇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初期圆形,后平展,直径3~15cm,中央稍下凹至漏斗形,圆形或扇形,表面有绒毛,灰褐色至浅黄白色,菌肉白色;菌柄长5~12cm,白色光滑,偏生至侧生,棒状至球茎状,横断面圆形,肉质紧实。 二、生物学特性 1.营养要求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背毛木耳"漳耳43-28"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30%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与对照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蛋白质、多糖、脂肪、粗纤维、灰分、氨基酸等各项指标,探讨了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对白背毛木耳生产效益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可以提高木耳产量,平均增产22.92%,相对净收益增加54.21%;同时还可以增加其子实体中的粗蛋白、多糖、氨基酸含量,并可降低其中的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改善食用口感,提高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驯化栽培的大杯蕈子实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氨基酸的种类与组成。结果表明,(1)大杯罩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6.4%,纯蛋白含量高达18.5%,高于木耳、香菇、松口蘑等木腐菌,而低于粪草生菌的蘑菇与草菇。(2)菌柄中也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其粗蛋自和纯蛋白分别为19.5%和13.7%。(3)菌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高于菌柄,菌盖中粗蛋白含量高于菌柄7%,而粗纤维的含量低于菌柄约5%,菌柄中因纤维化程度高降低了其食用价值。(4)菌盖及菌柄均含有测试的15种氨基酸,菌盖中氨基酸总含量达21%,比香菇菌盖高3%以上,菌柄中的氨基酸总量也近14%。(5)大杯蕈的氨基酸组成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达40%以上,比香菇高近2%,具作为一般食用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占其氨基酸组成的3.0%,高于香菇近1倍。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其菇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味,食用口感佳、味道好,素有“平菇王”美称。杏鲍菇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效[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具有保健功能食品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受到种植规模的限制,目前市场上杏鲍菇量少价高,如何进行杏鲍菇高效栽培已迫在眉捷。因此,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进行杏鲍菇高效栽培具有现实意义。一、特征特性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栽培原料以木屑、棉子壳混合料产量最高,子实体风味较好。杏鲍菇对温度…  相似文献   

16.
以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试验结果表明:纯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效益高于菌渣料与棉子壳混合料及对照料(棉子壳、莲子壳各半)两者。说明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姬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我国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珍稀食用菌种类之一,也是食用菌研究的热点之一,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但目前生产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现主要从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栽培方式、配方筛选、工厂化栽培、病害防治、菌糠再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杏鲍菇生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杏鲍菇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逐步完善杏鲍菇生产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林地杏鲍菇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的菌柄和菌盖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  相似文献   

1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由于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具有特殊的杏仁香味,被誉为“菇中之王”。要实现杏鲍菇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液体菌种萌发点多、菌龄一致,因此接入栽培料后萌发快、定植早、成品率高,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食用菌的规模化、周年化、工厂化生产。两年来,我们在栽培基础上,总结出了利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菌渣是栽培杏鲍菇之后的培养料,仍含有丰富的可用于栽培平菇的营养物质。通过发酵料和熟料2种栽培模式,开展利用杏鲍菇菌渣种植平菇的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技术上是可行的;杏鲍菇菌渣熟料种植平菇,菌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40%;菌渣发酵料种植平菇,以30%的添加量,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但低于对照组配方,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杏鲍菇菌渣熟料和发酵料2种栽培平菇的方式,比较生物学效率及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以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